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日光溫室秋延后茄子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解決了通遼地區(qū)茄子越冬難,產(chǎn)量低,病害重的問題。冬季通遼地區(qū)很難吃到本地生產(chǎn)的茄子,究其的原因,一是地處北方寒冷地區(qū)沒有供暖設施的日光溫室茄子很難越冬;二是茄子品種單一,耐低溫弱光品種較少;三是本地以黃萎病、紅蜘蛛危害嚴重。致使茄子產(chǎn)量不高、不穩(wěn),極大的傷害了種植戶的積極性。近年為解決通遼地區(qū)茄子越冬難、黃萎病發(fā)病率高、紅蜘蛛危害嚴重等問題,提出了日光溫室秋延后茄子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現(xiàn)將其栽培技術(shù)簡介紹如下。
[關鍵詞] 日光溫室 秋延后 茄子 高產(chǎn)栽培
[中圖分類號] S64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6)10-0198-02
1 嫁接前準備
1.1 床土消毒
選用大田作物或樹林下表土為好,將大田土或樹林土與沙土與腐熟好的有機肥按5∶1∶5體積配比床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g和50%辛硫磷乳油150mL兌水20kg噴灑苗床,拌勻封堆后2~3天即可建苗床裝營養(yǎng)缽。
1.2 扣小拱棚及嫁接用具
搭塑料棚,高60~80cm,寬 1~1.2 m,長可根據(jù)面積而定。嫁接工具:鋒利的刀片和嫁接夾,備好遮陰覆蓋物如草簾、遮陽網(wǎng)等。
1.3 嫁接材料選擇
砧木選擇:選擇對黃萎病高抗的野生茄子品種“托魯巴姆” 做砧木。接穗選擇:選擇既耐高溫又耐低溫弱光的優(yōu)良茄子品種做接穗,如荷蘭布利塔茄子
天津快圓茄、冀雜二號茄子等。
1.4 適期育苗
嫁接栽培采用錯期播種,先播砧木,后播接穗,二者錯期15~20天。秋延后茄子嫁接育苗:一般可在7月上中旬育砧木苗,先進行催芽。將砧木種子放在50℃的溫水中浸泡25min,然后裝袋催芽。在溫度25℃時,催芽15h,約18天砧木芽出齊后,播種覆土蓋膜,株行距5~6cm,當砧木苗出現(xiàn)2片真葉時,分苗到營養(yǎng)缽。一般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育接穗苗,催芽方法同砧木催芽,當芽出齊后,播種覆土后蓋上地膜,不用分苗。
2 嫁接
2.1 嫁接適期及方法
嫁接適期要求接穗、砧木幼苗健壯,當砧木苗 6~8 片葉、莖高 20~25 cm 、莖粗 0.4~0.5cm , 接穗 6~7 片葉、莖粗 0.3~0.4 cm。嫁接方法:以劈切接為好,砧木從第二片真葉以上0.2cm處橫向切斷,縱切口離第二片真葉葉柄基部0.1~0.2cm,并平行于第二片真葉葉脈向下切,深1cm。接穗留3~4片真葉,下端切成0.8~1cm的楔形插入砧木切口,保證接穗與砧木相應的形成層對準,對準后用夾子夾上即可。
2.2 嫁接后管理
2.2.1 溫濕度管理
嫁接后3~4天是嫁接口愈合的關鍵時期,嫁接后用遮陽網(wǎng)遮光保濕,四天后可見散射光,一周后可逐漸通風透光,使其逐步適應室外氣候條件。白天,小拱棚內(nèi)溫度保持25~28℃,夜間20~22℃,空氣相對濕度95%以上。小拱棚打開通風以后,拱棚內(nèi)濕度會迅速降低,需要給拱棚內(nèi)增加濕度,可在早晨10∶00左右用清水噴霧小拱棚內(nèi)膜面。在遮陽的情況下,如接穗仍出現(xiàn)萎蔫,可對內(nèi)膜面和接穗葉面都進行噴霧。第7天時,小水漫灌嫁接苗床,水能滲透營養(yǎng)缽為止,澆水后延遲關閉小拱棚,控制拱棚內(nèi)空氣相對濕度在75%左右。嫁接后第10天拆掉小拱棚,中午用遮陽網(wǎng)遮陽,降低溫度,晝溫控制在22~26℃,夜溫12~15℃,空氣相對濕度降低到75%以下,營養(yǎng)缽保持濕潤。12天以后,選晴天除去嫁接苗砧木上新萌發(fā)的側(cè)枝和接穗上黃葉、病葉,按大小苗分開擺放,擺放時營養(yǎng)缽之間距離3~4cm,以促進嫁接苗通風透光。
2.2.2 水肥管理
苗床擺滿后,小水漫灌苗床,水漫到營養(yǎng)缽高度的1/2為止。以后澆水采用上噴下灌的方法,營養(yǎng)缽表土發(fā)白或有裂紋時進行澆水,直到定植前10天。分級管理后用0.1%磷酸二氫鉀澆灌2次嫁接苗,以補充養(yǎng)分,促進嫁接苗花芽分化。
3 移栽
3.1 移栽時期及方式
嫁接后30天左右即可移栽,移栽時嫁接口的位置要高于地面,以防接口處接穗產(chǎn)生不定根引起二次侵染致病。
3.2 整地、施肥、鋪滴灌管、覆膜
要施足底肥,每667m2施腐熟好有機肥5000~6000kg、史丹利復合肥80kg。然后深耕,整平耙細,起壟高畦栽培。平整好后南北走向采用大壟雙行開溝起壟,壟高35cm,壟寬60cm,壟距1.2m,株距50cm, 行距 40cm + 80cm。然后鋪滴灌管、覆膜,膜寬1m 。
3.3 合理密植
當苗齡45d左右、5片真葉時開始移栽。先用打孔器按株行距在膜上打好孔,孔深10cm。然后放苗、覆土、澆水,澆水不能過多,溝內(nèi)不能積水。采用狗錯牙或三角定植,株距50cm,行距40cm,密度為2200株/667m2左右。
3.4 移栽后管理
3.4.1 吊蔓與整枝
在門茄下方只留1個健壯的枝,門茄上方留2個健壯的枝,多余的枝要及時摘除。植株生長到40cm左右時必須及時吊蔓,吊蔓時先在茄子上方拉1道鐵絲,將塑料綁繩或麻繩拴于植株側(cè)枝基部但不要過緊,另一端拴在鐵絲上,以后把蔓隨時繞在繩上,側(cè)枝基部繞的部位不能過緊,以免生長期繩子勒斷茄莖。一般一株茄秧要用2~3條吊繩即可。
3.4.2 水肥管理
定植時澆透底水,定植4~5d后要澆一次透水。進入開花結(jié)果期后,要加大晝夜溫差,保持白天適溫,夜間溫度降低到15~18℃,視土壤墑情澆水。在緩苗后間隔15d噴一次磷酸二氫鉀,結(jié)果期共噴7~8次。在第1次采收后結(jié)合澆水開始追肥,667m2追施史丹利復合肥15kg,當門茄生長到雞蛋大小時開始澆水,茄子整個生育期需澆水7~8次。冬季光照時間短,應夜晚補光。白天達到28℃時開始小放風以排濕為主,隨著氣溫上升逐漸加大放風口,當棚內(nèi)氣溫開始下降時立即關閉放風口。在門茄瞪眼時,每667m2追施尿素10~15 kg或磷酸二銨10kg,每隔20d追一次,結(jié)果盛期用喜耕田沖施肥20kg/667m2每隔15d沖追一次。
3.4.3 授粉
茄子能否在棚內(nèi)結(jié)實、高產(chǎn),關鍵在于授粉,每2~3d,在中午授粉1次,但不要重復授粉,方法2mL 2,4-D對水1.2kg,倒在容器里,為了便于辨認是否授粉加廣告色或滑石粉攪拌均勻,用毛筆在新開花的花柄處涂抹即可。
3.4.4 病蟲害防治
3.4.4.1 病害防治
茄子苗期主要幼苗猝倒病,出苗后用普力克10m L對水15kg 噴施2~3 次,可防治猝倒病。結(jié)果期主要病害是黃萎病,見到中心病株及時拔除深埋或燒毀,并用根病除50g對水15kg噴霧或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可用70%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灌根,每株250~500g每10d一次,2~3次可防治黃萎病。
3.4.4.2 蟲害防治
蟲害主要有紅蜘蛛,白粉虱等。紅蜘蛛可噴 35%克螨特乳油500~800倍液,滅掃利,每667m2用藥量為25ml。白粉虱用撲虱靈15kg對水15kg噴殺。
4 采收
一般開花后 25~30d,茄子萼片與果實相接處變白色或淡綠色環(huán)消失即可采收上市。采收以 10:00 點以前進行為宜。盛果期每隔 2 ~3 d 采收1 次。采收時果柄不宜過長,果柄長度約2-3cm即可,為了避免裝運時相互扎傷。
參考文獻
[1] 劉春靜.嫁接栽培技術(shù)對茄子生長抗逆性的影響分析研究.農(nóng)家致富顧問,2015,(20):2-3.
[2] 杜愛華.北方溫室嫁接茄子栽培技術(shù).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3,(9):89+92.
[3] 鄭建余.大棚越冬茄子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J].黑龍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4(12):164-165.
[4] 褚曉艷.日光溫室嫁接茄子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2012,(1):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