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鈞堯
孩子,我想起你的“四腳獸”時代。大約十個月大時,我把你托給樓下的余媽媽照看。我送你到她家門口,看到余媽媽擺弄一桌子的玩具,吸引你注意。我回到家,望了眼樓下中庭,你必不知道,你跟我的距離只有短短半分鐘。我花了一段時間,才能把思緒轉(zhuǎn)回寫作計劃。傍晚,我到余媽媽家接你,余媽媽在廚房料理晚餐,上午吸引你注意的玩具散落在地上,吸引不了你的興趣,你坐在客廳深處,燈光稀微處,你的模樣就是我的一款傷心,我輕輕敲了敲門,你看見了,先是愣了一下,接著就是“四腳獸”時期的你最有力量的發(fā)揮,你如一頭奔馳的豹,朝我爬了過來。兩只手掌,一前一后,嗒嗒嗒的,聲勢與速度同等威猛。
孩子,我離開你之前,當然偷偷瞄你,我更感到好奇,若你回過頭來找我,會看到我的哪一種背影?孩子,你漸長之后,是否漸漸感到親情間的某種傾斜,總是長輩費心照看晚輩,晚輩偶一回眸,長輩就感激涕零?
孩子,我很少與你說,我曾跟你一樣,搜尋媽媽離開時的背影。一回是小時候,媽媽帶我進城,訪開冰果店的堂姊。我喜歡冰果店中陳列在玻璃后的冰品添加物,有芒果等蜜餞,有紅豆等熬煮物等,我吃刨冰,壓根忘了媽媽什么時候不在了。堂姊促狹地說:“媽媽不要你了?!蔽覐埢艔蛷埢?,竟相信堂姊所言,兇猛地哭了。
下一回,張望媽媽背影時,我已經(jīng)是“男人”了。孩子,在十多年前,臺灣社會對“男人”的定義,不在于是否滿十八歲或二十歲,而是“當過兵了嗎”?我出身金門戰(zhàn)地,從小看慣軍旅與操練,自覺體力尚優(yōu)。高中畢業(yè)前,老師公開詢問誰愿意提前服役,全班四五十個人,幾乎都高舉著手,到了體檢報到,只剩我一個人。雖一人,我仍獨往??炊嗔瞬倬殻⒉淮砜梢詣偃?,“五百障礙”就是最大的考驗。它的項目有快跑、爬竿、跳壕溝、爬矮墻以及持槍匍匐前進,通過低矮的鐵絲網(wǎng)。在一次操練中,還因為繞過鐵絲網(wǎng)而失格,加入集訓名單。
孩子,與你提一連串服役事宜,正因為我的媽媽在假日,曾多次舟車勞頓,來受訓中心看我。她帶來肉干、汽水等零食,看我饑餓地吞咽。我常想,當時媽媽的心中,必定是兩難,欣喜我長大,又擔憂我忘了她;高興我能獨立,又憂心我的獨立,剝奪她照顧我的習慣。會客時間不長,我目送媽媽,走上停在操場旁的交通車。車子開走了,我仍看見媽媽,幾步一回頭,頻頻揮手,那像在說,別送了,回去吧;又像在說,別擔心,媽媽跟你都會好好的。
孩子,交通車離開以后,我沒有回到營舍,而是到五百障礙場自我磨煉。持裝備爬竿,臂力耗費殆盡,再戰(zhàn)矮墻。我一次一次地,面對它、沖擊它、挑戰(zhàn)它,幾天后的測驗,不僅克服了,還成績出色。當時的我,氣力雖未放盡,但也連連喘氣,我望向媽媽上車的地方,淡淡地笑,跟她說,我做到了。
孩子,那一刻我的心情,多么像你,豹一般的“四腳獸”,快速奔向我。只是我已經(jīng)站了起來,用一個兒子的獨立姿態(tài),輕輕煨暖媽媽的背影。
(一米陽光摘自“鳳凰讀書”微信公眾號)
【素材運用】孩子,從呱呱落地、咿呀學語、處于“四腳獸”時期到漸漸長大,總是長輩費心照看,而長大后,孩子的偶一回眸,就讓長輩覺得“感激涕零”。把對下一代的關(guān)愛勻一點給自己老邁的父母吧,像文中的“我”,“用一個兒子的獨立姿態(tài),輕輕煨暖媽媽的背影” 。父母對兒女要求得很少,我們是否也應該思考自己應如何為人子女,感恩回報?
【適用話題】感恩;回報;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