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英++劉海玲
美國作家德爾文?G?舒伯特曾說過,“教科書是寫作素材的聚集地,是語言現(xiàn)象的展示廳,是語言規(guī)則的剖析室,是文章題材的示范本。”許多優(yōu)秀教師都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閱讀文本,在閱讀教學中適時融入寫作教學,實現(xiàn)了輸入和輸出的有機結合。受他們的影響,不少教師也進行了讀寫整合教學的嘗試,但在實際教學中也存在如下問題。
1. 英語讀寫教學中突出存在的問題
1.1 時間比例分配不恰當
在一堂45分鐘的課堂中,學生既要讀又要寫作,還要進行自我評價和教師點評,那么時間的把握就顯得尤為重要。 讀寫教學中,如果教師時間把握不均,閱讀不充分就匆忙進入寫作的輸出環(huán)節(jié),或者在閱讀環(huán)節(jié)占據(jù)時間過多,都會造成寫作質量不過關的情況發(fā)生。
1.2 課堂閱讀寫作任務不一致
讀寫課的目標是以閱讀為主, 把閱讀的語言運用到寫作中達到輸出的目的,所以讀寫任務的設計必須保持一致。如果閱讀沒有起到應有的鋪墊作用,這肯定會妨礙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1.3 閱讀量與寫作水平不協(xié)調
讀寫教學中,閱讀是語言輸入的必要過程,是基礎,寫作是課堂的生成環(huán)節(jié),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因為課堂時間有限,輸出任務也必須有具體目標,如果輸入的量過大,輸出活動就顯得倉促;輸入的量過散,學生就無法獲得有效信息,無法達到語言知識的自我構建,從而難以實現(xiàn)的預定目標。
2. 如何優(yōu)化讀寫整合教學
2.1 以寫作任務為中心設計月度任務
讀寫課教學中閱讀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更好地寫。只有“讀”得恰到好處,才能“寫”得恰如其分。有目的的閱讀才能保證學生的寫作質量,為語言的輸出做好鋪墊。如要通過閱讀提高學生的仿寫能力,可以在設計閱讀任務時,側重于文章整體結構的分析,保證學生充分把握該題材文章的寫作框架??傊喿x材料的選擇設計要為后面的寫作做準備,只有具備了充足的語言素材,最后的寫作才能做到水到渠成。
2.2 寫作任務的設計要依據(jù)閱讀題材
教師根據(jù)閱讀的題材設計寫作任務。既然閱讀是為更好地寫作服務,那么寫作任務應該與閱讀題材相關,設計要具體、有依據(jù),更要有意義、有思想。如果閱讀材料語言優(yōu)美,那么可以讓學生仿寫這些優(yōu)美的句子或語段??傊朴诎l(fā)現(xiàn)閱讀文本的閃光點,注重對話題語言的提煉,通過各種形式設計不同類型的寫作任務,讓學生體驗并運用所學知識來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2.3 優(yōu)化教學設計,合理安排讀寫時間
要在一堂課內(nèi)既要完成閱讀又要完成寫作任務,就需要教師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合理分配讀與寫時間。讀是寫的準備階段,寫是對讀的檢測。因此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對閱讀內(nèi)容的剖析理解而耗費絕大多數(shù)的課堂時間;也不能忽視閱讀信息的輸入,讓學生在沒有真正理解所學文章就讓學生進入相關題材的寫作,讓學生無從下手。
3. 讀寫整合課中寫作視角
3.1 借助閱讀文本篇章結構,訓練寫作語篇組織能力
高中人教新目標教材每單元有獨立的話題,閱讀材料題材豐富,每一篇文章的體裁和結構模式都很新穎。 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讀寫課中的閱讀過程,幫助學生分析文章的篇章結構 ,使學生對文章的謀篇布局有整體感,學會分析段落內(nèi)容層次的寫作規(guī)律,再去設計相應的寫作任務讓學生嘗試去仿寫。
3.2 借助閱讀話題及相關話題 ,積累寫作語言素材
具有了一定的謀篇布局能力,并不代表就能寫出好文章,原因在于學生對相關話題缺少語言積累,寫作時無話可說。在閱讀過程中要強化材料中的語言與相關話題的關聯(lián)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累不同話題詞匯的好習慣,設計相關的寫作任務,幫助學生將閱讀中詞匯在相似語境中及時應用。
3.3 借助閱讀文本句型語法結構,模仿句型句式的寫作
積累了相關詞匯,如何將這些詞匯用真實沒有語法錯誤的句子寫出來,這還要求學生善于模仿所學句式造句。教材閱讀文本中含有豐富的中蘊含著豐富的句型和語法結構,要充分利用閱讀過程,注意挖掘、梳理文中相關句型及并設計相關語境,讓學生逐步運用于寫作當中,并且盡量減少學生寫作中的語法錯誤,提高語句表達的準確性。
讀寫教學是目前教學改革中的重點話題,教師要認真研讀考試大綱,充分利用所學教材,精心設計閱讀任務和寫作目標,引導學生從閱讀中掌握寫作的篇章結構 、話題詞匯等,努力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周鋅鋅. 借鑒閱讀教材,訓練學生寫作能力[J]. 學周刊, 2014.
[2] 顧素芳. 立足文本,隨文練寫[J]. 教學月刊, 2013.
[3] 陳海梅. 淺析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J]. 學周刊, 2014.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臨淄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