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善根+陳銓亞
摘 要?演明清時期中國農村已經存在集體所有制性質的田會制度。在田會制度下,集體土地是可以流轉的。而在土地流轉中,最具特色的制度設計,就是其中的贖回機制,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演田會,贖回機制,法定抵押
中圖分類號?演K2 ?眼文獻標識碼?演A ?眼文章編號?演0457-6241(2016)22-0030-04
歷史是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歷史上的許多變革與創(chuàng)新也往往來自民眾的社會生活與生產實踐。明清以來,我國農村發(fā)展出田會這樣一種新的集體土地所有制類型。對此,由于文獻資料的匱乏,學術界至今仍少有研究。事實上,對田會制度的歷史考察,不僅對于全面了解中國歷史上的土地制度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于今天面臨的農村土地制度深層次改革議題——在保持土地集體所有性質條件下如何實現土地流轉,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近年來,中國土地制度史上,作為集體土地所有制形態(tài)的田會模式開始顯山露水。這個發(fā)現是基于通過對不同批次不同地域的民間文獻的搜集與整理。其中一份文獻記錄了20世紀50年代浙江紹興嵊縣長樂太平村農會調解田會糾紛的協(xié)議,這表明農村田會的活動一直延續(xù)至新中國土改時期。
根據筆者掌握的原始民間契約文獻,以及學者們提供的相關史料線索,至少在清末的南方地區(qū),田會模式已經相當普遍地作為集體土地所有制形態(tài)為農民所接受。其中,江西樂安的流坑存在著不同于公益會社的經濟性的田會活動。①而安徽徽州會田買賣的契約,則表明會員對于自己的土地權益擁有處分權。②在浙江奉化的應家棚,也有許多會田活動的記錄。③同時學術界同仁也注意到,在清代臺灣開發(fā)史上也有類似大陸田會的組織形式,如嘉慶十一年(1806年)苗栗頭份福建林氏移民組織頭份林洪公嘗睦創(chuàng)堂,與溫、吳、黃、羅五姓共同出資承包開發(fā)屬于閩人林俊的墾地,建立了一個17.5股的土地投資基金。有學者指出那些同宗族或跨宗族的經濟組織,“表面上是以祭祀祖先為目的,實際上卻是一種土地投資團體,也是透過宗親的關系聚集勞力與資本,積極從事墾辟工作”。④英人科大衛(wèi)在研究華南農村產權結構與資本主義萌芽時,也提到“從明朝開始,在以神明名義擁有廟產的情況下,廟產形成時確定戶份,以后財產繼承原則決定各戶內對戶份的控制”。⑤無疑科大衛(wèi)所說的廟產就是會田。會田就是田會所擁有的田地,田會的土地稱為會田,不過祀戶會的土地也稱會田,但祀戶會是家族內部的財產。廟產所有權屬于寺廟,不屬于農民,談不上繼承。
寧波江北古真藝術館收藏的清代奉化應家棚《古盆廟會規(guī)則》告訴我們,古代人們比較喜歡使用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名稱來命名田會。其原因大致有三:首先,宗教是最好的維系不同家族農民團結與利益的平臺,在神明見證下,可以化解很多矛盾與利益糾紛。其次,在農民認知與文化譜系中,土地的產出與神明的保佑是密切相關的??梢哉f是基于傳統(tǒng)文化結構與普遍認知,以神明的名義可以鞏固來自不同家族成員之間的團結,維持田會的正常運作,減少糾紛,也可以借助神明保佑風調雨順,增加土地產量。最后,以神明的名義,看起來更像宗教組織,可以獲得一定的稅收優(yōu)惠。筆者收藏的一份清代浙江嵊縣三十八都茶田會的《戶規(guī)》,記錄了該田會的稅額,比較與普通農戶的戶規(guī),稅收上有一半的優(yōu)惠。而奉化應家棚的古盆廟會規(guī)則,也說明古盆廟會根本不是廟產,而是會田。①
首先,田會是一個古代法意義上的法人組織。除有慈溪賜福財神會乾隆二十年(1755年)完稅憑條可以佐證外,同時,筆者搜集的一份清代浙江嵊縣三十八都二圖六人茶田會的同治四年(1865年)《戶規(guī)》實物文獻,其中注明,該會擁有“一田:一畝六分七厘五毛(毫),共征銀一兩三分九厘四毛(毫)”。②戶規(guī)是官府頒發(fā)給農民的土地稅則定額。這些文獻表明田會擁有的土地資產,采用的是從量計征,不是從價計征,屬于農業(yè)稅性質。
其次,田會屬于古代的土地集體所有制。田會作為法人,是土地的法定所有權人,會員只是田會的股東,擁有其中的股份,而不直接擁有土地。很多會員對會田的買賣、轉讓、抵押等處分的文獻,都清楚寫明土地數量、擁有股份、輪值周期(幾年一輪)等內容。因此,毫無疑問,其土地歸會員集體所有,而不是私人所有。會員處分的不是土地所有權,而是自己所擁有的權益,相當于一種間接土地所有權。有些會前后延續(xù)了100多年,如上虞八友會。而奉化應家棚古盆廟會也從道光十七年(1837年)建立,到光緒六年(1880年)還在活動。其中有名蔡增福者擁有不同的二份權益,一份是一股,另一份是半股,與另一人共同擁有一股。可見蔡氏不是原始會員,系在中途轉讓而來。他自己也不耕種,而是出租會田。
其三,田會是一種經濟組織,屬于農村古代原始土地投資基金。田會由不同姓氏的村民組成,當然在由同一姓氏組成的村莊,其成員均為同一姓氏。如嵊縣三十八圖的茶田會,會員都為邢姓,因為該地村民都姓邢。田會由發(fā)起人作為會首,邀約有意向的村民,集資購買某宗土地,訂立契約,建立田會。一般來說,會首擁有第一年輪值的權利,以后各個會員以最原始的民主方式,抓鬮來確定自己的輪值次序。我們知道,古代農業(yè)受經濟發(fā)展水平制約,基本上靠天吃飯,與自然氣象有很大關系,每年的收益很不穩(wěn)定。這時候,神明的作用被無限放大。對會首而言,假定他的資金是借貸而來,可以及早從收益中歸還欠款,減少利息支付。輪值年份,會田收益除了約定的祭祀等開支,全部歸輪值者所有,稅金亦由其負擔。也有會田來自于新開發(fā)的土地,如嵊縣三十八都的壩會,會員通過出資出力,修筑堤壩,從而取得壩內荒地的開發(fā)權,建立壩會。雖然田會規(guī)定每年要進行祭祀活動,費用由輪值者支付,但廟方完全無權支配收益。同時祭祀規(guī)格、費用是預先規(guī)定的,如奉化應家棚古盆廟會規(guī)則:“的至十一月十八日,請神散祚,言明日后倘增產業(yè),照前議,頭鬮生種承植。道光丁未(1847年)十二月十八日,會眾人公議,永將定兩合腳歸當辦錢五百文;又議明殺雞、殺肉共三斤,小稱。議明:斗南歸煒元當辦,肉三斤十二兩。”③會員參加田會的目的不是從事宗教事業(yè),而是著眼于經濟收益。土地是古代農村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擁有土地是農民最優(yōu)先的追求。但是在貧困普遍化的時代條件下,農民沒有獨立購置土地的能力,而通過集資,互助合作,達到間接擁有土地的目的,實現土地與勞動的有機結合,不失為一個合理而有效的制度安排。
在私有制條件下,私有土地流轉是社會常態(tài)。而像會田這樣的集體土地必然存在適當的流轉機制,否則農民投資田會的意愿會大大衰退,因為他們寧可擁有完全產權的更小面積的土地,也不愿參加不能流轉的田會。從文獻分析,奉化應家棚的蔡增福在聚興會有一股半產業(yè),其中光緒八年買入第八輪四分之一股,光緒十八年買入第七輪半股,光緒二十二年買入第三輪的半股。結合蔡氏留存的賬簿,他具有農村借貸者的身份背景,從絕買契約分析,其股份應該是抵押人(借款人)到期無力贖回而被動取得的,而非主動承買。會田每股輪植一次(年)為一輪,到時重新決定田會是否解散,股東是否繼續(xù)留會,并重新確定下一輪會員的輪植次序。
(一)會員可以自由地將會田抵押、轉讓,并被繼承,但這并不改變田會的性質與形態(tài)。田會作為法人組織,不會因為會員的變化而改變。在這里,會員流轉的是會田的權利,而不是土地所有權。只有田會是所有權主體,類似今天的股份轉讓,無妨田會的繼續(xù)運行。
(二)由于土地所有權歸田會,因此會田流轉不必經過官方登記認可,只要出賣人出一份賣契與買受人,載明相關內容,并表明該會田并無爭議,由會首召集會員,并在會簿進行記錄,就完成轉讓程序。買受人只是擁有出賣人原來擁有的權利,在輪值年份耕種土地,同時承擔該年祭祀費用與稅糧,或田畝攤派。
(三)轉讓價格,我們比較分析了幾份土地買賣契約,發(fā)現轉讓價格基本上與完全產權的民田買賣價格相差不大。因為田會的管理與運行成本低,轉讓收益全部歸出讓人所有,沒有提取、留存或價差收益折扣。基本上以地租與市場利息為主要考量因素,即買入該權益每年出租收益與買入價每年能夠產生的利息大致相等。
(四)官方沒有特別的限制性規(guī)定,與其他民田一樣,根據習慣法,其他會員有優(yōu)先的受讓權利。由于參加田會的大多是貧民,沒有發(fā)現有會員優(yōu)先轉讓股份的例子??赡茇毭癖容^不重視文獻的保存,使得我們無法還原。
(五)經過會員同意,結束田會活動,需要對會田財產進行處理。可能考慮到土地的貧瘠豐腴不等,并且田會規(guī)模普遍不大,往往采用整體轉讓方式,以現金清算。至此,作為法人意義上的田會宣告結束。
(六)從買受人身份分析,受讓人基本上是本村富裕者,沒有發(fā)現以兼并為目的的案例。大概相對于普通民田,會田只是一種權利的獲得,無法達到兼并的目的。
在古代土地流轉機制問題中,贖回機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很值得研究,惜乎少有人加以關注。
農村秩序穩(wěn)定與否是實現封建王朝穩(wěn)定的基礎。封建社會既有階級剝削與階級壓迫的一面,同時出于維護統(tǒng)治的考慮,也存在對農村弱勢群體一定利益進行保護的事實。其中贖回機制就是一種保護措施,是一種對私有制度的補充手段。由于土地是農民最主要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民的生存根基,失去土地的農民,往往成為流民,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為此,統(tǒng)治者也不得不對土地買賣行為采取一些法律限制,以保護多數貧民利益,以便于其“死徙無出鄉(xiāng)”。清代法律規(guī)定,“典當田畝,例準贖回”?!叭糍u主無力贖回,許憑中公估找貼一次,另立絕賣契紙。若賣主不愿找貼,聽其別賣,歸還原價”。①
就當時法律來說,確立土地買賣不能一次完成,而是實行先典后賣。一般來講,土地出賣者因為有臨時原因需要獲得資金,相對而言買受人比較具有優(yōu)勢,可能以不合理的價格買入土地。在這種情況下,貧民的利益往往會受到損害。我國現行的《物權法》規(guī)定,抵押合同中不得訂立借款到期后抵押物歸抵押權人所有的條款,其法理是一致的,即保護抵押人的利益。
清代土地買賣契約大多有兩份,一份是找賣契,一份是絕賣契。找賣契相當于是一種衡平權益,買受人的權利是不完整的,隨時可以被要求贖回;絕賣契才確立法定權益,即雙方簽訂找買契約,不是正式買賣契約,相當于一份借貸合同,規(guī)定出賣人有原價贖回的權利。有的契約有五年、十年的時間約定,有的沒有,這就意味著隨時可以贖回。有的契約規(guī)定起花作利,不付利息,土地交由買受人(貸款人)管理,屬于法定抵押性質?!板X不起息,田不租;水面作利,秋收以后,原價贖回?!雹诨蛘摺捌涮锊痪心暝?,原價聽費(收息)取贖并照行”。③有的契約約定“明其利二分起息,至周年付利,如信利錢每年不付,將此田輪著份,份歸出錢人布種收花并照行”。④若出賣人放棄贖回權,或者無力歸還借款,憑中公估,按當時市場價,進行找貼,買受人需另外支付找貼,完成土地所有權的最后轉移。找絕后,取消了贖回權。若土地價值下降,低于找賣價,出賣人可能放棄贖回權,在此情況下,買受人是沒有權利繼續(xù)追討的,只能接受原定的價格?!盀橐驑I(yè)輕價重產絕,故不立找(絕)并照行”,①以保護弱勢一方。
土地買賣(抵押)的贖回制度,相當于古代法意義上的法定抵押。相對于衡平抵押,即土地仍然歸抵押人所有,只是把土地權證交給抵押權人。法定抵押使得債權人即抵押權人利益得到比較好的保護,一旦違約,抵押物即歸債權人所有。如果沒有贖回機制,貧民就可能失去土地。因為土地有地租收入,相當于借款的利息,債權人的利益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因此“不拘年月”保留永久贖回權能夠通行。
從制度經濟學角度分析,田會模式作為一種制度創(chuàng)新與制度安排,其最大優(yōu)勢在于使得貧民可以通過互助合作機制來克服自身經濟資源貧乏的缺陷,在集體名義下,擁有一定的土地資產,達到勞資兩合,也可以說是傳統(tǒng)社會自發(fā)孕育的集體經濟萌芽,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簡介】孫善根,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區(qū)域史。
陳銓亞,寧波大學商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經濟史。
【責任編輯:楊蓮霞】
歷史教學·高校版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