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樹坤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高齡女性念珠菌感染患者尿檢結果,以為念珠菌性陰道炎病癥臨床診斷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選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80例高齡女性念珠菌性陰道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常規(guī)檢測結果將其分為兩組,念珠菌陰性為對照組,陽性為觀察組。兩組均行尿常規(guī)及尿沉渣檢查,比較兩組白細胞、紅細胞、上皮細胞水平變化情況。結果:尿沉渣檢查顯示,對照組白細胞、紅細胞及上皮細胞分別為(3.20±2.15)、(4.94±2.28)、(2.34±2.18)個/HP,觀察組該三項指標分別為(12.95±3.51)、(14.77±6.88)、(10.81±3.56)個/HP。兩組各項指標均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齡女性陰道念珠菌感染患者于臨床診斷過程中若發(fā)現其尿沉渣中白細胞、紅細胞及上皮細胞數量增加,可能預示患者有進一步感染尿道炎癥可能,應當及時進行診療。
【關鍵詞】念珠菌性陰道炎;尿檢;尿沉渣
念珠菌性陰道炎為婦科臨床常見的陰道炎癥,由念珠菌感染所致。高齡群體因其身體機能及免疫力下降,更易受念珠菌浸潤和感染。而從人體生理結構來說,女性陰道口與尿道口極為接近,而這無疑為陰道念珠菌感染創(chuàng)造了條件。隨著當前醫(yī)學臨床檢驗技術的發(fā)展及念珠菌性陰道炎臨床研究的深入,各種診斷手段開始廣泛應用于診斷臨床,如pH值測定法及免疫雙擴法等?;诖搜芯勘尘?,筆者主要探討了關于高齡女性念珠菌性陰道炎臨床應用最為常見的尿檢法,以總結分析其尿檢結果,為高齡女性念珠菌性陰道炎臨床診斷提供參考依據。選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齡女性陰道念珠菌感染患者80例,回顧性分析其臨床檢查資料,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80例高齡女性念珠菌性陰道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60至76歲,平均年齡(66.5±2.8)歲。上述患者均行白帶常規(guī)、尿常規(guī)、尿沉渣等檢查。依據患者常規(guī)檢測結果將其分為對照組(念珠菌陰性)和實驗組(念珠菌陽性),對照組36例,觀察組44例,兩組患者性別及年齡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設備及儀器
采用西門子尿液分析儀(型號:M257978)及羅氏尿十項試紙。
1.2.2檢查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尿檢前均行陰道白帶常規(guī)檢查。給予患者一次性塑料尿杯收集中段尿,將其混勻后,開展尿常規(guī)及尿沉渣檢查項目,接而置于離心機予以離心處理,待處理完畢,應用高倍顯微鏡進行檢查,總結分析尿檢結果。上述所有操作均應當在一小時之內完成。
1.3觀察指標
以白細胞、紅細胞、上皮細胞為本次研究觀察指標:于尿液經離心處理之后,觀察對比兩組尿沉渣中各項指標水平變化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上述所有數據及資料均經統計學軟件SPSS19.0予以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用x+s表示,組問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根據尿沉渣檢查結果可知,對照組白細胞(3.20±2.15)個/HP,紅細胞(4.94±2.28)個/HP,上皮細胞(2.34±2.18)個/HP,觀察組白細胞(12.95±3.51)個/HP,紅細胞(14.77±6.88)個/HP,上皮細胞(10.81±3.56)個/HP。兩者各項指標差異均較為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如表1所示。
3討論
念珠菌性陰道炎為婦科臨床最為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白色念珠菌是主要致病因素。
因女性生理結構的特殊性,陰道口與尿道口極為接近,這便意味著患者一旦發(fā)生陰道念珠菌感染,則有極大可能會并發(fā)尿道炎癥。隨著當前醫(yī)學臨床檢驗技術的發(fā)展,各種診斷手段開始廣泛應用于診斷臨床,如:免疫雙擴法。本次研究過程中,所有患者在接受尿檢前均行陰道白帶常規(guī)檢查。本次尿沉渣檢查結果顯示,對照組白細胞、紅細胞及上皮細胞分別為(3.20±2.15)、(4.94±2.28)、(2.34±2.18)個/HP,觀察組該三項指標分別為(12.95±3.51)、(14.77±6.88)、(10.81±3.56)個/HP。兩組各項指標均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一般研究結果相同。尿液分析專一性較差,檢驗結果具有半定量性質,時常會出現假陽性的檢查結果。為防止出現假陽性結果,預防并發(fā)尿道炎癥,臨床多以尿常規(guī)檢查作為輔助診斷手段。
結合上文可知,高齡女性陰道念珠菌感染患者有并發(fā)尿道炎癥的高危性,于臨床尿檢中若發(fā)現其尿沉渣中白細胞、紅細胞及上皮細胞數量顯著上升,提示說明患者有感染尿道炎癥可能。由此,婦科念珠菌性陰道炎應當及時診斷和診療,以防止病情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