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峰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chuàng)新對外宣傳方式,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睂ν庑麄饕獎?chuàng)新形式,找到人們喜聞樂見而又能代表中國文化特征的載體來進行推廣,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漢字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好的載體,承載著中國五千年的文化與思想。
一、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載體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載體,蘊含著中國文化的密碼。黑格爾說過,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思想,那么這個民族就永遠不會擁有這些思想。語言不僅是一個民族用于表達對世界的理解和態(tài)度,更是用于表達思想的構成方式。漢語與漢字是中國人的生命標簽,無論身居何處,只要是使用漢語交流,人們都會有強烈的民族認同感;無論時光如何流逝,只要是方塊的漢字記錄,人們就會找到自己文化的根源。從語言文字的民族性看,如今的漢語與漢字已經不僅僅是漢民族的獨有標志,而是成為漢語文化圈的共同標志。漢字從字形上闡發(fā)思想,人們對字形的經驗感受變成了理解字義的主要方式。這說明了漢字的象征性特征。
法國后現代哲學家德里達強調以書寫的方式表達思想,他認為西方的符號文字重視的是符號背后的聲音和意義,中國的象形文字突出的是文字形狀的象征和指代。象形文字更能表達文字本身的思想內容,以“痕跡”的方式顯示思想在脫離了主體情況下的象征意義。漢語的表達方式具有“字本位”的特征,即單個字本身就具有獨立的意義和審美的價值。
總之,漢字具有強烈的時代性、民族性,可以據此研究漢民族文化的思想結構和思維特征,尋找文字與思想結構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揭示漢字本身蘊含的哲學思想。選擇漢字作為對外文化傳播的載體,能夠呼喚人們對于漢字的熱愛與對中國文化的好奇與向往。
二、“漢字之美”全球青年設計大賽的啟動與舉辦
“漢字之美”創(chuàng)意設計國際論壇暨2016全球青年設計大賽頒獎盛典于2016年9月27日在北京市東城區(qū)77文創(chuàng)園舉辦?!皾h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設計大賽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化創(chuàng)新與傳播研究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共同主辦,首都文化創(chuàng)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發(fā)起,并聯(lián)合清華大學平面系統(tǒng)開發(fā)研究所、漢儀字庫共同承辦,從啟動儀式到頒獎典禮歷時將近一年,全球16個國家的選手提交作品,最終17份極富審美意味與文化意蘊的漢字創(chuàng)意設計作品,從1500多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其中,金獎1名,銀獎5名,銅獎11名,優(yōu)異獎49名。這是一次將傳統(tǒng)文化重要載體漢字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嘗試,對于承載和傳播中國文化,促進海內外青年設計師增強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具有重要意義。
“漢字之美”全球青年設計大賽是一個全球性的青年創(chuàng)意設計比賽,立足于國際視角,凝聚全球設計靈感。旨在探討全球化語境下對漢字進行創(chuàng)造性傳承和轉化的可能性,特別是通過設計藝術的延伸,深入挖掘漢字的美學展現和文化內涵的方法,呈現漢字與當下社會的精彩碰撞,展示漢字文化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同時通過與創(chuàng)意設計的結合,賦予漢字日常生活藝術的魅力與傳統(tǒng)的神韻。大賽為雙年賽,前期通過全球征集的方式遴選優(yōu)秀漢字創(chuàng)意設計作品,獲獎作品將通過全球巡展的方式,利用設計語言,充分挖掘漢字創(chuàng)意魅力,擴大漢字文化的國際認同,推進漢字文化的對外傳播工作,持續(xù)擴大中國文化在全球的影響力。
“漢字之美”文化項目總召集人、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提到:“漢字是握在中華民族掌心里的紋路,循著它的指事象形,可以觸摸到所有觀念由來的秘密;漢字也是筆尖下流淌的鄉(xiāng)土,橫平豎直皆風骨,撇捺飛揚即血脈。漢字的一筆一畫,都流淌著我們的血脈,蘊藏著我們的鄉(xiāng)土情懷。這也成為漢字之美全球青年設計大賽發(fā)起的動因?!薄皾h字之美”全球青年設計大賽于2015年10月30日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巴黎成功舉辦啟動儀式,由法國總督學、歐洲時報副社長、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文化參贊以及于丹教授共同揭開活動序幕,此次漢字設計大賽以“心靈生活”為主題,要求全球參賽者以30個包含“心”字偏旁部首的漢字字庫中任意一字為創(chuàng)意起點,在理解其意義內涵并進行積極思考的基礎之上,立意“心靈生活”,完成一件設計作品?!皾h字之美”系列設計作品活動現場邀請了不同國家的大使,其母語是意大利文、希臘文,他們走上臺把字拼在一起的時候,中文以一種象形文字的圖案,直接昭示了直指的意味。這是超越語言和時空的奇妙的游戲。這些大使每拼出來一個字,于丹教授就現場講一個字,讓大家理解漢字中蘊含著中國人心靈生活的歷史的脈絡。啟動儀式活動舉辦之后,向全球發(fā)出了以“心”為元素的青年設計師大賽,希望能夠推動漢字文化,用漢字作為載體,把一種價值判斷通過百姓日常之用的設計推廣出去,讓家家戶戶用一杯一碟,在舉手投足之間體會到漢字的獨立意義與漢字的典雅,喜愛象形文字的意味深長與含蓄雋永?!皾h字之美”全球青年設計大賽以及漢字創(chuàng)意設計國際論壇暨展覽是國內首次以漢字文化推廣為目的的文化設計展,作為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的主體活動之一,“漢字之美”系列展覽作品融合了漢字本身字形之美與漢字字義的文化內涵,是美術設計與文字研究的聯(lián)合創(chuàng)新,是跨界創(chuàng)新的典范?!皾h字之美”設計大賽針對漢字創(chuàng)意產品進行開發(fā),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大膽嘗試,能夠讓漢字文化走進百姓生活,在日常生活之中體會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美,使得活動具有獨特意義和價值。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曾經指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要處理好繼承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這次設計大賽以承載悠久中華文明的漢字作為載體進行創(chuàng)作設計,是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具有原創(chuàng)性與時代性,對于激活傳統(tǒng)文化當代價值,使得傳統(tǒng)文化元素融入現代生活具有開拓性的示范作用。通過“漢字之美”設計大賽,漢字所包含的符號性與審美性,將成為全球青年創(chuàng)意人才所共享的文明成果。
頒獎典禮的地點北京作為首善之區(qū)與國家文化中心,不僅是中國文化的代表符號,還具有重要的文化引領功能與文化輻射功能。“漢字之美”全球青年設計大賽年度盛會被作為北京國際設計周的主體活動之一,北京國際設計周由國家部委與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是亞洲規(guī)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創(chuàng)意設計展示、推介、交流、交易平臺。“漢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設計大賽的舉辦,匯聚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優(yōu)秀設計人才,從國際視角提供了以受眾為主體的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思考路徑,對于激活北京的城市文化活力、提升北京的城市魅力具有開拓性的意義,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對外傳播展開跨界融合嶄新的一幕。
在“漢字之美”創(chuàng)意設計國際論壇環(huán)節(jié)中,眾多國際國內著名文化學者、漢字文化研究者和國際知名設計師齊聚一堂,就漢字在當今時代的創(chuàng)意美感、應用發(fā)展、符號象征等問題展開了廣泛而深刻的討論,認為參賽者在充分理解比賽規(guī)則的基礎上,將自己的作品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創(chuàng)作出了兼具中國韻味與時尚風格的優(yōu)秀作品。
本次大賽優(yōu)秀作品展于2016年9月24日至30日在東城區(qū)77文創(chuàng)園公開展覽,后期還有國內高校巡展、海外巡展等系列安排。大賽獲獎者參與了為期一周的“漢字文化之旅”,走進首都博物館、孔廟、國子監(jiān)等知名文化機構,親身經歷一場凝聚傳統(tǒng)精華的文化之旅,深入體驗漢字文化的無窮魅力。“漢字文化之旅”旨在加深青年設計師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運用設計靈感使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現代生機,創(chuàng)作出更多具有傳統(tǒng)文化積淀的設計產品走進百姓日常生活。繼2016年“心生萬物”主題之后,“漢字之美”全球青年設計大賽將陸續(xù)以“家和萬事興”“大道直行”等主題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作品征集,持續(xù)舉辦下去。
三、“漢字之美”全球青年設計大賽在對外傳播中的良好效果
“漢字之美”全球青年設計大賽在舉辦之中和之后產生了良好的傳播效果與社會影響,《歐洲時報》等境外媒體做了報道,總共收集媒體簡報60篇,活動得到中新社、《中國日報》、人民網、央視網、千龍網等國家主流通訊社、報社、網站和平面媒體《北京日報》《北京晨報》《北京晚報》《北京商報》等北京市主流媒體的報道,以及包括網易、鳳凰網、新浪網等在內的主流網絡媒體的廣泛報道。參與此次報道的媒體全面覆蓋中英文語言受眾,在提升國內、國際影響力方面效果顯著,其中《中國日報》的報道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新華社、《經濟日報》持續(xù)關注本次活動,多次刊發(fā)深度報道,詳解“漢字之美”。本屆大賽評委海村惟一教授正在聯(lián)系日本的電視臺制作針對“漢字之美”的節(jié)目,影響力還在持續(xù)發(fā)酵之中?;顒尤〉昧己脗鞑バЧ脑蛉缦拢?/p>
第一,傳播內容的獨特性。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載體,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在國際上非常有民族特色,通過漢字的創(chuàng)意設計可以讓中國文化活在人們的生活中,在世界掀起一股“漢字熱”與漢字風尚,推動中國文化傳播的廣度?!皾h字之美”全球青年設計大賽是創(chuàng)新性的嘗試,選擇漢字這個能夠代表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用創(chuàng)意的方式來詮釋漢字的內在意蘊,并且活化漢字的藝術功能,可以使它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例如,這次大賽的金獎作品以鐘表為基礎,將30個帶有“心”字的漢字放在其表盤之內,通過時針的轉動,可以拼成具有“心”字的漢字。表盤內部圓環(huán)是 20 個“心”字底的漢字,隨著時針的轉動,會拼湊出不同的漢字;而鐘表的外部圓環(huán),是 10 個豎心旁的漢字,分針以豎心旁設計為主,與其巧妙融合。隨著時間的流轉,會呈現出不同的漢字形態(tài),每一個漢字背后的內涵深遠,或表示狀態(tài),或表示情緒,每一個時刻都仿佛有著獨特的含義。傳播內容本身具有藝術性,漢字活化具有鮮活的生命力與藝術性,漢字本身是形象性與藝術美感的呈現,漢字設計作品之中的情感故事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第二,傳播對象的前瞻性?!皾h字之美”全球青年設計大賽參加活動的主體是青年,青年是掌握未來世界發(fā)展趨勢的主體,本次大賽定位明確,是專門針對全球青年的活動,大賽組織方與國內外多家高校的設計系聯(lián)系,征集作品。我們在作品的征集中發(fā)現漢字在年輕人的心目中并沒有完全冷卻,許多人還有一顆熱愛漢字的心。從2016年5月4日征集作品,截止到2016年9月底,共收到1500多件作品,證明了漢字的獨特魅力?;顒訁⑴c的主體——青年人具有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國際視野與傳統(tǒng)文化并存的全球青年設計大賽,必將激發(fā)世界青年群體感知漢字,體會中國文化的熱潮。創(chuàng)意漢字,引領時尚,可以在國內外推動中國文化整體的傳播,引導青年人學習與熱愛中國文化。
第三,傳播渠道的多樣性?!皾h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設計大賽運用了多種傳播手段,實現了集現場活動,報紙、期刊、電視臺、網絡媒體以及自媒體于一體的全方位傳播。活動伊始,《歐洲時報》等海外媒體就做了報道?!皾h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設計大賽及時開通了獨立的網站與微信公眾號,請中國留學生在臉譜注冊賬號進行宣傳,以多媒體融合的方式進行有效傳播。
第四,傳播活動的國際性。首先,“漢字之美”全球青年設計大賽的啟動地點選擇在法國巴黎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起人有法國的總督學白樂桑先生、北京師范大學于丹教授等知名人士,活動的參與者是各國的大使;其次,參賽作品征集來自16個國家的參賽選手投稿,具有國際性,評委和創(chuàng)意論壇也有來自港澳臺以及日韓的學者。再次,“漢字之美”全球青年設計大賽獲獎作品的展覽作為北京國際設計周的一部分,在東城區(qū)77文創(chuàng)園展覽,吸引了許多國際友人參展,影響具有國際性,而且活動也計劃在歐洲巡展,以進一步擴大國際影響力。
第五,傳播的持續(xù)性。2015年10月啟動活動儀式,2016年度作品征集評獎、頒獎、展覽、巡展,活動時間具有持續(xù)性;此外,自第一屆“漢字之美”全球青年設計大賽舉辦之后,將每兩年舉辦一次,設定不同的漢字主題,一屆一屆辦下去,將創(chuàng)意產品真正地應用到衣、食、住、行、用當中,讓傳統(tǒng)活化在當代生活中,活動本身具有持續(xù)性,影響力是逐年遞增的。
以漢字為載體和創(chuàng)意的對外傳播極有價值。中國文化對外傳播過程中,可以分為具體的物質層面的文化傳播,以瓷器、大熊貓等為例;思想意識層面的傳播,以漢語漢字為載體,傳播價值觀和思想。本案例選取了中國重要的文化符號漢字作為傳播內容,用藝術的設計來打動人的心靈,可以增進國際受眾了解中國文化的趣味性;通過漢字設計作品創(chuàng)造了讓外國人接觸中國文化的機會,也許他不認識漢字,但是喜歡漢字作品,進而在了解漢字意蘊的過程中接觸到中國文化內涵;漢字的藝術創(chuàng)意設計能夠消除溝通的障礙,在對美的領悟中把漢字活化,營造有利的文化國際環(huán)境,潛移默化地影響國際受眾對于中國的態(tài)度。
總之,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奇妙結晶,每一個漢字字符都可以簡潔地描述自然場景、生活方式和事物邏輯。人們能從數千年前造字者的邏輯里,發(fā)現當下生活的相似面貌,并就此形成中華文明的自我延續(xù)性。漢字思維, 是中國文化及其傳承的核心,是中華民族思想的載體,是最重要的民族精神資源之一。以漢字作為載體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使得漢字活在人們的生活中并成為時尚元素、國際流行元素是本次大賽舉辦的愿景,而中國文化適應全球化時代的廣泛而有效的傳播是本次大賽舉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