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印慶
摘要: 本文結合作者實際工作經(jīng)驗,并參考國家行業(yè)標準(JGJ/T261-2011)規(guī)定,探討了水泥發(fā)泡板薄抹灰外墻保溫系統(tǒng)的施工要點。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and with reference to the national industry standard (JGJ/T261-2011)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points of exterior wal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with foaming cement board thin plastering.
關鍵詞: 水泥發(fā)泡板;保溫;施工;要點
Key words: foaming cement board;thermal insulation;construction;key points
中圖分類號:TU7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36-0120-02
0 引言
水泥發(fā)泡保溫板是近幾年興起的新型保溫材料,該材料是使用發(fā)泡水泥技術制造的保溫板,是以外加劑、發(fā)泡劑、粉煤灰、普通硅酸鹽水泥等為材料,經(jīng)復合、攪拌、發(fā)泡、切割等工藝制成的輕質氣泡狀絕熱材料。比傳統(tǒng)的XPS擠塑聚苯板、苯板、EPS板更具有防火隔熱優(yōu)勢,是一種很好的換代新型保溫隔熱A級不燃材料。在外墻施工時,較同類A級礦棉板不燃材料具有易粘貼、平整度好控制等優(yōu)點。
1 水泥發(fā)泡保溫板使用特點
該材料的優(yōu)越性能決定了其自身的使用特點,具體如表1。
特點:
耐久性好,能夠和建筑物相同使用壽命,沒有老化問題。
施工方便,不僅施工方式靈活,而且適應性強,外墻內外保溫都很適用,還可用于屋面保溫隔熱。
綠色環(huán)保、無污染、無毒、無公害,還能充分利用工業(yè)廢渣,變廢為寶,節(jié)約能源。
粘結力強。保溫系統(tǒng)的抗震性、抗風壓、透氣性都很良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是水泥基材料,能夠與建筑主體墻材較好的融合,且粘結牢固,不易脫落。
早強、高強。通常干密度為170 kg/m3的產品,其一天強度可達0.25MPa,在同行業(yè)中具有一定競爭優(yōu)勢。
輕質保溫。產品導熱系數(shù)在0.042-0.055 W/(m·K),干密度120-230kg/m3。
性價比高,經(jīng)濟適用。水泥發(fā)泡保溫板是所有A級不燃的保溫材料中經(jīng)濟性最高的,其成本低,且施工工藝簡單。
A級防火,高耐久,建筑節(jié)能可達65%以上。
2 工程實例
阿喀高速公路AK-2標收費站及服務區(qū)房建工程,建筑面積15238m2,框架結構,外墻采用為80mm厚水泥發(fā)泡板保溫?,F(xiàn)根據(jù)以上工程為例,針對水泥發(fā)泡保溫板薄抹灰外墻保溫系統(tǒng)施工進行分析。
3 施工方法
3.1 施工工藝流程
具體流程如下:基層墻體處理;彈線;基層墻體濕潤;粘貼聚苯板;聚苯板縫清理嵌縫;聚苯板打磨找平;特殊部位處理;涂抹首層抗裂砂漿鋪設網(wǎng)格布;涂抹第二遍抗裂砂漿;表面找平修補;變形縫嵌填背襯材料;嵌密封膏嵌;做外墻飾面材料;驗收。
3.2 應將基層表面的疏松部位、空鼓和凸起都剔除,保證其堅實平整,表面平整度≤5mm,常用的找平材料是1:3水泥砂漿。
3.3 粘貼膠漿的配置
首先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干粉狀聚苯板粘劑和水,通常選用的比例是1:0.2,之后攪拌該混合物,常用的攪拌工具是改裝的手電鉆或其他攪拌工具,如此會形成稠度適宜的膩子狀漿,之后靜置15min,讓膠漿充分熟化,該環(huán)節(jié)對加水時的操作要求較高,必須嚴格控制水量,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范標準進行操作。此外,每次配置的量不宜過多,且盡量控制在兩個小時內完成操作。
3.4 聚苯板粘結
先正確處理外墻面,然后用墨線彈出距散水標高20mm的水平線,若需要設置變形縫,要求在墻面相應位置彈出變形縫和寬度線,標出水泥發(fā)泡板粘結位置,同時觀察墻面洞口分布情況變化,并依據(jù)不同的情況進行下一步操作,即聚苯板排版、基層上彈線。切割水泥發(fā)泡板時最常用的工具是專用鋸或電線絲切割器,面板大小依據(jù)實際要求可能存在差別,但600mm×300mm是其標準面板尺寸,要求其大小面垂直。保溫板粘貼前,應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比如按平整度和垂直要求掛線,規(guī)定螺栓鑲入墻體內部<60mm,每個托架至少2個M6膨脹螺栓。
盡量將粘結膠漿在保溫板上,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抹在基層上,但要求涂抹均勻,周邊抹寬50mm膠,且在某一側面留30mm×500mm寬排氣口,板心按梅花點形式布粘結點,直徑大約100mm,間距150mm-200mm,總粘結面積至少超過板面的30%。首層最好滿布膠,但側面禁止涂膠。聚苯板涂膠后,應馬上按照相關規(guī)范標準進行粘貼操作,使保溫板對頭縫擠緊,且能夠與鄰板齊平,粘貼完畢后應及時處理好遺留的粘結劑等異物。規(guī)定聚苯板間縫隙不能超過1.5mm,一旦超過該標準,應先采取有效應對措施使其符合要求后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
門窗框與洞口間隙大小事實上決定了窗洞口內壁面貼聚苯板的厚度。
3.5 錨栓固定
安裝錨栓時為了使聚苯板與基層墻體的附著力更強,應先用沖擊鉆在放置了一天的保溫板上鉆孔,要求空深入墻體至少25mm,錨栓的作用就是將基層墻體和保溫板緊緊地固定在一起,每平方最少使用五個錨栓,其才能真正地發(fā)揮作用。
處理粘貼上墻厚的保溫板時應注意,只有其超過一整天才能用搓抹子磨平。
3.6 抹抗裂聚合物砂漿
首先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干粉狀聚苯板粘劑和水,通常選用的比例是1:0.2,之后攪拌該混合物,常用的攪拌工具是改裝的手電鉆或其他攪拌工具,如此會形成稠度適宜的膩子狀漿,之后靜置15min,讓膠漿充分熟化,該環(huán)節(jié)對加水時的操作要求較高,必須嚴格控制水量,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范標準進行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涂抹抹面膠漿前,必須先檢查聚苯板上是否存在異物,涂抹前必須保證其干燥清潔。
網(wǎng)格布的鋪設應沿外墻一圈一圈鋪設,自上而下。加強網(wǎng)要求抹面膠漿厚度控制在3.2mm以內,其鋪設步驟如下:在墻體上涂抹一層厚度為1.6mm左右的抹面膠漿,采用的工具通常是鋼制抹刀,要求其面積略大于一塊網(wǎng)格布范圍,之后馬上在濕膠中鋪貼一層耐堿玻璃纖維網(wǎng)格布,用抹刀將網(wǎng)格布從中央向外嵌入膠漿中,觸碰膠漿干燥后開始進行第二道抹面膠漿,如此反復至到全部覆蓋膠漿布,使網(wǎng)格布約處于兩道膠漿中的中間位置。
翻包標準網(wǎng)的步驟如下:
首先依據(jù)需翻包的墻體部位尺寸,確定裁剪窄幅標準網(wǎng)的長度。將粘結劑(按照寬度100mm,厚度約為2mm的標準)涂抹在基層墻體上所有門窗洞口周邊及系統(tǒng)起、終端處,之后把窄幅標準網(wǎng)的一端100mm壓入粘結劑中,剩下一端保證其清潔甩出備用。然后將一定劑量的粘結劑涂抹在水泥發(fā)泡板的背面,目的是便于將水泥發(fā)泡板壓在墻上,為了使其與墻面粘結牢固,最好用抹子輕輕拍擊水泥發(fā)泡板。最后把翻包部位的水泥發(fā)泡板的正面和側面都涂抹上膠漿,將預先甩出的窄幅標準網(wǎng)沿板厚翻包,并壓入抹面膠漿內,若工程需要鋪設加強網(wǎng),應先進行此項操作再將翻包標準網(wǎng)壓在加強網(wǎng)上。
3.7 變形縫處的施工
系統(tǒng)變形縫的施工與翻包的規(guī)定一致。系統(tǒng)變形縫兩側抹面膠漿的最小距離應為20mm,較寬沉降縫中有金屬調整片的,要求該金屬調整片與基層墻體牢固固定,經(jīng)過防銹處理,安裝位置符合標準。若縫外無需采用密封膏的,應和水泥發(fā)泡板面平齊,若需要采用密封膏的,應留出嵌縫背襯及密封膏的深度。要求密封膏能夠和墻體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不能從外觀上給人以突兀的感覺。
對高層建筑物保溫,假設固定托架。參考薄抹灰保溫系統(tǒng)施工要點,板縫填充用發(fā)泡劑,密封膏主要應用在飾面裝飾部分的板縫中。
3.8 外墻飾面層做法
①涂料墻面:首先在墻面陰陽角處用膠粘劑嵌縫,其次黏貼嵌縫帶,之后板面滿刮彈性或柔性膩子1-2遍并打磨平整,最后刷彈性涂料2-3遍,要求每刷一遍涂料都必須在前一遍涂料晾干并打磨平整后。
②面磚墻面:先在保溫板外側滿掛0.7*15鍍鋅鐵絲網(wǎng),然后將鐵絲網(wǎng)固定在基層墻體上,選擇的固定工具通常是M8*120膨脹螺絲配@15墊圈,其螺栓間距不大于@750mm。梅花形布置。然后按以上第6條抹抗裂聚合物砂漿。隨后用1:1水泥砂漿黏貼面磚。
4 結束語
實踐證明,以上水泥發(fā)泡板薄抹灰外墻保溫系統(tǒng)施工方法,在阿喀高速公路房建工程中已充分驗證其科學性、合理性及優(yōu)越性,其保溫性能、表面平整度均能滿足驗評標準、規(guī)范規(guī)定及消防要求,該保溫工程分項質量被評定為優(yōu)良分項。
參考文獻:
[1]田萍,秦鴻根,田野,張新波,郭飛.聚合物水泥發(fā)泡保溫材料生產技術與性能研究[J].建筑砌塊與砌塊建筑,2011(05).
[2]Yu Zongmin. Foam glass exterior insulation system temperature field weathering test research [D].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1.
[3]胡修明,胡會文,陳志文,周麗君.幾種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在五種情況下對比研究[J].長江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01).
[4]Assess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organic and mineral-based insulation products used in exterior walls and attics in dwellings[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5(2).
[5]黃振利,宋長友,胡永騰,孫俠.ZL膠粉聚苯顆粒貼砌聚苯板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綜合性能研究與分析[J].遼寧建材,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