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治君*,鄭 恬,吉燕華,張政杰,艾琴英,嚴小軍,劉紅寧*
(1.江西中醫(yī)藥大學江西省中醫(yī)病因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醫(yī)藥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4)
·中醫(yī)中藥·
伏邪理論的探討
曾治君1*,鄭 恬1,吉燕華2,張政杰2,艾琴英1,嚴小軍1,劉紅寧1*
(1.江西中醫(yī)藥大學江西省中醫(yī)病因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醫(yī)藥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4)
目的 剖析伏邪理論的產生發(fā)展概況以及對臨床疾病治療的意義。方法 通過查閱古籍和文獻,探索伏邪理論的源流,從前人的智慧和寶貴經驗中汲取知識。結果 全面解讀和認識了伏邪理論。結論 伏邪理論由來已久,自《黃帝內經》時就已提出,經過歷代醫(yī)家的補充和完善,已經逐漸走向成熟,對臨床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的幫助。
伏邪理論;源流;臨床
伏邪理論歷來是溫病學的主要內容,溫病學源于《內經》,然而到晉唐期間,溫病一直圈在傷寒的范疇?!端貑枴嵴撈穂1]中云“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難經》[2]亦云:“傷寒有五:中風、傷寒、濕溫、熱病和溫病”。“太陽病,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3]?!碧岢隽颂枩夭〉母拍睿酥?,《傷寒論》中也論及了治療溫病的禁忌癥,忌用汗、吐、下、火療法,從而可以推出溫病應用辛涼解肌之法,對后世溫病的治療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但由于受所處背景的影響,《傷寒論》詳寒而略溫,用以描述溫病的篇幅并不多,對溫病的認識較為粗略。到了宋金元時期,溫病的概念發(fā)生了變化。明清時期是溫病蓬勃發(fā)展的時期,隨著葉天士衛(wèi)氣營血辨證理論的提出和吳鞠通三焦辨證理論的創(chuàng)立,溫病學說趨向成熟,已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
伏邪理論源自于《黃帝內經》時期,奠基于漢晉唐宋時期,在明清時期臻于完善[4]。它自提出之后到宋代之前,一直都是溫病病因學的主導理論,在郭雍提出“新感溫病”后,溫病一分為二,分為伏邪溫病和新感溫病兩種,隨著時間的推移,醫(yī)家對伏邪的認識也愈加深刻,到了明清時期,已經把伏邪概念廣義化,伏邪被定義為一切伏而不發(fā)的邪氣。
(1)萌芽時期
伏邪理論最早始于《黃帝內經》的《素問·生氣通天論》“冬傷于寒,春必溫病”,而后在《熱論篇》中也提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開創(chuàng)了伏寒化溫理論的先河。
(2)發(fā)展時期
晉代時期,王叔和在《傷寒例》中提出“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yōu)闇夭?,至夏變?yōu)槭畈??!卑l(fā)展了“伏邪”學說,明確了傷寒與溫病的不同之處,也指出溫病的病因是伏寒化溫,進一步提出了伏邪藏匿的部位是肌膚腠理之間;隋代的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論及了溫病和冬溫病,他認為溫病為冬時感寒,但伏而不發(fā),至春得暖氣始發(fā);冬溫病為冬時感寒,氣傷即發(fā)。因此,明確了冬溫病確系“感而即發(fā)”的溫病無疑[5];唐朝的王燾在《外臺秘要·溫病論病源》[6]篇指到于冬月溫暖之時,人若感受乖候之氣,也可伏而不發(fā),至天氣暄熱時,溫毒始發(fā)。打破了溫病伏寒化溫單一因素的范圍,推出了人體感受乖候之氣也可伏而后發(fā)[7];至宋代,郭雍增加了溫病的范疇,已不是單一的伏寒化溫,在《傷寒補亡論》[8]中指出“醫(yī)家論溫病多誤,蓋以溫病為另一種病,不思冬傷于寒,至春發(fā)病者謂之溫病;冬不傷寒,而春自感風寒溫氣而病者,亦謂之溫,及春有非節(jié)之氣中人為疫者,亦謂之溫”,“自感風寒溫氣”和“非節(jié)之氣中人”也會導致溫病的發(fā)生,后世醫(yī)家認為溫病有伏邪、新感兩類,實即源于此,朱肱在《傷寒類證活人書》中也論及了溫病的發(fā)作與時令之氣相關[9]。
(3)鼎盛時期
明清期間既是溫病學也是伏邪理論發(fā)展的鼎盛時期,許多大家都對伏邪學說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極大的充實了伏邪理論,于是廣義伏邪的概念被提出,涵蓋一切伏而不發(fā)的邪氣,把伏邪學說拓展到溫病以外,劉吉人[10]認為“感六淫而不即病,過后方發(fā)者總謂之曰伏邪,除此之外,初發(fā)者、已發(fā)者由于治不得法所致的病情隱伏;已發(fā)治愈者由于病根未除盡所致的遺邪內伏都可稱之為伏邪”。王燕昌云:“伏匿諸病,六淫、諸郁、飲食、瘀血、結痰、積氣、蓄水、諸蟲皆有之”;柳寶詒在《溫熱逢源》中詳述了伏氣溫病的病因、病機、病證、辨證、治法等問題;葉天士在《三時伏氣外感篇》中指出寒邪伏而化熱,宜以黃芩湯清里熱,但若外感邪氣,引動在里伏熱,則應先解表邪后清里熱。展現(xiàn)了在內伏邪的轉歸及其發(fā)病的原因與機理,并給出了相應的治則治法。
筆者分析發(fā)現(xiàn)正氣不足和外感六淫之邪是導致外邪入侵人體后造成感而即發(fā)和伏而后發(fā)的兩大原因。《黃帝內經》中提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溫”。由于“冬傷于寒,春必溫病”,可得出“雖然冬傷寒則春病溫,但是藏于精則可趨避之”的結論,精能化氣,冬不藏精,則容易導致正氣不足,正氣不足則難以抵御伏藏之邪,便會發(fā)病。此外是外感六淫之邪,新感引動伏邪。外邪侵襲人體,正氣奮起抗爭,體內伏邪無正氣壓制,就會爆發(fā)出來,此謂之新感引動伏邪。
由于伏邪發(fā)病的特點為病情重、病程長、辯證多且纏綿難愈,并涉及到眾多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轉歸[11-12]。因此,伏邪學說在臨床上有著廣泛應用。
耐藥菌感染如銅綠假單胞菌感染,臨床癥狀嚴重[13],會出現(xiàn)氣、血、精、津液的紊亂,表現(xiàn)復雜多樣,與伏邪致病病機相似[14],都是在病人“正氣虛弱”的基礎上發(fā)病,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變,且病情反復,纏綿難愈。在治療時,可根據(jù)伏邪理論,在應用抗生素的同時聯(lián)合應用中藥進行扶正透邪[15]。
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S)是指子宮內膜組織出現(xiàn)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并繼續(xù)生長、浸潤,發(fā)生病變,甚至引起癥狀,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EMS形態(tài)多樣,病變廣泛,且纏綿難愈[16]。它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但其發(fā)病方式和臨床表現(xiàn)都與伏邪發(fā)病有相似之處[17],可以利用伏邪理論進行治療。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屬陰性毒邪,為疫毒伏邪致病[17],當邪正斗爭較劇烈,正氣較盛,這時應以祛邪為主,扶正為輔,解毒透邪外出;當正虛邪微,應扶正與祛邪同時進行[18];當久治不愈,病情反復,此時正氣極其虛弱,應注意以扶正為主[18-19]。
自《內經》提出“伏寒化溫”,伏邪理論便一直作為溫病的主要病因,直到清代才擴大了伏邪的概念,將其定義為一切伏而不發(fā)之氣,不再局限于溫病。自此之后,伏邪理論日臻完善,到了近代,可用伏邪理論來解釋臨床上很多在西醫(yī)看來病因未明的疾病,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有著極大的指導意義。
[1] 楊永杰,龔樹全.黃帝內經[M].北京:線裝書局,2009:65.
[2] 秦越人,劉 淵,吳潛智.難經[M].四川:四川科技出版社,2008:208.
[3] 張仲景,姜建國.傷寒論[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4:20.
[4] 趙明芬,安冬青,汪建萍.試論伏邪理論的源流及發(fā)展[J].中醫(yī)雜志,2016,57(03):189-192.
[5] 董錫璣,韋大文.溫病之新感與伏邪探源-兼對《溫病學》教材(五版)中的一點商榷[J].河南中醫(yī),1996,16(01):7-8.
[6] (唐)王燾著,高文鑄校注.外臺秘要方[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60.
[7] 姜宜惠.內傷伏邪的理論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哈爾濱: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
[8] (宋)郭雍撰,牛寶生,周利等校注.傷寒補亡論[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201.
[9] 馬 健.新感與伏邪學說研究[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6(03):129-132.
[10] 曹炳章.中國醫(yī)學大成[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0.
[11] 趙明芬,安冬青,汪建萍.試論伏邪理論的源流及發(fā)展[J].中醫(yī)雜志,2016,57(03):189-192.
[12] 狄舒男,于 淼,周妍妍,等.伏邪概念實質探析[J].中醫(yī)藥學報,2017,45(01):1-3.
[13] 斯崇文,賈輔忠,李家泰.感染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528-532.
[14] 趙蘭才.從伏邪學說探討耐藥菌肺炎的病機與證治[J].中醫(yī)雜志,2017,58(15):1283-1287.
[15] 高 潔,劉清泉,馬 群,等.從伏邪理論看耐藥菌感染[J].中醫(yī)雜志,2011,52(06):536-538.
[16] 馬遇春,叢慧芳,王 素,等.從伏邪理論探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特點[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5,42(03):496-498.
[17] 張?zhí)鞁?叢惠芳.從伏邪理論探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因病機[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28(01):5-7.
[18] 呂寶偉,馮春青,孫建光.基于伏邪理論探討扶正祛邪法治療慢性乙型肝炎[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7,44(05):942-944.
[19] 張傳濤,扈曉宇,周道杰,等.基于“腎虛伏邪”理論論治HBeAg陽性慢性無癥狀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03):175-179.
R221
B
ISSN.2095-6681.2017.29.159.02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No.460812),江西中醫(yī)藥大學校級課題(No.2014RC002、No.2014ZR005、No.2013jzzdxk069)
曾治君,E-mail:157185405@qq.com;劉紅寧,E-mail:lhn0791@139.com
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