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林雅
“主題圖”是指借助一定的主題場景為背景來呈現(xiàn)數(shù)學教學內容的畫面. 新課程實施以來,主題圖已為越來越多的教師所認可和使用. 吸引學生眼球的是一幅幅色彩鮮艷的主題圖,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這不僅給枯燥、單調的數(shù)學賦予了生機,讓數(shù)學變得可愛親切,拉近了數(shù)學與生活、數(shù)學與學生的距離,更為我們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然而從實際的教學來看,由于主題圖以“場景”的形式來呈現(xiàn)學習素材,雖然富有兒童情趣和現(xiàn)實意義,有利于調動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但其豐富的內涵有時會使教師難以理解和把握,特別對“教學材料的豐富性和教學目標的多元化”的關系處理上,給教師的教學組織和實施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如何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主題圖,使得主題圖更加亮麗,是很多人思考的問題,從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的教學來看,筆者對此談談自己的策略.
一、適當調整教材主題圖
案例1 “猜數(shù)游戲”(加法與減法的關系)北師大版數(shù)學一年級(上)的那幅主題圖,教材編寫的意圖是:引導學生通過加法算式,引導學生列出相應的減法算式,從而比較出加法與減法的關系. 對教材的重新認識后,覺得教材的主題圖雖有一定的趣味性和開放度,但教學中往往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問題:該主題圖對計算有過多的暗示.
在之后自己的教學中,我對主題圖進行了改編,設計了一個小猴爬樹摘桃的主題圖. 教學過程如下:
多媒體呈現(xiàn)主題圖:一棵桃樹下,一群猴子在玩耍,數(shù)一數(shù)總共有幾只?
生:6只.
師:看到這幅圖你想說些什么?
師:小猴子可調皮了,你看——(出示課件)
師: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生1:樹上有幾只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因為2+4=6,所以6-2=4. (播放:樹上的猴子在樹上與大家打招呼)
師: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讓學生根據(jù)一幅圖列出兩加兩減算式,并明確其內涵)
問題呈現(xiàn)后進行小結:和減去其中一個加數(shù)就是另一個加數(shù).
主題圖改編后有兩方面的優(yōu)勢:(1)問題呈現(xiàn)有了現(xiàn)實意義. 6只猴子在地面上做游戲,其中一部分猴子爬上了樹,現(xiàn)在地面上還剩下2只,請思考“樹上有幾只猴子?”表述很自然,于是讓學生對數(shù)學的題意理解更深入,接著靈活地來計算,在問題的提出與解決的過程中,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個性. (2)避免學生的思維定式,減法是依照加法來的,而并不是根據(jù)特定的問題列出相應的算式,其實加減法之間的關系認識要建立在學生對題意的理解上,并不僅僅讓學生想加法算減法,對算式的理解很重要. 如果運用上述主題圖,學生在求一部分的時候,能夠算出那一部分為多少,但在列式的時候總會列成加法算式,主要因為學生把算式和計算完全混為一團,原主題圖過多地強調看加算減,強調了計算.
二、合理把握呈現(xiàn)方式
案例2 北師大版數(shù)學一年級(上)“前后”的那幅主題圖,教材編寫的意圖是:引導學生觀察“森林運動會”,讓學生充分地來表達“前后”之間的關系.
如果教師在教學當中馬上出示整張主題圖,那么學生就錯失了主動參與的機會,兒童的想象和創(chuàng)新的思維就無法激發(fā)出來. 顯然課堂上的生成也就沒有了,學生的表述也過于固定. 其實主題圖的呈現(xiàn)完全可以由學生自己來完成.
通過修改主題圖,筆者在教學中采用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師:今天,森林里在開運動會呢,參賽選手知道是誰嗎?
(出示小白兔、松鼠、烏龜、長頸鹿、蝸牛)在比賽前你最想對它們說什么?
學生自由說.
師:在同學們的鼓勵下,小動物們肯定會在比賽中表現(xiàn)得更加出色,他們已經站在最前面,你能來預測一下他們的結果嗎?
(二)呈現(xiàn)材料,引導探究
學生交流,反饋:
(教師把結果排在黑板上)
師:你為什么覺得是這個結果?
生1:長頸鹿最高所以在最前面,……
師:這時候長頸鹿在——
生1:最前面.
師:小松鼠在——
生1:長頸鹿的后面.
師:他的后面又是——
……
師:還有不同的結果嗎?
(教學過程同上)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與學生的談話完成主題情境的導入后,便由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呈現(xiàn)學習材料. 這些結果既是原有教材主題材圖內涵的體現(xiàn),又是學生已有認知經驗的展現(xiàn),更是學生原有思維的現(xiàn)實呈現(xiàn). 真正把握了《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的“課堂教學上學習材料的提供途徑應該是多樣的,可以是教師提供,也可以是學生提供;學習材料應該是豐富的,便于學生進行探索與研究的”的意圖. 教學中,學生成了學習材料的呈現(xiàn)者、數(shù)學問題的發(fā)現(xiàn)者、數(shù)學活動的體驗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