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偉
“我來自美國一個沉悶的小地方,那里只生活著7500個居民。小時候,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醫(yī)生,但這樣很難深入探索生命的奧秘,我決定做很基礎的生命科學研究,現在專攻結構生物學……”11月3日上午,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布萊恩·科比爾卡(Brian Kobilka)走進中國科學技術館,與數百名中學生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
他一邊說,一邊用演示文稿給“小聽眾們”展示自己位于明尼蘇達州小瀑布城的家鄉(xiāng)、獲得碩士學位的耶魯大學醫(yī)學院和目前就職的斯坦福大學的具體方位。
緊接著,幾乎沒有任何過渡,科比爾卡開始陳述自己獲得諾貝爾獎的成果——從人類基因組中分離編碼出β-腎上腺素受體基因,拓展了以此為代表的G蛋白偶聯受體家族。還有他們拍攝到β-腎上腺素受體被激素激活、向細胞發(fā)送信號的那一瞬間的圖片,用計算機科學測試上百萬個靶向目標以研發(fā)新藥……
演示文稿大約只有10張左右,報告時間也只有20分鐘,隨著演示內容不斷變換,忽明忽暗的屏幕光線打在臉上。
隨著最后一張演示文稿的播放完畢,見面會提問環(huán)節(jié)正式開始。
“您如何看待實驗中的失???”有同學發(fā)問。
“我會先搞清楚,什么原因導致的失敗,思考接下來選擇其他哪些方法繼續(xù)做實驗。我還會給同事打電話或發(fā)郵件,討論想到的問題,通常他們會給出很好的建議……”科比爾卡的回答很誠懇。
“您主導的研究資助經費一度被切斷,您怎么堅持下來的?”
科比爾卡有點意外,在座的中學生竟通過互聯網了解到關于他申請項目資金失敗的“往事”。
“其實,當時還有來自其他機構的資助……”他低下頭,摸了摸鼻子,接著說道:“至于如何堅持下來,我想首先要說服你的合作者,讓他們認識到這項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未來對人類的貢獻。當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激情,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而不是別人告訴你要做的事。要知道,科學研究這條路很艱難,而我確實很幸運,我的團隊一直站我身邊?!?/p>
2011年8月24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以《關乎結構的所有》專題,介紹了科比爾卡的研究成果,前言中曾這樣寫道:科比爾卡以超過20年的努力,完成了一幅極其關鍵的細胞受體“肖像畫”。他的同行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對大眾而言,科比爾卡無疑十分聰明。但他卻有不為人知的羞澀性格,他是那么謙遜而安靜,但當對待工作時,科比爾卡就會像燃燒的小宇宙,釋放其迷人的性格。他是如此積極和認真,你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絲自大、粗魯或是炫耀,這是多么罕有而不易。”
“細胞對信號的反應究竟需要多長時間?”
“是否還存在跟G蛋白相同結構的其他蛋白?”
…………
聽到孩子們對自己的科研成果感興趣,科比爾卡對同學們的問題一一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