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dá)洲
孫悟空神通廣大,敢大鬧天宮和閻羅殿,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取經(jīng)途中,每遇險情,唐僧總是念叨:“悟空,你在哪里?”但是,孫悟空的確好哭。
被唐僧逐出師門,他放聲大哭。被銀角大王用法術(shù)壓在山下,他逢災(zāi)念圣僧,“珠淚如雨”。獅駝嶺一聽唐僧被吃,他先是“淚似泉涌”,后又在如來面前“兩淚悲啼”。粗略算算,取經(jīng)路上,孫悟空少說也哭了十三四次。
好哭的悟空流的是英雄淚。
三打白骨精,唐僧不明就里念三通緊箍咒,他頭痛得滿地打滾也不放棄。唐僧寫下貶書,發(fā)誓說:“猴頭,執(zhí)此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與你相見,就墮了阿鼻地獄!”他忍氣拜別,唐僧還說:“我是個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禮。”臨別,他囑咐沙僧,如有妖精拿住唐僧,讓他報自己名號,西方毛怪知道悟空手段,就不敢傷害唐僧。唐僧不領(lǐng)情:“我是個好和尚,不提你這歹人的名字?!痹诨鼗ü降穆飞?,悟空感傷不已,第一次流淚了。他為自己無法喚醒唐僧、不能為取經(jīng)事業(yè)出力而哭。
悟空不接受平庸。在花果山就做了齊天大圣,跟隨唐僧西行,唐僧的目標(biāo)就是他的目標(biāo),他心中只以取經(jīng)為念。他再次被逐出師門,欲回花果山水簾洞,恐本洞小妖笑他出爾反爾,不是個大丈夫;欲投海島,又羞見三島諸仙;欲奔龍宮,又不服氣求告龍王,真?zhèn)€是無依無靠,苦自忖量。在無底洞口,好不容易搭救出來的唐僧再次被女妖抓走,他當(dāng)著豬八戒、沙僧的面哭了,豬八戒奚落他:“不要哭!一哭就膿包了!”他一任眼淚流淌,因為沒有唐僧,沒了目標(biāo),“空拳赤腳怎興隆”。
悟空也曾委屈得流淚。他做了一場好漢,只屈膝三次: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觀音,西天取經(jīng)拜師父。為救師父脫困,心高氣傲的悟空變成小妖,向壓龍洞老妖婆跪拜,他為難得“脫脫地哭起來”。打死幾個盜匪,遭唐僧驅(qū)逐,在觀音面前,他放聲大哭。
心胸是被委屈撐大的,每次被逐,他都是“忍不住”而走,后又能“容得下”而重歸師門。
人們太崇尚強(qiáng)人和硬漢,其實,人堅強(qiáng)得像時時穿著盔甲、舉著盾牌似的,會讓人受不了。英雄的淚,能滋潤充滿生機(jī)的英雄心田。
(婉瑩摘自人人網(wǎng) 圖/朱少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