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定美
[摘 要]古詩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收集、整合各種信息,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培養(yǎng)學生的詩興,激起他們的意趣、情趣、志趣,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多媒體 古詩 遠程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6-015
培根說:“讀詩使人靈秀。”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取許多古詩立意高遠、構(gòu)思新穎、語言清新、趣味濃郁。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學習古詩、品味古詩、剖析其語言、探析其趣味,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取古詩精華,探索古詩真諦,使學生充實起來、靈秀起來。
在古詩教學中,教師照本宣科,逐詞逐句講解意思,然后剩余時間就是機械地抄寫詩意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最后背誦加默寫。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和學生都很累,而且學生還是一知半解、囫圇吞棗,這樣就完全步入了應試教育的軌道,失去詩歌教學的根本意義。
中國的古詩文博大精深,貴在能用極其簡潔的字詞表示含義豐富的內(nèi)容。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認真品味古詩、剖析其語言、探析其趣味。怎么可以隨意抹殺學生的詩興,讓他們把學習古詩當作一種負擔,一種機械的運轉(zhuǎn),難道詩僅僅只與應付考試聯(lián)系起來才能發(fā)揮作用嗎?違背“讀詩使人靈秀”這一客觀規(guī)律,終究體會不到詩的美。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大都繪聲繪色、情景交融,展現(xiàn)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美好景象。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古詩的特點,因材施教。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學習古詩的要求,只需學會有感情的誦讀、欣賞情趣、明白淺顯的道理即可。
從小學生的特點來看,注意力易分散,比較感興趣于直觀形象的事物。因此,我抓住學生的特點,通過多媒體展開教學,向?qū)W生直觀展示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nèi)容,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鋤禾》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我按照預定目標,把學生帶入遠程教室。我不急于揭題,先讓學生自由談一談家里的飯桌。學生可感興趣了,滔滔不絕地討論著:有的談到飯的由來,有的談到菜的由來,有的談到一家人收割的情景……這時投影儀屏幕上顯示出一幅農(nóng)民伯伯給禾苗鋤草的情景圖。學生頓時安靜下來,仔細觀看眼前這幅圖:“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禾苗,一位農(nóng)民伯伯在太陽下不停地揮著鋤頭,汗珠一滴滴往下流?!蔽译S機提問:“大家知道這位大伯在做什么嗎?”稚嫩的童音異口同聲答道:“在給谷子鋤草?!彪S后,我告訴他們谷子的小苗應叫作“禾苗”,所以農(nóng)民伯伯在給禾苗鋤草,簡稱“鋤禾”。通過問答的形式,巧妙地引出題目。我又追問道:“農(nóng)民伯伯在什么時候鋤草,這時干活會怎樣?”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及對圖畫的仔細觀察,有一個學生搶先答道:“農(nóng)民伯伯中午鋤草,太陽正直射著大地,這時候干活很辛苦,你看農(nóng)民伯伯的汗珠都滾到土里去了?!逼渌麑W生露出了會心的微笑,表示贊同。這時,我趕忙補充道:“這正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寫照?!苯又?,我讓學生聽錄音朗誦《鋤禾》,再讓學生談談“飯”的由來。有一個學生這樣說:“我們吃的米飯要經(jīng)過播種——插秧——鋤禾——收谷子——再碾成米做成飯,來得多不容易呀!這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我們以后一定要珍惜糧食,不能掉一粒飯?!弊詈?,我們一起唱著《拾稻穗的小姑娘》結(jié)束了這節(jié)課,學生從頭到尾興致勃勃,課后還談論著今后要把珍惜糧食列入小紅花評比。除此之外,我認為一年級的學生學習古詩能到這一步已經(jīng)很不錯了,剩下的時間可以放在熟讀成誦和教學生字詞上。
教學中高年級古詩除欣賞情趣外,還要適當培養(yǎng)鑒賞意趣、體驗志趣。例如,教學《題西林壁》時,教師引導學生品味“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句,借助圖片,讓他們從不同角度觀察廬山,“橫看”是從正面觀察,廬山是雄偉奇特的大嶺;“側(cè)看”是從側(cè)面觀察,廬山又成了高、挺、俏的山峰;遠”“近”“高”“低”都是詩人的觀察角度發(fā)生變化;“各不同”則是廬山千姿百態(tài)的概括描述,從而體會詩人用詞之巧妙,鑒賞其中的意趣。最后,我給學生留一道課外作業(yè):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處景物寫一段話或自己創(chuàng)作一首小詩。這種作業(yè)給學生留有余地,讓學生盡情揮灑。
總之,我認為要教好一首小詩光憑教師的一節(jié)粉筆和三寸不爛之舌是遠遠不夠的,有時要借助圖片、配樂和學生對大自然的親和力建立一些感性認識。通過教師的組織、引導、整合,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達到教學目標。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古詩,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有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古詩的積極性,提高古詩教學效率。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