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的第一屆奧運會是1998年,那時我真的非常想拿下那塊金牌,可是最后獲得的是五塊銀牌、一塊銅牌。我個人兩個單項全部犯規(guī),其中的1000米在半決賽的時候我打破了世界紀錄,所以能力不是問題。決賽的時候,最后沖刺,我身體還在前面,可是韓國選手在我后邊伸出了一腳,刀尖在我前面沖過了終點,這個叫危險沖刺。因為我們是不允許刀尖、刀根立起來的,在沖刺的時候。但那個判罰恰恰是判到我這兒了,說我是阻擋犯規(guī),我沒有辦法接受那個結(jié)果,但是結(jié)果就是結(jié)果。我記得那時候腦子一片空白,害怕面對那個結(jié)果,我當時也在考慮是否退役。有一天,我的一位老師跟我說,楊揚,現(xiàn)在才是你收獲的季節(jié)。當時忽然間就在想,是啊,我就這么放棄了,似乎我內(nèi)心的那個自己不能接受我自己。因為我在回看自己比賽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我還有可提高的地方??吹搅诉@些,我就非常期待下一場比賽。
在一個月之后的世界錦標賽中我又拿到了三塊金牌,個人全能金牌也拿到了。俗話講,叫報了“一箭之仇”吧。其實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心態(tài)的把握。當時我就想我沒有辦法改變我的對手,更沒有辦法改變裁判,那我自己能不能有所改變呢?抱著這樣一個心態(tài),我去面對,結(jié)果是出乎意料的。所以1998年的奧運會雖然是個失敗的結(jié)果,但讓我懂得了有失必有得的道理。
退役之后,就去了清華讀書。離開國家隊大半年之后我就開始特別想滑冰。我去看了美國鹽湖城的世界杯,當時中國隊在女子500米——我們最有優(yōu)勢的項目上,竟然沒有人進入決賽??吹梦疫@個難過呀,心里特別焦急,當時隊里也向我提出希望我能回來。這是非常糾結(jié)的一個決定,因為很多朋友都說,楊揚你不要回去;家里人還說,這個年齡了,你肯定是走下坡路的,你要考慮自己未來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句話:聽見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我當時第一個反應(yīng)是:我想滑冰。回來之后,2004年開始準備,到2006年的冬奧會有一年多的時間。訓練非常辛苦,畢竟停了一段時間,而且年齡也漸大,30歲的年齡。
2006年都靈冬奧會,我拿了一塊銅牌。還記得在拿銅牌的時候,我收到一條短信說,楊揚太慘了。可是我自己內(nèi)心卻非常踏實,因為我還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那屆奧運會的經(jīng)歷是無價的,我在對體育的認識上是有顛覆的。
體育雖然殘酷,但也有情。有一次認識了一個國際體育公益機構(gòu),我將自己的銅牌捐給了他們。后來又隨著他們?nèi)チ朔侵薜陌H肀葋喿隽艘粋€禮拜的志愿者,跟當?shù)氐男『⒆觽円粔K兒去運動。我第一次感受到體育可以在那樣貧瘠的土地上改變?nèi)说纳睿瑤椭顺砷L。體育讓我變得更積極,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體育還可以讓這世界變得更好。謝謝大家。
(摘自《開講啦》第190期,有刪減)
【觀點引路·先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
在奧運會上,楊揚遭遇到不公正的判罰,但她沒有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是積極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不斷提升競技水平,終于報了“一箭之仇”。如果你暫時不能改變世界,那就先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不要在不滿處停留糾纏,而要在自身不足處用力突破,這樣你才會走得更穩(wěn)、走得更遠。
【觀點引路·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
在清華大學讀書的楊揚已然功成名就,她原本可以全身而退,過上平穩(wěn)安逸的生活,但她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又義無反顧地回到滑冰賽場上,也再次收獲了人生的成功。愛默生曾說:“心向著自己的目標,世界都會為你讓路!”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依然堅持去努力的人,定會擁有完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