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葵是油用向日葵,生長期短,適應(yīng)性廣,耐旱耐瘠薄,平均畝產(chǎn)250公斤,并且易管理,出油率高,已成為我縣主要油料作物。為進一步提高油葵產(chǎn)量,總結(jié)近年來生產(chǎn)中出現(xiàn)的問題與經(jīng)驗,提出以下栽培管理措施:
1 選地與整地
1.1 選地
應(yīng)避免重茬,注意輪作倒茬。連作田病害嚴重,植株矮小,花盤小,易早衰,空秕粒多,可減產(chǎn)5-20%。
1.2 整地
深翻整地,適時耙耱保墑。播種前深翻20-25 cm。根據(jù)地力情況,每畝施農(nóng)家肥1-2噸,過磷酸二銨10-15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鉀5-10公斤。
1.3 適時早播
油葵耐低溫性很強,在保證能出苗情況下盡量早播。地膜覆蓋在4月下旬進行。一般5 cm地溫穩(wěn)定在10℃以上即可播種。一般采用等行距種植,行距50 cm,株距20-25 cm。根據(jù)土壤情況,地力好的適宜密度為4000-5000株/畝。
2 田間管理
2.1 及時查苗補苗,確保全苗
油葵是雙子葉作物,子葉大,出苗比較困難,尤其是整地質(zhì)量不好、天氣干旱少雨時,易造成缺苗。點播時可在行間播種備用苗,缺苗時及時移苗補栽,補苗后立即澆水。
2.2 中耕與定苗
當油葵第一對真葉展開時進行間苗,第二或第三對真葉展開時進行定苗。
2.3 中耕除草
油葵生育期內(nèi)要進行2-3次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結(jié)合間苗進行,第二次中耕定苗一周后進行,第三次中耕在封壟前進行,并結(jié)合中耕進行培土,培土高度10cm ,以促進油葵根深葉茂,防止倒伏。
2.4 追肥開溝
油葵現(xiàn)蕾前后,結(jié)合第三次深中耕繼續(xù)追肥開溝,每畝地追尿素10-15公斤。
2.5 灌水
油葵生長前期需水量小,抗旱能力強,宜進行蹲苗以促進根系生長。地表積水時,應(yīng)及時排水,防止爛根死亡。在現(xiàn)蕾至開花前,如遇到旱情,應(yīng)及時澆水。
3 病蟲害防治
3.1 油葵苗期蟲害主要是地老虎
如果危害重,需防治。防治地老虎的方法是撒毒土。每畝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1-2公斤,摻入40-60公斤細沙土,于傍晚撒在幼苗旁。
3.2 病害主要是菌核病和黑斑病
菌核病又稱爛盤病,在幼苗至開花期都能發(fā)病。黑斑病在葉、葉柄和莖上形成黑斑。防治方法:(1)。合理輪作 最好與禾本科作物進行三年以上輪作倒茬。2、發(fā)現(xiàn)病株要及時摘除病葉或拔除病株,運到田外集中銷毀。3、使用殺菌劑,如400倍液的50%乙烯菌核利,連噴2次,間隔7-10天。
4 適時收獲
油葵成熟后要及時收獲。收獲適宜期為植株莖稈變黃,葉片大部分枯黃、下垂或脫落,花盤背面變成黃褐色,舌狀花瓣干枯脫落,果皮變堅硬時。收獲后要及時攤開晾干,防止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