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少才
將傳統(tǒng)變新奇
——斯里蘭卡高蹺釣魚探秘
文/劉少才
全世界釣魚人都知道,海釣要么出海船釣,要么岸釣,惟獨斯里蘭卡這有一種特殊方式的釣魚——高蹺釣魚。高蹺釣魚主要局限在斯里蘭卡西南海岸,尤其是從加勒古城到美蕊莎一帶。高蹺釣魚是在水中插一根木樁,木樁上再綁上橫木桿,人就涉水爬到木樁上,腳蹬橫桿,一手把牢另一手持竿。
斯里蘭卡是印度洋上的島國,有著長達1340公里的海岸線,南部海灘更是憑借其水清沙柔的旖旎風光和純樸的人文景色令人著迷?!皝淼剿估锾m卡的南部城市加勒,除了不能錯過充滿歐洲風情的加勒古城外,一定要親眼一窺獨特的高蹺海釣”。引號內(nèi)的這段文字,不用解釋,大家也看得出,是典型的廣告語。為什么要給高蹺釣魚大作特作廣告呢,那其目的就是刺激游客的胃口,千方百計叫你一飽高蹺釣魚的眼福。說到這兒,讀者肯定明白了,現(xiàn)在的高蹺釣魚已非過去的高蹺釣魚,它已經(jīng)是一個刺激游客的旅游項目,而且不論你是看高蹺釣魚還是拍高蹺釣魚,都是收費項目,更不說是到人家立好的木樁上親身體會一下高蹺釣魚了??锤哕E釣魚每位300盧比(1斯里蘭卡盧比約等于0.05元人民幣),錢雖然不多,又是自費項目,自費總是自愿的,所以多數(shù)游客就不看了。只有我們幾個冤大頭,交了錢,遠遠站在岸邊瞭望拍照,省得濕腳。交了相當于15元人民幣拍了幾張照片,你以為冤了,那可是導(dǎo)游與表演者談的優(yōu)惠價。有不跟團的6人與表演者討價還價,最后6人以4000盧比成交,相當于200元人民幣,平均每人33元人民幣呢,這樣一比較,我們花了15元人民幣不但不冤,還撿著了呢,出門在外,知足者長樂。
要說高蹺釣魚在歷史上還的確是斯里蘭卡南部沿海沙灘獨特的釣魚方式 ,特別是加勒這個地方。高蹺釣魚的由來,是釣魚人坐在插入海底的木樁上釣魚,遠遠望去像是在踩高蹺,因此又被戲稱為“高蹺釣魚”。據(jù)當?shù)貙?dǎo)游介紹,高蹺釣魚已流傳了幾個世紀,優(yōu)點是可以不乘船就到海里垂釣。但是這是有條件的,就是說海水不能太深,一般不超過人體的高度。二是水底要沙底、泥底或珊瑚叢,便于插樁。而加勒正是斯里蘭卡南部沙底加珊瑚叢海域。過去漁夫?qū)錁独卫蔚墓潭ㄔ诤5?,這根看似簡單的木樁便成了他們釣魚的平臺。木樁下端每隔一尺左右便有簡單的橫條以供踩蹬。高蹺釣魚的漁夫不僅要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和敏銳的洞察能力,還需要能夠經(jīng)得起大風大浪以及炎炎烈日的考驗??删褪沁@樣的釣魚環(huán)境,也并不是竿到魚來,這是需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方可完成。據(jù)說,為了釣到魚,漁夫們有時要等上幾個小時,加上垂釣的時間,加起來經(jīng)常在木桿上一待就是好幾個鐘頭,有時要等上幾個小時。那些插入海中的木樁,不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有其主,不可隨意上去釣魚??此圃诤I狭至?,但雜亂無章,有點像城鎮(zhèn)居民亂占樓下綠地開出的小園田,誰占就是誰的。
但是,這種低效率古老的捕魚方式每次只能釣到很少的魚,僅僅只能夠滿足專業(yè)漁夫自家食用,所以隨著現(xiàn)代高效捕魚方式的沖擊,如今的高蹺釣魚在整個斯里蘭卡已經(jīng)極為稀少,在目前也只有在加勒海岸一帶還能見到。而且,現(xiàn)在漁夫在木樁上高蹺釣魚,更多的是為了旅游表演,掙表演費的需要。
我終于明白了,現(xiàn)在的淺海灘上,看到的高蹺釣魚其真正的目的是為表演給游客看的,而不是過去的專職漁夫為了生存而釣魚。游客站在岸邊,面對浩瀚的大海,高蹺釣魚的漁夫矗立于茫茫海中央,耐心等待魚兒上鉤。那是多么美的圖畫哦,因為獨特,世界之大,只有這里才有,大家都拿出照相機把這動人的畫面拍攝了下來。漁夫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水面,等待了幾分鐘之后,終于有魚兒上鉤了,漁夫收竿取魚,流暢嫻熟,一氣呵成。上鉤的魚很小,多是沙丁魚,有的是色彩斑斕的熱帶魚,漁夫得意的在木樁上向游客炫耀展示,讓游客拍照,很是配合,大有拿了人家的錢手短之意。
過去,我也拜讀過多篇有關(guān)斯里蘭卡高蹺釣魚的文章,多把高蹺釣魚描寫得神乎其神,說斯里蘭卡人只要釣魚必得高蹺釣魚不可。甚至說高蹺釣魚不用釣餌云云。筆者當海員時曾三次到首都科倫坡港,對高蹺釣魚一直沒有成文,因為我沒見過,也沒經(jīng)歷過,也許是本人出國到過的國家多了,不能道聽途說,講究眼見為實??墒窃S多國人都沒見過,也很少有人到過斯里蘭卡,但為什么相信呢?打個最好的比方,就如同外國人看了一部我國戲說清朝的影視劇后,就說“中國人現(xiàn)在還穿長袍馬褂,留著鞭子”是一個道理。
不論是過去為了生存的專業(yè)高蹺釣魚還是現(xiàn)在專供表演的高蹺釣魚人,他們所持釣竿簡單是真,因為他們是單手持竿,另一只手要把牢木樁,即便這樣,由于長期泡在海水中,腳蹬和木樁都長滿青苔,不留神就會打滑。不可能像在岸上釣魚自如使用繞線輪,所以傳統(tǒng)的釣竿就是竹竿綁著釣線,沒有繞線輪,也不需要太長的線。過去曾有人在文中寫道:“這些漁夫神了,釣魚竟然不用餌,鉤為白色的雙鉤,看起來像蟲子,誘使眼神不好的魚兒咬鉤”。其實不是用餌,而是換餌實在是不方便,所以現(xiàn)在用的都是路亞仿生餌或?qū)^做成路亞餌的樣子。
這一帶海灣又多是珊瑚叢,珊瑚是魚類最好的家園。斯里蘭卡是印度洋上的島國,位于北緯5度55分至9度50分,東經(jīng)79度42分至81度53分之間。屬熱帶季風性氣候。終年如夏,年平均氣溫28℃。沿海地區(qū)平均最高氣溫31.3℃,平均最低氣溫23.8℃。加勒又是在該國的最南方,盛行偏西風,年平均氣溫只有18~23℃。所以魚們也沒有季節(jié)性活動規(guī)律。而且這里長年生活著大量指頭大小的沙丁魚。所以四季都可釣到沙丁魚。不過,要想釣到大魚得在每年12月到次年5月,這期間,隨著洋流的周期性運動,會有大量魚群經(jīng)過近海,不少魚游到這里捕食沙丁魚當美餐。所以每年的12月到次年5月能釣到很多品種魚的奧妙即是如此。
據(jù)當?shù)貙?dǎo)游介紹,過去,是因為一部分人買不起漁船出海打魚,而斯里蘭卡南部沿海小沙丁魚又特別多,于是成就了這種“世上最牛的釣魚方式”。就是過去,雖然魚常釣常有,但即使是在旺季,上鉤的魚兒數(shù)量也極為有限。因此釣的魚主要是自己吃,略有剩余,則通常用竹簽叉上,到集市去賣,不過收入也僅能糊口。你想,現(xiàn)在的人,誰還滿足僅能糊口的生活?所以那些高蹺釣魚的人,多是為了游客表演掙錢的,只有極少數(shù)的釣魚愛好者才會涉水爬上木樁上去進行近似原始的釣法。多數(shù)釣魚愛好者早就鳥槍換炮了,現(xiàn)代化的釣具應(yīng)有盡有,一甩也在百八十米之外,誰還涉水爬桿挨曬、動作遲緩的長時間去高蹺釣魚?,F(xiàn)在高蹺釣魚已成了斯里蘭卡的名片,你提斯蘭卡的首都可能會有人不知道,但你提高蹺釣魚,天下釣魚人都知道只有斯里蘭卡南部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