文/段曉宇
我的減肥觀
文/段曉宇
日本綜藝節(jié)目報道了一位年輕女孩的故事。為了模仿自己喜歡的角色,她減掉了一半的體重,從無人問津的胖子蛻變?yōu)榻?jīng)常被人表白的小臉美人。新聞夾帶著截圖繪聲繪色地描述之前的她如何在漫展上被宅男嘲笑,自責給喜歡的動漫人物抹黑,因而發(fā)憤減肥,將角色圖片放在零食里,時時刻刻自我警示,終于實現(xiàn)目標,脫胎換骨。
新聞本身并沒有引起我的注意,畢竟減肥成功的案例數(shù)不勝數(shù)。之所以值得一談,是因為這個減肥成功女的故事在美國和在中國收到了截然相反的回應。
女生紛紛點贊,表示要效仿主角努力減肥;男生則表示胖女孩是潛力股,減下來都是美女。
當這條新聞被轉(zhuǎn)到美國網(wǎng)站的時候,編輯在文章末尾評論如下:
“她為什么要向角色道歉?那些取笑她的人為什么不向她道歉?”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如果有人想模仿某個角色,那就去模仿。即使他的體形、膚色、性別不符,那又怎樣?關你什么事?這是他的選擇,他的自由,別人無權妄加指責。
如果有人想減肥,那我尊重他的選擇。但減肥的意愿應當發(fā)自內(nèi)心,而不是為了取悅別人,不是為了符合他人對漫畫人物的想象,更不該被如此惡毒的嘲笑所脅迫。
如果說中國人轉(zhuǎn)發(fā)是因為“有趣”“勵志”,外國人的轉(zhuǎn)發(fā)則更多是感到詫異。很多人用了Bully一詞,為主角憤憤不平。是的,就像學校里的小霸王欺負同學一樣,這是強勢者用自己的審美對弱勢者的欺辱。
美國肥胖率之高有目共睹且歷史悠久,但比起瘦,人們追求更多的是健康。在各大減肥論壇,但凡和節(jié)食、斷食有關的內(nèi)容,一定會被管理員作為誤導性消息刪除。
過度減肥和不合理減肥引發(fā)的厭食癥在西方已經(jīng)引起了很大的關注。而在崇尚“又快又瘦”的亞洲,這樣的聲音還沒有成為主流。日本許多時尚品牌的服裝只做均碼,和“豐滿”二字徹底劃清界限,依然廣受歡迎。美國品牌A&F的總裁決定不做大碼,結果被輿論罵得狗血淋頭。這樣大的差別,是因為亞洲人的體質(zhì)不容易得厭食癥,減肥沒有風險嗎?還是患病的群體無法發(fā)聲,沒有得到媒體的重視?
那些你認為胖的人,既不一定比瘦子懶,也不比他們自控能力差。誰身邊沒幾個怎么吃都不胖的人?除了代謝速度不同之外,食欲既然是我們身體發(fā)出的信號,它的強度也必然因人而異。
我也曾經(jīng)不要命似的減過肥。我越是想不吃,食物就越是像磁石一樣吸在我腦海的角落,伸向冰箱的手仿佛不受自己控制。我用極端的方法傷害身體,而身體瘋狂地反擊。難以形容當時的感受,但我非常討厭自己那段時間的狀態(tài)。
我想,所有經(jīng)歷過厭食癥的人,都不會希望它再發(fā)生在別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