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圣
許多功成名就、飛黃騰達的人,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跟別人分享他是怎么成功的。
所以,他們的人生經(jīng)歷會被寫成一篇篇的故事,甚至成為書店里的勵志書,一本一本都在告訴你,只要你照著這樣的方式生活,你也有可能會成功哦!
有個女孩看到某女孩周游世界,出版了多少本書然后被某世界名校錄取,就也要躊躇滿志地通過旅游、寫作來積累人生經(jīng)歷,放棄高考來追求名校。結(jié)果忙活了一圈,根本沒有哪個出版社肯出她的書,也沒有學校愿意錄取她。結(jié)果她后來詳細考證了一下名校女孩的背景資料,原來其父母為某地高官,想找單位出書一句話的事兒。
別人會成功不代表你也會成功,別人這樣做成功了,并不代表你這樣做也可以。
許多人喜歡用自己的成功經(jīng)歷教育你,要勇敢、要挑戰(zhàn)、要堅持,好像成功只因為他們夠勇敢、夠堅持而已??伤麄儧]說的是,這其中他們擁有多少資源,有多少條件,獲得了多少幫助。
一位美國留學高中生朋友歷經(jīng)辛苦準備上斯坦福,同屋的室友每天穿著斯坦福的T恤,表示也要堅持上理想中的大學斯坦福。他們就約好一起努力。但是時間久了,他發(fā)現(xiàn)這哥們也不是很努力,每天四處玩,但總是說堅持就會勝利。最后倆人都上了斯坦福。留學高中生感慨,果然是堅持的力量?。〗Y(jié)果后來他才知道,什么堅持?他室友家里人是斯坦福的校董,全家都是斯坦福,閉著眼睛都能上。
而更多人因為失敗了,也就沒機會告訴你一個事實:不要輕易地挑戰(zhàn)與堅持。成功者的堅持,叫堅定。失敗者的堅持,叫頑固。
話都是成功的人在講,你聽他們說的話,你怎么不去聽聽失敗者說了些什么?
那些成功者所說的道理,難道就是什么真理嗎?
之前朋友參加了一個新媒體培訓講座,題目是“如何在四線城市一個禮拜將微信賬號粉絲刷到七萬”。聽者有五百多位。分享經(jīng)驗者運營一個商場公眾賬號,一個禮拜之內(nèi)將粉絲數(shù)刷到了七萬。他講了無數(shù)經(jīng)驗,但是朋友發(fā)現(xiàn)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講座內(nèi)容無外乎“在意讀者”“專注用心”等老生常談的話題。后來朋友私下打探了一下這個賬號的“成功秘籍”,原來是商場經(jīng)理下了行政命令,全商場集團的五千名員工必須關注和拉粉絲最少十個,實行任務配額與績效考核制度。結(jié)果七萬多粉絲就來了。朋友感慨:“這樣才七萬???!”
所以,根本不是因為成功者做了什么事而成功,而是因為他們擁有充分的條件,所以才會成功。
(摘自《負負得正的人生奧義書》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圖/黃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