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文
北方的冬天寒冷而寂寥,陽光和暖意同躲在厚重的云被下,空留著單薄的枯葉和棉團(tuán)似的行人在寒風(fēng)凜冽中打著轉(zhuǎn)轉(zhuǎn)。
冬天的水果也只剩下幾樣,可憐兮兮地在攤位上趴臥著!
橘子是在這灰蒙蒙霧濁濁的季節(jié)里,能讓我心中亮堂些的食物了,這橙黃的小果兒,乒乓球大小,凝華成脂的皮兒被剝開,露出裹著白絲衣的瓤,“圓如珠,色如丹”,味道也是極其酸美甜潤的。
可就是這樣可人的小果,為什么還要長著一層皮?為什么還要勞煩吃它的人去剝?
橘皮本是一味中藥,有些清苦,有點微酸,愛美的小女生喜吃水果,長長的指甲翹高,一點兒一點兒地撕這橘皮,卻免不了有些黃漬作對似的鉆進(jìn)指甲里,引得我們一面哎喲著,抱怨著,一面去清理自己的纖纖玉指,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苦”、一種“勞動”呢?人都說苦盡甘來,當(dāng)吃到甜美的橘肉時,這不是一種“甘”嗎?我想,這也是它的魅力吧。
剝開了橘皮,你就能品到清爽的橘瓣,當(dāng)你流連于唇齒間芬芳的清香時,又是否對著一片片分開來的原因感興趣?
精致的玩物要與人分享,真摯的情誼要與人分享,同理,這酸甜可口的果實怎能不與他人分享呢?一位戲劇家打過這樣一個比方,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那么,每人仍然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兩個思想。廣博而富有先見之明的大地在孕育橘子時,就替我們分好了份,她希望我們能夠相互分享,“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不只存在于口中。
一個橘子,道出了“耕耘才有收獲,分享才會快樂”的道理,當(dāng)你讀完文章,再次剝開橘皮,分給別人時,不但嘴邊留下了橘香,心尖是否也留下了它賦予的芳香?
橘香繞口,心尖芬芳,酸甜入腑,回味綿長。
【點評】本文的精彩之處有三點:一是“真”,作者將吃橘子的體驗寫得真切生動,情思深沉,其敏銳感知生活的能力值得贊嘆。二是“小”,選材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吃橘子的小事,卻寫得細(xì)膩傳神。三是“悟”,文章因事悟理,升華自然,令人耳目一新。
☆本文適用考場仿真試題
請以“分享”/“苦盡甘來”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