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惠算
心臟停止跳動,即意味著生命面臨著死亡的嚴重威脅,采取急救措施,已是刻不容緩了。
在現場搶救時,應弄清病因,造成心臟停跳的原因很多,心肌梗死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冠心病病人的主要癥狀是心絞痛,疼痛固定在心前區(qū)(左前胸)或胸骨后(胸正中),多在勞累或激動的當時誘發(fā),時間不超過5~10分鐘,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可迅速緩解。當冠狀動脈完全阻塞時,可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此時疼痛更為劇烈、持久,病人常臉色蒼白,冷汗淋漓,手足冰涼,并伴有惡心、嘔吐、煩躁不安,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往往無濟于事,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發(fā)作時死亡率較高。根據美國統(tǒng)計報道,約1/2~2/3的病人尚未送到醫(yī)院即死亡。這種心臟猝死,主要是由于心室顫動,若第一時間在現場進行急救,就有可能得到挽回。據報告,約1/2病例通過現場做心肺復蘇,獲成功,約1/4病人在復蘇后轉送醫(yī)院,完全獲救。
怎樣進行現場急救,需要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分別對待。冠心病病人心絞痛發(fā)作時,一般可躺下或坐下休息,并含服一片硝酸甘油或消心痛,或敲碎亞硝酸異戊酯小玻管,用手帕包住后吸入;以胸悶為主要癥狀的,可含服蘇冰滴丸或吸入鼻聞散、麝香氣霧劑等,一般在1~3分鐘內癥狀即可減輕與緩解。這種穩(wěn)定型的心絞痛發(fā)作,不必送醫(yī)院,因為送到醫(yī)院時疼痛已經緩解,心電圖不一定會反映出心肌缺血的征象。倘若心絞痛首次發(fā)作,或現場無有效的藥物,仍應送醫(yī)院診治。
如果心絞痛疼痛劇烈、持久或頻繁發(fā)作,以上藥物治療不能奏效;或伴有心跳脈律不規(guī)則,病人面色蒼白、出冷汗、全身不適癥狀較明顯時,而尚未發(fā)生呼吸、心跳停止,則可迅速送醫(yī)院就診。這種病人可能是一次嚴重的心絞痛發(fā)作,亦可能是心肌梗死的早期。由于心肌缺血壞死所致的心電不穩(wěn)定性可引起早搏,為了防止在轉送醫(yī)院的過程中,早搏導致心室顫動而猝死,現提倡預防性肌肉注射利多卡因100~200毫克。若病人心跳很慢,每分鐘少于50~60次,此時有可能發(fā)生傳導阻滯,可預防性肌肉或皮下注射阿托品0.5毫克,以增快心率。對疼痛異常劇烈而煩躁不安者,可含服蘇合香丸、救心丸,或謹慎地肌肉注射罌粟堿30毫克,必要時注射嗎啡5毫克以鎮(zhèn)靜止痛,然后即送院急救。
如果發(fā)病急驟,病人心跳停止,此時面色死灰,神志不清,脈搏與心音消失,頸動脈與股動脈無搏動,呼吸斷續(xù)、嘆息狀或完全停止。瞳孔散大,應在現場立即做心肺復蘇,分秒必爭,全力以赴。由于大腦缺氧超過3~4分鐘會引起不可逆的損傷,故胸外心臟按壓不得延誤??上仍诓∪说男那皡^(qū)拳擊數次,有些病人會因此而恢復心跳,如無效則可做胸外心臟按壓。按壓時讓病人平臥在硬板上,用一手掌根緊貼在前胸正中的胸骨下端,另一手掌根壓在其手背上,操作者兩肘需伸直,靠上身重量垂直向下沖壓,要求胸骨壓下3~4厘米,但不能過度,否則會引起肋骨骨折。一般為每分鐘按壓60~80次,同時做人工呼吸。做人工呼吸時,首先應去除口鼻分泌物或異物、假牙,并使頭部后仰,抬高下頜使氣道通暢。在捏緊病人鼻孔后,口對口密合后緩慢勻稱地吹氣(可隔層紗布或手帕),亦可做口對鼻的吹氣(此對口應緊閉)。一般為每分鐘吹氣12~16次,要求能看到病人胸部擴張起來,吹氣后讓病人被動呼氣,此時可用雙手壓其兩胸以幫助呼氣,若僅一人時,可每壓胸5次吹氣1次,或每壓胸10次吹氣2次,并爭取喚人來協助復蘇。
經過有效地按壓心臟,便能維持有效的心臟排血量,使病人的頸動脈與股動脈可捫到脈搏,瞳孔縮小,面色改善,此時應迅速轉送醫(yī)院。為預防在轉送途中心跳停止,則在救護車上應繼續(xù)堅持做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千萬不可間斷。編輯:遲昊XuDaPing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