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馬俊才 郝紅星
河南新鄭胡莊戰(zhàn)國韓王陵考古發(fā)掘紀實封土下的王侯
文 圖/馬俊才 郝紅星
明明是兩座墳頭,為什么只有一條墓道?
既然是兩座大墓,何必造得如此親密?
七零八落的陵墓又能恢復歷史的幾分容顏?
在快車道里奔跑數百年,這車老了,老得不行,快散架了;在黃土地上流淌數千年,這河淤了,淤得不行,成了一望無際的沃野。如今,同樣的霉運落到鄭國頭上,這個曾經青春年少、意氣風發(fā)的小伙,經過431年的滄桑歲月,已成蹣跚老人,被身后趕來的韓國——又是一個青春年少、意氣風發(fā)的小伙兒,一腳踹翻在地。
韓滅了鄭,把都城搬到了鄭國故都,接收了大批資產,又出了幾任有作為的國君,成了戰(zhàn)國七雄之一。經濟發(fā)展,人口增多,國王的陵墓不能像鄭君那樣憋屈在城內了。始祖山雄渾漫長,溱洧水歡快喧暢,在這山為屏風水為席的黃土中開挖自己的身后墓道,足以達成自己和這塊土地生死相依的心愿。如此這般,一百多年過去了,在始祖山下的潩水、洧水(現名雙洎河)間,蘑菇般升起了冢崗、許崗、苗莊、王行莊、柳莊、暴莊、胡莊、宋莊、馮莊、七里井等10余處高高在上的韓國陵冢。
不知道韓國從山西出發(fā),一路掃蕩到河南算不算武力移民,這些大槐樹底下來的人給河南帶來了巍峨壯觀的墳丘,一改過去“不封不樹”的平淡,有些大墓頂上還建有花哨的亭堂樓榭,周圍挖出深峻的壕溝,儼然成為觀光勝地。
高大的封土丘除了引起人們的追思敬仰,還勾起盜賊的無限欲望。韓國遷鄭之前的鄭國陵墓尚未發(fā)現,在始祖山下的這些韓國陵冢,一個個卻成了盜墓賊的“觀光樂園”。1992年12月24日、1993年12月、1994年10月底、1995年1月,此地多次被盜,尤其是1995年,盜墓賊竟然明目張膽地用起了炸藥。
幸運的是,盜墓賊動靜太大,被村民及時發(fā)現。當地公安與文物部門抓獲4個本地人、3個外地人,果然是里應外合、按股分成式作案。公審后,盜墓之風被剎住,胡莊韓王陵夜深人靜時,又可聽到昆蟲們自由歡快的叫聲了。
韓王陵分布示意
前邊說過,在鄭韓故城西、南兩個方向的潩水與洧水之間,有10余處高大的土冢群。這些土冢群的土冢數量1~5個不等,土冢有高有低。它們都是韓王陵嗎?當然不是,因為韓滅鄭后,又過145年就滅亡了。這145年間經歷了3代侯、5代王,最后一任韓王安不知所終,所以少則7陵,多則8陵。那么如何來分辨這10余處土冢哪些是王陵,哪些不是呢?
鄭韓故城內外遺跡分布
鄭韓故城 東周時期鄭國和韓國的都城遺址,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20世紀全國100項重大考古發(fā)現之一,也是首批國家重點扶持保護的36處大遺址之一。位于河南新鄭市區(qū),坐落在雙洎河與黃水河交匯處。原為鄭國都城,韓國于公元前375年兼并鄭國,遷都于此,因此成為韓的都城,直至公元前230年秦滅韓。
城址略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東西長約5000米,南北長約4500米,城墻先后經過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的構筑。中部有一道南北向的隔墻,將故城分為西城和東城兩大部分。城墻為夯土筑成,高10米左右,最高達16米,基寬40~60米,頂寬2~5米。西城內的中北部一帶分布著比較密集的夯土建筑基址,在這片建筑基址區(qū)的北部,有一座規(guī)模較小的城址,可能是宮城遺跡。宮城址略呈長方形,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320米,已發(fā)現北門和西門的遺跡。宮殿遺址西部目前仍可見一處地面夯土高臺建筑遺存,俗稱“梳妝臺”,臺基呈南北向長方形,南北長約135米,東西寬約80米,高8米。臺上有陶井圈構筑的水井和埋入地下的陶排水管道,在臺基外面地下發(fā)現有夯土筑成的圍墻遺跡。宮殿區(qū)有冷藏食品的“凌陰”遺址。東城內分布有糧窖、埋藏青銅器的祭祀坑、鑄銅作坊、制骨作坊、制陶作坊、鑄鐵作坊等遺跡。城址內外有春秋、戰(zhàn)國時期墓葬。
為了尋找韓王陵,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鄭工作站站長蔡全法先生就帶著現在是中國科學院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系教授的宋國定,對鄭韓故城周圍這些龐然大物進行了調查與鉆探,發(fā)現這些墓平面多為船形或“中”字型,少數為“甲”字形,多數墓旁還有車馬坑、陪葬坑。從墓葬表面和局部夯土中發(fā)現的陶片來看,它們的年代應為戰(zhàn)國。墓長數十米至上百米,寬15~20米。各墓簡介如下:
辛店鎮(zhèn)冢崗大墓,單冢,高12米,直徑30米。平面呈船形,長60余米,寬7~14米。
辛店鎮(zhèn)許崗大墓,四墓東西并列,三冢不存。平面為船形,長110米以上,北側有車馬坑、陪葬坑。對其發(fā)掘表明,時代為戰(zhàn)國中期,一墓是侯陵,其余是夫人陵。墓葬具有墓道幾乎與墓室等寬、積石積炭、墓壁涂朱涂白、墓內有臨時建筑、墓道底與墓室近平等特點。
城關鎮(zhèn)苗莊大墓,雙冢東西并立,冢高6~10米,直徑20~32米。平面均為船形,長62~97米,寬7.5~12.5米。冢北側有四個長方形陪葬坑。確定是韓王陵。
觀音寺鎮(zhèn)王行莊大墓,四冢東西并立,冢高5米。平面均為船形,長121~163.5米,寬8.5~21.5米。確定是韓王陵。
觀音寺鎮(zhèn)柳莊大墓,三墓東西并立,最東一座已無封土。西冢平面呈“中”字形,南墓道長51米,北墓道長24米。中冢平面呈船形,墓室和墓道總長60米。東冢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確定是韓王陵。
這5處冢群沿潩水河左岸分布,距離潩水河2公里左右,一字排開,規(guī)整得很。這里有始祖山麓最好的風脈。除最西端的冢崗沒有夫人墓外,其余4處可以猜測它們就是韓遷鄭后的幾任侯陵。
城關鎮(zhèn)暴莊大墓,分成南北兩排,北排三冢東西并立,南排兩冢東西并立。北排東冢平面呈船形,長55.5米,墓室最寬處12米;中冢平面為“甲”字形,墓道長21米,寬7米,墓室南北長15米,東西寬10米;西冢平面呈“甲”字形,墓道長21米,寬8米,墓室南北長8米,東西寬12米。南排東冢平面“中”字形,長94.5米,墓室邊長13.4米;西冢高12米,直徑38米,封土下壓兩個方形墓葬,其中一座南北長6米,東西寬4米,另一座邊長5米??梢源_定是韓王陵。
韓國世系表(公元前403~前230年)
城關鄉(xiāng)胡莊大墓,雙冢連為一體,頂部分離。經考古發(fā)掘確定是為戰(zhàn)國晚期韓王陵。
胡莊大墓封土
先秦陵寢制度中,墳丘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最終成為中國傳統(tǒng)喪葬習俗中的定式。
初時,墓葬上方沒有墳丘?!兑住は缔o傳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樹?!笨脊抛C實,商代的墓葬,如武官村大墓和婦好墓之上都是沒有墳丘的,當時的墓葬等級是依據墓道多少、墓穴面積、隨葬品和人殉牲殉數量來定的。與北方同時期墓葬出于禮制方面的考量不同,長江以南氣候濕潤,地下水位高,向下挖容易出水,當時防潮工藝差,只能采用平地積土堆筑墳丘的辦法。
墳丘式的墓葬肇始于春秋晚期的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孔子就是這一潮流的踐行者之一?!抖Y記·檀弓》記載,孔子因為常在列國旅游,為了方便回家認出父母墓位,在墓上堆了四尺高的土丘。據說當時土丘堆法有四種,各依土堆外形有一名字。河北易縣燕下都16號墓上有夯筑封土,筑于戰(zhàn)國初期,方中略圓。戰(zhàn)國中期以后,墳丘墓葬流行開來,以至于《墨子·節(jié)葬》中批評貴族“棺槨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丘垅必巨”,這里不但指出了高大封土,多重槨棺,還指出衾被的奢靡。
這種墳丘式墓葬不僅便于墓主親屬識別,也便于后人和盜墓賊識別。另一方面,西周建立起來的禮樂制度在春秋時遭到破壞,禮制是以宗族約束個人,以親疏別遠近。周代禮樂制度中祭祀的主角是大宗子,祭祀的方式是廟祭,宗族約束力的減弱,必然導致宗族墓地中嫡庶長幼有序的排列被打破。
隨著封建制度在各國的逐漸確立,墓葬制度方面的規(guī)定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細。商鞅變法中也有對墓葬制度的規(guī)范,《商君書·境內》中說,官員的等級通過墳上所植樹木的多少來表示。此外在戰(zhàn)國時代,棺槨的厚薄、衣裳的簡繁、封土的大小和高低都能體現出等級的高低。
另外,封土的出現也考慮到出土的處置問題。高等級的大墓除了要放入墓主本身外,還有數層木制的棺槨,大量精美的陪葬品,牲殉和人殉的遺體,用以防腐、防潮、防盜的木炭、沙土、石料和白膏泥,這些東西往墓里一放,土就無處回歸,為了免去運走的麻煩,直接堆積在墓葬上方形成了高大的墳丘。當然這并不是墳丘形成的主要原因。
梨河鎮(zhèn)宋莊大墓,兩墓南北排列,北冢高10米,周長110米;南冢高12米,周長130米。但“甲”字形北墓南北總長10米,墓室長寬均為4米;船形南墓南北總長40米,墓室最寬5.5米。這兩墓墓形偏小,可能是韓國高級貴族墓。
梨河鎮(zhèn)馮莊大墓,單冢,高6米,直徑20米。平面呈“中”字形,總長98米,墓室南北長32.5米,東西寬30.5米。墓周圍發(fā)現一個陪葬坑及大量的中小型土坑墓??赡苁琼n王陵。
這4處墓冢一字排開,分布在洧水右岸,正好與前述的5處墓冢相對,相距6公里左右,像翩飛的雁陣,組成了兩河間最壯麗的冢群。宋莊冢大墓小,似可排除,其余3處有可能都是韓王陵。這樣,判斷抑或猜測的陵數正好與韓遷鄭的王數相合,是歷史的真實,還是人為的狂想?
200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鄭州段文物點調查、復核工作起動,調查人員發(fā)現規(guī)劃設計的干渠不僅要把胡莊墓群“剖膛開肚”,還要把胡莊村西北的那個貌一實二的大冢連根拔起。根據相關法規(guī)政策,王陵一般不允許主動發(fā)掘。胡莊這座大墓處境相當尷尬,說它是韓王陵吧,旁邊沒有夫人墓,只鉆探到一條墓道,說它不是韓王陵吧,墓冢有兩個峰,分明告訴人們這里有兩個墓,在附近的文物調查中又發(fā)現許多漢代空心磚殘片,這更增加了它的不確定性。鑒于南水北調中線干渠工期緊張,如果往東改線,胡莊、徐莊要拆,往西改線,暴莊要拆一部分,勞民傷財更多。2006年9月,國家文物局考慮再三,批準發(fā)掘胡莊大墓。
鉆探
2006年10月上旬,發(fā)掘前我們對大墓及大墓南北干渠占用的地段進行了詳細鉆探,發(fā)現了密密麻麻的中小型土坑墓,大墓仍只有一座,南北各有一條寬大墓道。詢問胡莊村民,他們言大墓二冢原來是連在一起的,中間只能過一張犁,天長日久縫隙越來越寬,變成兩個冢了,還傳說這里埋的是兩個人。
到底是一冢還是二冢?仔細觀看,封土確實西高東低,西冢高8米左右,東冢高5米左右,冢尖相距8米。兩冢上灌木覆頂,雜草叢生,在北風中跳著各種舞姿,有幾片金黃的樹葉卡在灌木的枝條間,風一緊便發(fā)出吱吱的叫聲,頗似讓人心緒澎湃的風笛聲。
找來探鏟,分別在兩冢的正北面打了幾個孔,夯土微有區(qū)別,不足以斷定就是兩個墓,考古發(fā)掘兩米之內土色有異太正常了。怎么才能區(qū)分是兩個墓呢?只剩一個辦法,就是在一條橫線上打穿夯土層,看夯土的厚度是否一樣,不一樣的話,就是兩個墓。果然,西冢夯土較厚,東冢夯土略淺,我心頭突然像有只兔子狂奔,看看地面,又傻了眼,這么多漢代的東西哪來的?就算有兩個大墓,如果是漢墓又怎樣?還不是空歡喜一場!那只兔子頓時泄了氣,癱倒在地。
布方發(fā)掘
10月中旬,鉆探已不可能再有什么大的突破,輪到抽絲剝繭,去偽存真的發(fā)掘清理上陣了。我們首先要去除兩冢表面的雜草野樹以及它們賴以生存的腐殖土,與此同時,冢北側開始布方發(fā)掘。
11月中旬,冢北發(fā)現大面積墓道夯土,有二十幾座中小型土坑墓和空心磚墓被夯土疊壓??招拇u墓最早出現在戰(zhàn)國晚期,大墓壓在空心磚墓之上,必定要比空心磚墓晚上一段時間。為什么這樣說呢?戰(zhàn)國晚期這里是個墓地,以中小型墓葬為主,如果再有別的墓進來,一般會按序埋在旁邊,不會大規(guī)模破壞先人的墓葬。有一種情況,這個墓地荒蕪很久,后死的人不知道這里的具體墓位,把大墓建了進來,發(fā)現下邊有許多中小型墓,也顧不了那么多了。屈指一算,大墓真的可能是漢墓了,我的心漸趨冰涼。
發(fā)掘仍在繼續(xù),經仔細辨認,東西冢間的夯土上,一條南北向分界線赫然在目,就是兩座大墓!考古就是這么奇妙,探鏟無法分別顏色相近的夯土,通過手鏟的刮鏟,即使夯土顏色十分接近,只要有打破關系,平面上就能看到兩者之間的那根線,這就是土的呈色現象。這兩墓西墓先建,東墓后來,打破了西墓墓道的東部,不用說,西冢也會被削掉一小部分。
12月10日,中小型土坑墓和空心磚墓清理完畢,墓冢上的附著物也清除干凈,大墓終于露出百孔千瘡的軀體,好似一個衣衫襤褸的要飯花子,我眼淚差點掉出來。太慘了,冢上、墓道旁,到處是盜洞,西冢上有4個,東冢上有5個,盜洞里還有大量的石塊、陶片、漆片。漆片告訴我們,盜賊已經光顧墓的核心部位,這是考古人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因為一個盜洞就會把偌大的古墓東西拿空,并摧毀墓內有用的信息,搞得發(fā)掘者連墓主人是誰都不知道。想到又是一座空空如也的漢墓,我的心差不多已經死掉。
去除封土后的西墓(M2)西散水
西墓(M2)東散水與屋頂瓦礫
“中”字形制
失望間,我的眼睛注意到一個現象,猶如一道閃電刺入心中,心驟復活。什么現象呢?圍著兩個冢轉了幾圈后,忽然發(fā)現西冢呈“中”字形,東冢過于殘破,南部也有“中”字形的殘跡,重要的是,這兩冢的邊緣只比墓室寬1米,顯示的夯層厚10厘米,夯窩圓形平底,而這幾樣都是韓王陵封土的特征。
更興奮的事在后頭,西冢距地面3米高的半腰上發(fā)現了“中”字形冢上建筑,這在國內可是首次發(fā)現。建筑由保存較好的散水、壁洞、柱石和部分屋頂瓦礫層組成。
散水由料礓石和石子摻合夯打而成,表面呈青白色,雖經2300多年風蝕仍異常堅硬。從殘存的部分柱灰上的紅漆痕分析,柱子髹有紅漆。冢上建筑涵蓋的封土表面發(fā)現有涂白涂朱現象,白層在下,朱層在上,說明建筑的主要功能可能是用來保護裝飾過的封土。由白色散水、紅色柱子、青色瓦頂構成的冢上宮殿式建筑籠罩著高大的紅色封土,巍峨壯觀,是此墓驚世駭俗的建筑特色。這種形態(tài)的建筑是此前商周時期高級貴族墓上平地建筑轉變到秦始皇陵封土以外設便殿之間的過渡形態(tài),目前只在河北靈壽中山國王的墳冢上發(fā)現過,但中山王陵的冢上建筑為多層臺階回廊式,胡莊西冢為單層式,南北墓道上還建有斜坡狀通道,使建筑平面呈“中”字形,將上部土冢完全覆蓋。
無疑,胡莊大墓為韓王陵!
這個特別的陵墓還有個特別的特點:“中”字形墓穴、“中”字形封土、“中”字形冢上建筑,三者層累地構成了形制上獨一無二的“三中全會”模式。不管怎么說,干渠改道已經來不及了,我們只有把這個渾身窟窿、“中、中、中”的陵墓挖下去。
胡莊墓地東周墓
M342出土玉虎及鑲金玉錯金銀銅帶鉤
大型夯基
古怪建筑接連出現。12月11日,西冢的南側、西側出現一個曲尺形夯土坑,南北長35米左右,東西寬9.5米,北半部壓有大量的現代墳,致使坑的確切長度與形狀未知,而東冢的對應位置并沒有這樣的設置。它有什么用意?是車馬坑還是器物坑?許崗韓王陵的車馬坑、陪葬坑位于墓室的南北兩側,東西向,像衛(wèi)隊似的,這個坑與它們大相徑庭。按照一般思維,先秦大墓墓側出現的車馬坑概率大些,但胡莊大墓考察的可不是專家們對概率的掌握程度,而是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12月24日,忐忑不安的心情再也經不住寒冷的刺激,決定對這個曲尺坑的南部進行清理。為防萬一,我按最復雜的跡象——車馬坑來清理,要求技工們只用竹簽、毛刷,輔助手鏟干活,以免即將出現的車痕被毀。這種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干活方式,進度可想而知,直到2007年元月2日發(fā)掘區(qū)始見底??由?米,上壁規(guī)整,下部不規(guī)則,底東高西低,填土中未見車馬痕跡,有少量板瓦、筒瓦。這坑既非車馬坑,也非器物坑,我一拍大腿,這是大型夯基!是陵旁的大房子。墓旁立房是周代以來絕無僅有的現象,堪稱離奇之發(fā)現,只是這彎拐得太急,讓人一愣一愣的。還好,遺憾之余是欣喜,沒挖到寶貝,挖出房址讓我們有新的思考角度。
圍溝
當人們的眼光緊緊盯著千層餅似的夯土堆時,外圍的發(fā)掘又讓我吃驚得張開了嘴巴,隨后是樂呵呵的傻笑。2006年11月10日,我們抽出人力發(fā)掘冢西北和西南的平整地塊,共清理200多座東周墓。
就像兩冢墓道破壞了一些東周墓的上部,三周相互連通的方形環(huán)壕沖斷了不少土坑墓與空心磚墓,應該是大墓的圍溝。圍溝的發(fā)掘經歷整個工期,直到2011年6月才草草結束。
陵園西南打破墓葬之環(huán)壕
陵園南環(huán)壕
最外一道圍溝南北長237米,東西寬165米,溝內面積近4萬平方米。溝呈倒梯形,口寬4米,底寬0.3米,深5米。中圍溝內縮20米,內圍溝再內縮20米,外溝與中溝在西北角有溝槽連通,中溝與內溝在西南角連通,三溝南部正中為門道。從溝底深度來看,三溝的水在多余的時候能從外溝東北角的溝槽排泄出去,這種集景觀與防御于一體的系統(tǒng)在國內同期墓葬中尚屬首見。從空中看,兩冢在上,大致呈圓形,三溝在下,為方形,是否采用天圓地方的概念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三溝顯然象征著墓主人生前居住的城郭。由此,其身份非國王莫屬。
東墓(M1)積石積炭
地面下的發(fā)掘同樣荊棘叢生,寸步難行。
本以為許崗韓王陵發(fā)掘之后,已掌握了韓王陵的一般規(guī)律,誰知胡莊大墓這個韓王陵中的非主流,還要別出心裁地展示它與眾不同的特點。
在兩座墓的墓道近口部都發(fā)現了高低不同的奇特版臺。東墓版臺高1米,西墓版臺高3米,面上有明顯的木板痕和繩子洞,西墓版臺下還發(fā)現一排立柱洞,是古代單面版筑夯土的絕好見證。它們早于墓室的封填,到底有什么用途?在東墓一個盜洞里,清出了一個宋代盜墓賊的白骨,呈四腳朝天被砸死狀。在他頭上的夯土中清出了一層圓木灰痕,直徑0.1~0.3米,殘長3米多,圓木灰的上下都是夯土,這又是什么結構呢?
2008年2月28日,東墓呈“口”字形的石頭墻出現了。石墻由大小不同的各色卵石和不規(guī)則石片壘成,里面夾雜些許木炭,這就是周代諸侯以上貴族才能用的積石積炭墓,兼有防潮和防盜的雙重功用。
在積石積炭頂面以上的墓壁上,發(fā)現了涂白涂朱精美的裝修。白色物質主要成份是氧化鈣,與石灰成分近似,用作墓壁底色?!吨芏Y·地官·掌蜃》里有王侯墓用蚌殼燒灰防濕消毒裝飾的記載,故推測白色涂料為蚌殼灰。近底部高約0.8米的涂白上再涂朱紅顏料,類似現代的墻裙,非常美觀。墓道底經過夯打處理。
2008年5月21日,東墓發(fā)現了前庭的局部,前庭地面上還有兩道深深的車轍,整個墓室如同墓主生前的豪華院落。
2008年6月7日,東墓墓室里發(fā)現了下塌的槨頂,槨頂非一般貴族墓的平板式,而呈兩面坡式屋頂樣,由涂泥層、椽木層、檁木層、脊內夯土、槨頂板層五部分組成,與槨壁組成世所罕見的屋形槨,活脫脫就是把墓主生前的房間搬到地下來了。
在東墓槨口東西兩側各有3個很大的柱洞,難道這里還進行過拆遷?經過仔細觀察,發(fā)現東柱洞距墓壁很近,大墓建造絕非短時之功,按照“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的禮儀規(guī)定,諸侯大墓建造時間為五個月,期間不可避免要下雨,排水設施不能少,這六個大柱洞就是防雨大棚的柱洞。建造槨室極為復雜,先放入重棺,再封槨頂,事先支起高高的雨棚很有必要。因西冢高立,雨水自然不能向西,向南北方向排水又不劃算,墓道太長了。所以,大棚應做成西高東低的一面坡式。至此版臺的設置也有了答案,乃為防雨水灌入墓道而建,版臺既可擋水,也可做支柱。
西墓槨室同東墓槨室一樣,只是更加復雜堅固,除了涂泥層、椽木層、檁木層外,槨脊夯土內竟然夾了四層大圓木加固防盜。最上層圓木之下出現了大片的燒土,這又玩什么名堂?難道墓內發(fā)生過大火?
發(fā)掘人員對胡莊大墓層出不窮的新鮮事物和古怪發(fā)現已經有點麻木,但內部著火是個重要事件,一定要搞清楚誰點的。后來想起西冢沒揭掉時,東散水上有一個漢代大盜洞,向下挖穿了椽木、檁木、第一層大圓木后,盜墓賊可能覺得又是夯土,又是圓木,這圓木也太堅硬,干脆放火燒掉。
所幸,燒也沒解決問題,這次盜掘無功而返。
西側墓的墓室更寬更深,防雨任務更重,可是我們找來找去,也沒有找到一個柱洞的影子。2009年8月底,我們把兩座墓間殘存的夯土挖到底后,才發(fā)現西墓東部有一個罕見的大蓄水池,原來西墓槨室上邊也搭建過一面坡式大棚,但墓室太深,沒那么高的柱子來支撐高出墓坑的大棚,只好因地制宜,在墓口搭建一個1米多高的單面坡式大棚,讓水直接流到東邊的水池里。為防止積水倒流入墓,大棚東檐設有高1米的夯土擋水墻。
東墓(M1)槨頂結構
棺槨是墓葬的核心,是盛放主人遺體和隨葬品的地方,在“事死如事生”的古代,這里是主人的內宅,大部分生前用物和死后定制的明器都存放在這里。
東墓(M1)
2008年11月10日,開始清理東墓的槨室。槨室由邊長30厘米的方木構建,南北長7.25米,東西寬5.2米,殘高2.2米。槨內還有重槨,同外槨一樣,已朽成灰。槨內中央放置兩棺,髹紅漆。外棺形體較大,位于槨室正中,與內槨壁形成較寬的“回”字形空間,用于存放禮器、樂器、車馬器、雜器等隨葬品。內棺放在外棺內,西南北三壁與外棺相連,東壁有近50厘米的空間。按往常經驗,這么厲害的墓,即使盜賊經常光顧,總有看不上眼的東西,譬如陶器,或因為黑暗,有些玉飾、小銅器也會讓沒戴夜視鏡的盜賊漏手。結果令人難以置信,玉飾沒有,小銅器沒有,陶器也沒有,難道是薄葬,或者根本沒放?不可能,重槨重棺,級別在這兒擺著。大家無不垂頭喪氣。
西墓(M2)
東墓的發(fā)掘情況堪稱絕望,我們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封土更高、墓穴更深的西墓上。在西墓的西散水上,有一個長方形的西漢時期盜洞。盜洞幽長,順著墓壁彎曲而下,每隔不遠就在盜洞壁掏一個小壁龕,其中一龕還放著漢代的陶燈。長長的盜洞中不斷見到遺漏的小件銅器,主要是車馬器,甚至還有一個抬鼎用的大銅鉤。清理這些遺物,沒有一個人興奮,大家知道,不僅大鼎被抬跑,小件也被摸得差不多了??磥?,西漢時期這兩座大墓棺槨還都完整結實,盜賊鑿槨而入,就像進了沒人看守的倉庫,可盡情地拿,如果賊人中有精明細心的,完全有可能進行大掃除,像東墓那樣。
2009年1月9日,我們懷著復雜的心情,冒著零下7℃的低溫,開始清理西墓棺槨。為了保護文物不在低溫天氣下凍壞,也順便讓參與發(fā)掘的工作人員取暖,現場打起了碘鎢燈。兩棺兩槨自漢代以后就慢慢朽成灰狀。外槨南北長7.5米,東西寬7米,殘高3.5米,內外棺里外均髹紅漆,棺內嚴重被盜。快近槨底了,發(fā)現文物的希望渺茫,碘鎢燈的溫暖驅走不了大家心頭的寒意。
西墓(M2)槨室底及器物
銅虎首
有銘銅戈
銀鋪首銜環(huán)
西墓(M2)墓底鼎與銅構件
銅鴨爪
鎏金嵌琉璃粘寶石銅扣
銅紐鐘
銅構件
錯金銀銅包角
西墓(M2)出土銅樽上的“少府”刻銘與銅鼎肩部“王后”銘
突然,技工程永剛的鏟下綠光一閃,“青銅器!”他尖叫一聲。群情振奮,空氣立馬解凍,大家好似水里的懸魚倏地歡快游動。這一聲喊過不久,一件件文物開始露頭,連舉著碘鎢燈昏昏欲睡的民工們也都像打了一針興奮劑。劫后余生的各種文物星星點點竟布滿了槨底,棺內竟然還有幾件青銅器和玉器。
經過統(tǒng)計,西墓共出土銅器、玉石器、陶器、骨器、銀器等文物380多件,是韓國考古史上一次重要發(fā)現。銅器中禮器有小圓鼎1件、高柄豆1件,樂器有鈕鐘2件、大銅鈴4件以及較多的小銅鈴,兵器有戈3件和成捆的箭鏃,車馬器有車軎、馬銜、節(jié)約、馬鑣等。這些是貴族墓中常見的青銅器。讓大家眼花繚亂的青銅雜器,以樣式繁多、性能各異的構件為大宗,數量在150件以上,許多類型為首次發(fā)現,既有器形厚重的組合式柱頭件,又有帶轉軸的雙蓋弓帽,形態(tài)雅致,設計奧妙,體現了韓國高超的鑄造技術和機械設計水平。
雜器中還有形態(tài)生動的鴨爪、小立獸、鐘磬架、大帳座等,柄形器上還有絢麗的錯金花紋,體現了韓國杰出的雕塑與裝飾工藝。玉石器主要有精美的璧、圭、璜、珠以及瑪瑙環(huán)、水晶環(huán)等,另有石磬10余件。槨底亦有精致的銀器。
王陵區(qū)的概念最晚在商代便已形成,安陽的侯家莊和武官村均是商代的王陵區(qū)。戰(zhàn)國時各個諸侯國都有自己的王陵區(qū)。齊國的威王、宣王、湣王和哀王的陵墓都在今臨淄東南的淄河村。趙國的王陵有5座集中在今邯鄲縣郊外。楚國的陵區(qū)位于楚都紀南城周圍的紀山、八嶺山、雨臺山和馬山上,被秦將白起燒毀的夷陵,也是楚國的一個王陵區(qū)。新鄭郊外鄭國和韓國的王陵區(qū)雖然在史書中不見記載,但經過考古發(fā)掘,它們的存在也是不爭的事實。
胡莊東周墓地共發(fā)掘春秋戰(zhàn)國中小型墓葬300多座,而最重要的莫過于這組戰(zhàn)國晚期韓王及王后陵墓的完整揭露,從而再現了當時王陵從選址、挖掘墓穴、置棺、構建槨室、積石積炭、夯筑封土、興建墓上建筑到開挖環(huán)壕規(guī)制陵園的全過程。兩面坡屋形槨室、中字形封土及墓上建筑、三重環(huán)壕等均為戰(zhàn)國王陵考古首次發(fā)現。
這兩座帶封土的戰(zhàn)國晚期韓國王陵級大墓是夫妻并穴合葬墓,東邊的是夫人墓,西側的是韓王墓,兩墓均發(fā)現了由整層草泥、椽木、檁木、棚木和夯土組成屋頂形的槨頂結構,證實了《左傳·成公二年》“槨有四阿,棺有翰檜”的記載,意義重大。兩墓葬具均為木質“工”字形雙槨雙棺,是韓國王侯級大墓棺槨完整形態(tài)的首次發(fā)現。
王陵雖被多次盜掘,但余下的青銅構件、青銅兵器、金器、銀器、琉璃器、玉器以及一些鏨刻文字仍是研究該墓墓主身份、戰(zhàn)國晚期金屬工藝等課題的第一手資料。經過初步去銹,已在銅鼎、削、蓋弓帽、車轄、鞋底形銅足等100余件銅器上發(fā)現刻銘,內容多為方向序號,其中在銅鼎和銀箍扣上發(fā)現有“王后”“王后官”“太后”刻銘,在蓋弓帽上發(fā)現“少府”、在銅戈上發(fā)現“左庫”等韓國官署名稱,可以確定這是戰(zhàn)國晚期韓國王陵。
在冢上建筑東部屋頂塌陷區(qū)的筒瓦內側發(fā)現了鈐刻姓氏圖章的紋樣,筒瓦的形制和印章痕與鄭韓故城內發(fā)現的能人大道大型官營建材廠同類產品相同,揭示了兩者的內在關系,說明專門生產筒瓦、板瓦、脊瓦、長方形磚、凹槽磚、米格紋空心磚的這處建材廠起碼部分產品是供陵墓使用的。
因刻有韓王名諱的重器悉數被盜,是哪座韓王陵成了疑問。從出土文物的形制、紋飾和陵墓所在位置分析,應是韓國的倒數第二代國王桓惠王之陵。
(作者馬俊才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新鄭胡莊墓地發(fā)掘領隊;郝紅星為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