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燕
摘要:幼兒期是一個人語言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從小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讓幼兒正確地掌握語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激發(fā)幼兒的語言興趣,發(fā)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加速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重要保證。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抓住幼兒的特征,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地進行訓練。
關鍵詞:幼兒;語言;開發(fā)
語言作為信息的主要載體,是人類特有的心理活動,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溝通的橋梁,也是適應人類社會的主要工具。學前期是兒童創(chuàng)造力產生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兒童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那么,如何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教師自身提高語言素質
教師要想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就要加強自身的語言修養(yǎng),為幼兒學習語言樹立榜樣。幼兒學習語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老師是最直接、最有權威的模仿對象。所以老師的語言一定要做到發(fā)音準確規(guī)范、簡潔明了、生動有趣,也要有一定的文學修養(yǎng)。在教學中,老師的語言切忌生硬粗俗,要讓優(yōu)美的語言滲透在幼兒幼小的心靈。在與幼兒的語言交往中,教師要及時調整活動的內容和方法,啟迪幼兒進行思維交流。要深刻認識到幼兒語言的培養(yǎng)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個長期的、不懈的探索過程。教師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思維去思考、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同時,在語言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才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只要堅持不懈,為幼兒創(chuàng)造各種發(fā)展的機會與條件,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充分尊重孩子,讓孩子快樂地開口說話,尊重孩子首先體現(xiàn)在耐心、認真傾聽孩子說話。在這方面首先應該克服的是:打斷孩子的講話,不加思索地做出某種結論性的評價或簡單地應付。有些家長往往在孩子剛剛一開口講話,沒等孩子把意思表達充分就簡單地用“啊”“哦”去敷衍,或用“知道了!”等方式去打斷孩子的話,似乎孩子的話不值得認真對待。其實,有時家長理解孩子所要表達的意思,有時則可能不理解,不管是理解還是不理解,上述態(tài)度都不足取。因為他傳給孩子的是一種消極的、漠視的信息,實質是反對、阻止孩子說話。長此下去很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心,遏制孩子說話的積極性。所以家長不但應該有耐心,同時力爭讓孩子感到家長與他們對話時地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而絕非專制式的,這樣孩子才能放松。在寬松的氛圍中,孩子的語言才能充分發(fā)展。此外,當家長忙于家務、工作或心情不好時,面對孩子更應注意自我調控,恰當?shù)貙Υ⒆?。這樣既不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又化解了“說”與“聽”之間的暫時“矛盾”。傾聽孩子說話時要表現(xiàn)出一種認真、關注、感興趣的態(tài)度。從某種意義上講,聽,本身就具有教育和鼓勵的意義。
二、尊重孩子還體現(xiàn)在鼓勵、引導孩子說話
我們知道,幼兒到了3 歲以后,隨著大腦的迅速發(fā)育,聽音器官和發(fā)音器官相應成熟,語言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孩子不僅愛學說話、愛提問、愛聽別人講話,也喜歡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由于受知識經驗和思維水平的限制,幼兒對事物的本質屬性缺乏認識,因此,對概念的理解也不準確;又由于其語言與思維的不同步,心理想說的話,通過言語表達時,往往出現(xiàn)重復、停頓、不連貫、吃力等現(xiàn)象,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父母一遇到孩子用詞、用句、發(fā)音有誤,或表達不流暢,就發(fā)脾氣、訓斥、譏諷、嘲笑,甚至給孩子扣上一頂“笨”的帽子,這樣就會挫傷孩子說話的積極性,甚至認為自己真的很笨,進而造成心理障礙。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在表述上出現(xiàn)困難時,家長不僅要鼓勵孩子說話,更重要的是應耐心等待,讓其把話說完,家長的耐心是幼兒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問題,沒有耐心,教育必然失敗。有鼓勵和耐心還不夠,還必須善于引導。首先要注意引導孩子對生活中簡單概念的理解,但要形象、直觀,通過觀察、觸摸、操作等引導。其次要引導孩子說完整的句子。4 歲左右的幼兒仍然以情境性語言為主,常常說半句話、不完整的話。此時家長可通過指導孩子看圖說話,或通過聊天的方式引導孩子談論自己的所見所聞,要求孩子努力把話說清楚,這樣就訓練了孩子獨立、連貫講述的能力,久而久之,有利于孩子的語言從情境性的不連貫語言向連貫性語言過渡。
三、在游戲環(huán)境中學習和發(fā)展語言
幼兒語言的發(fā)展要在與環(huán)境的互動中實現(xiàn)。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大自然、大社會是活教材”。由于幼兒受生活范圍和生活經驗所限,不可能去體驗所有的生活,加之其具有活潑好動、好模仿、情緒性強、自制能力差等特點,認識活動往往以具體形象為主,而游戲的自主性、多變性以及各種道具的使用可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增添樂趣,滿足幼兒交往的需要,促進幼兒積極主動地用語言交往,借助游戲,也可以滿足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需要。
如果教師精心設計游戲主題,設置游戲情景,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游戲環(huán)境,將語言教育任務蘊含在游戲中,將語言學習的內容轉化為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讓幼兒置身于豐富多彩、富有情趣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中,按照規(guī)則進行游戲,以積極的情緒面對各種問題,以自己的能力去實踐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表達自己的意愿和情感,這樣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幼兒表達的愿望
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對于幼兒難以理解的教材,使用多媒體手段能增強幼兒看、聽、說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學效果。我們知道,幼兒注意力的集中是學習的必要條件,他們常被新奇、強烈、活動多變的事物所吸引,對自己喜愛、感興趣的事物和活動能聚精會神地關注。而多媒體教學活動能突破時空限制,把圖形、動畫、文字、視頻、音頻等多種媒體結合在一起,從視覺、聽覺上以生動的形式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語言是智力發(fā)展的基礎,也是所有知識的寶庫?!彼?,教師一定要把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當作一件大事來抓,切實抓早、抓實、抓好。教師應時刻想著為幼兒提供多看、多練、多說、多動的機會,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愉快、和諧向上的說話氣氛,抓住幼兒的年齡特征,發(fā)揮其主動性,多途徑、多層次地發(fā)展幼兒的語言。
參考文獻
[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2] 閆傳學,于忠惠.《幼兒語言教學指導用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0.
[3] 《幼兒園教育活動教師參考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