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是人們非常喜歡的蔬菜。利用大棚進行西葫蘆秋延遲栽培技術,鮮瓜每畝產(chǎn)量可達4000~5000kg,經(jīng)濟效益非常可觀。
選用優(yōu)良品種:秋延西葫蘆宜選用早熟、抗病、耐濕、耐蔭并耐低溫性較強的豐產(chǎn)品種,如早青一代、碧玉、早抗30等。適期播種,嫁接培育壯苗,播種期。秋延遲西葫蘆一般在9月播種。由于秋延遲栽培溫度漸低,光照差,易早衰,宜采用嫁接法栽培。
苗床準備。畝床應選擇地勢高、能澆能排、疏松、肥沃的土壤,提前10天施入熟化雞糞,每平方米苗床10kg,并用多菌靈進行土壤滅菌,翻整好后,做成1.2m寬的畦子。播種。按5~8cm株行距播西葫蘆種子,覆土3cm,3天后用同樣方法播黑籽南瓜種子。播后為防止畦面干燥及雨水沖淋而促進出苗,插小拱棚覆蓋薄膜,但溫度要控制在25℃~28℃,高于28℃要及時放風,待70%出苗后,可以撤去薄膜,防止徒長嫁接與管理。西葫蘆第一片子葉微展為嫁接適期。長度與砧木相等,將砧木和接穗的接口相吻合,夾上嫁接夾,栽到做好的苗床上,邊栽邊澆水,并同時插拱棚覆膜,蓋上草簾,遮蔭3~4天,10天后切斷西葫蘆接口下的胚根,傷口愈合后,加大通風量煉苗,苗子3葉1心到4葉1心為定植適期。施肥、整地、做畦。選擇近年來未種過瓜類蔬菜,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塊,建造大棚,防止秧苗徒長。隨著外界溫度逐漸降低,氣溫在12℃~15℃時,夜間要加蓋草簾,但要早揭晚蓋延長光照時間,第一雌花開放前,根瓜坐住后,溫度22℃~28℃,促進果實生長發(fā)育。中后期若有寒流雨雪,要注意保溫,溫度不低于8℃,覆蓋物要早揭早蓋,并減少通風。
施肥管理。定植緩苗后,根據(jù)苗子長相施一次肥,畝施10~15kg磷酸二氫銨,采收根瓜后,可結(jié)合澆水施磷酸二氫銨10kg,中后期澆水會增加棚內(nèi)溫度,造成病害流行,可選晴天中午,隔5~7天噴0.2%磷酸二氫鉀和0.2%尿素混合液2~3次。通風量減少的時候,可揭去覆蓋物,進行CO2施肥。
及時收獲 當?shù)谝还线_到0.3kg時及時收獲,防墜秧造成秧蔓早衰和其它雌花脫落,并做到即熟即摘,增加產(chǎn)量,提高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