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后,不少英國高校對自身前景憂心忡忡。脫歐可能導致學校對國際學生尤其是歐盟地區(qū)的學生的吸引力下降,同時來自歐盟的教育科研資金支持減少,拉低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全英80%的高校校長曾聯(lián)名呼吁“留歐”,同時紛紛向國際學生作出保證,稱至少近兩年內(nèi)“一切都不會變”。目前在英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中,有12.5萬名來自歐盟地區(qū),占英國高校學生總數(shù)的5.5%。而在劍橋大學這樣的國際名校中,這一比例更高,達到16%。
在英國發(fā)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中,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帝國理工學院位列前十,美國的大學則占據(jù)6席??紤]到地理因素,英國頂尖高校在歐洲地區(qū)擁有更強的競爭優(yōu)勢。目前,來自其他歐盟國家的學生僅需繳納和英國本土學生一樣的學費,本科生一年最高約9000英鎊(約8萬元人民幣)。歐盟之外的國際學生學費相對更高,主要取決于學校和專業(yè)。譬如,帝國理工學院醫(yī)藥學專業(yè)的非歐盟國際學生一年學費約3.7萬英鎊(約33萬元人民幣)。不少歐盟地區(qū)學生擔心,英國正式脫歐后,他們可能會被劃入海外學生,學費將大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