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晶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進程不斷加快,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形式,如 MOOC、微課和翻轉課堂等,它們不斷影響著高等教育,無疑是對高校青年教員更大的挑戰(zhàn)。研究高校青年教員信息化教學能力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必然發(fā)展方向。
關鍵詞:信息化;青年教員;教學能力
信息技術對教育產生了深遠的的影響。教學從傳統(tǒng)思維拓展到計算思維,學習從書本拓展到網絡,教材從紙質課本拓展到多媒體教材,課堂從傳統(tǒng)授課拓展到慕課(MOOC)、微課和云端……這些影響深入到教育的各個領域,同時使青年教員也必須接受嚴峻挑戰(zhàn):教員學生角色的變化,教育與技術的融合,社會環(huán)境的變革等等。怎樣才能有效提升青年教員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是高校教育發(fā)展道路上的一項重要任務。
1青年教員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
信息化教學能力,是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教學能力,是在傳統(tǒng)教學能力的基礎上,強調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而開展教學的一種綜合能力。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要素包括信息化資源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信息化教學實施能力、信息化教學評價能力等。
影響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的因素復雜多元,目前高校青年教員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水平不一且有待提高。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學校支持力度不夠,資金投入不足;教員自身水平有限,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受阻;工學矛盾突出,缺乏進修機會等等。
1.1高校支持力度不夠,資金投入不足
當前,很多高校都重視硬件設備的更新換代,數字化校園建設進程加快,基本實現了網絡全覆蓋。但是也有一部分學校過于重視硬件建設,而忽視了"軟件"建設,主要表現為缺乏信息化教學意識,對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關注與支持力度不夠,投入到教員身上的培養(yǎng)資金不足。由于缺乏學校的有效支持,青年教員便停滯不前,不愿多花精力以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
1.2 教員自身水平有限,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受阻
雖然高校配備了新的信息化教學設備,但是青年教員教學經驗不足,教學設計不合理,課堂互動交流較少,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員自身水平受限,在課堂中使用的信息技術方法比較傳統(tǒng),過多依賴多媒體課件授課,不能或者很少結合MOOC、微課和翻轉課堂等開展教學,信息化教學方式單一,缺乏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意識和有效指導,導致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受阻。
1.3 工學矛盾突出,缺乏進修機會
由于部分青年教員是直接畢業(yè)就到高校任職,教學經驗不足,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來備課。同時,近些年職稱評定標準不斷提高,青年教員要花費大量時間從事科研。因此,青年教員在職業(yè)生涯初期承擔了大量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工作和學習之間的矛盾突出。青年教員普遍認為時間緊、任務重,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自我提升,或者自我提升的時間有限,進修機會匱乏。
2加強青年教員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ǎng)的方案
2.1培養(yǎng)目標
幫助高校青年教員形成正確的信息化教學態(tài)度與意識,加強信息化教學工具和資源的實踐應用,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
2.2培養(yǎng)對象
從事教學工作的青年教員。按照一般情況,青年教員是指40歲及以下的任課教員(不包括行政管理、教輔人員)。
2.3培養(yǎng)形式
可以通過參加專題講座、專題討論、教學實踐、教學觀摩、教研室活動,參加校內外學習、培訓、研修活動,各類競賽(課堂教學競賽、微課比賽、多媒體課件大賽等),申報精品講座和教學研究項目等多種形式,多途徑提升青年教員的信息化教學水平。
2.4培養(yǎng)項目
高校青年教員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模式應該多元化,培養(yǎng)項目可以包括校外交流培訓、校本培訓、各級各類競賽活動和科學研究項目等。
3提高青年教員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幾點建議
3.1 以培訓項目幫助教員掌握信息化教學內涵
培訓分兩種,一種是針對新入職教員的崗前培訓,一種是針對所有青年教員的培訓。崗前培訓主要是讓青年教員學習、掌握教育教學規(guī)律、方法和理論,另外一種則是結合本校青年教員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實際情況而開展的系列培訓。二者相輔相成,旨在幫助青年教員掌握信息化教學的內涵。
3.2 以課堂教學競賽促進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
青年教員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需要實踐鍛煉。通過參加課堂教學競賽,可以加強教員之間的經驗交流,互相借鑒好的教學方法和經驗,以便于檢驗和提升信息化教學水平。在這一過程中教員將教學競賽作為重要的教學觀摩與交流活動,旨在通過教學觀摩,學習同行教員的教育教學技巧、教學內容組織方法、語言表達與教學特色等,達到相互學習、交流和提高的作用。參賽教員通過積極備課、反復演練,自身教學能力及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3.3 以微課教學比賽推動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
在微課競賽中,青年教員自主錄制微課作品,各單位評審收集到的微課作品,并推薦優(yōu)秀教員參加學校選拔;然后學校在各單位推薦的教員中進行選拔,確定參加更高級別的微課教學比賽的教員名單。通過這樣的比賽,青年教員更新了教育理念,加深對信息化教學的理解,加強了青年教員之間對信息化教學的經驗交流,掌握了信息化教學的實施方法,進一步推動了青年教員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和專業(yè)成長。
3.4 以教學研究項目加強教員教學反思
要求教員積極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申請教學研究項目,借鑒國內外經驗,探索出提高教員教學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策略及方法。青年教員利用科研項目,可以進行創(chuàng)新的信息化教學實踐,提升信息化教學水平,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
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進程不斷加快,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形式, MOOC、微課和翻轉課堂都不斷影響著高等教育,這無疑是對高校青年教員更大的挑戰(zhàn)。研究高校青年教員信息化教學能力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必然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1]熊鳳,王玲.高校新進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現狀及其培養(yǎng)啟示[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05.
[2]熊鳳.論新媒體視野下學習方式的轉變[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