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新一屆港澳人大代表選舉辦法草案,新增參選人簽署效忠聲明,在香港引發(fā)關注。
一連七天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25日閉幕,會上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選舉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辦法(草案)》。據香港《東方日報》26日報道,根據新規(guī)定,未來參選港澳人大代表的報名表上,將新增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以及效忠中國憲法及《基本法》的聲明,參選者必須簽署、表明上述立場。港區(qū)人大代表馬逢國認為,這樣的變化與近年出現“港獨”主張有關,中央不希望有主張“港獨”和“自決”的人士參選港區(qū)人大代表,借機宣傳分離主義。
《星島日報》26日稱,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上月于深圳就明年人大改選安排聽取港區(qū)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意見,當時有委員提出港區(qū)人大代表不應持有外國國籍。港區(qū)人大代表田北辰認為,人大常委會本次的改動是針對有人大代表擁有雙重國籍問題。他說,港區(qū)人大代表有份選出國家主席,不宜“雙重效忠”,否則他日“兩個祖國”出現沖突,該人士對國家的忠誠度將受到質疑。田北辰還提出,有關做法無須套用到政協,因為政協屬于咨詢組織,不掌握國家秘密?!稏|方日報》提及,目前36名港區(qū)人大代表中,至少有一人持有外國護照,是約4年前新當選人大代表的積金局主席黃友嘉,傳聞他持有美國護照。該報曾聯系黃友嘉,了解其是否會因為新規(guī)定放棄外國護照,但黃友嘉沒有回復。
這項新規(guī)定得到香港社會的普遍支持。有建制派人士分析稱,香港回歸近20年,其間曾于前年發(fā)生違法“占領行動”,加上陸港矛盾觸發(fā)排外等事件,估計立法會“辱華宣誓風波”是本次人大換屆選舉新增規(guī)定的主要導火索,相信即使日后沒有寫明要求參選人須放棄外國護照,但未來勢必形成一種約定俗成的要求。香港城市大學學者宋立功認為,9月香港立法會選舉提名期已新增確認書,而人大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層次更高,因此必須要有程序防止有人借參選宣揚“港獨”。他認為,新增規(guī)定其實是人大釋法“消獨”的延續(xù),除防患于未然,也趁機傳遞信息,即中央高度重視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并避免出現類似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的國籍風波。還有評論說,身為人大代表,對國家的忠誠不言而喻,但在港澳地區(qū)很多人對國家、民族及“一國兩制”的認識并不深刻,因此對于港區(qū)人大代表參選人,全國人大常委會非常有必要增加更明確、清晰的規(guī)定,“這也是港澳地區(qū)的人大代表應當承擔的責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