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顯斌
1
張佳愛拉小提琴,并且她的小提琴拉得好,輕云流水似的,十分流暢。她雖然才16歲,可拉小提琴的時間卻不短,整整7年了。
7年前,在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中,她不幸雙腿癱瘓,再也不能行走。從此,她待在家里,不能奔跑跳躍,不能去上學(xué),更怕去外面見人。
媽媽流著淚,買來一把小提琴,親自教她。媽媽是學(xué)校的音樂老師,是有名的小提琴手。因此,張佳在媽媽的教導(dǎo)下,進步飛速。
張佳坐在輪椅上,經(jīng)常望著樓下。她特別羨慕別的同齡人,因為他們可以自由地跑著跳著,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時,她的眼睛里就會灌滿憂傷,一滴滴眼淚掛在長長的睫毛上,晶瑩閃亮地落下來,落在衣襟上,化為點點梅花。她的心悶悶的,如壓著一塊巨大的石頭。
她從小就有一個夢想,就是穿著白裙,站在舞臺上,嘴角上揚,拉著小提琴,讓悅耳的琴聲進入每一位聽眾的心里。她想,那該有多幸福啊!可是,她知道,這對她而言,幾乎是一個根本無法實現(xiàn)的夢想。
2
殘疾后,幾乎每天一早,張佳都會獨自滾動著輪椅,來到陽臺上,調(diào)試好琴弦,開始拉小提琴,讓音樂聲隨著晨風(fēng)飄散……
琴弦上流淌著水一樣的音樂,在晨風(fēng)中擴散著,隨著陽臺外的蟬鳴聲一直飄散到小街的角角落落,仿佛一瓣瓣花朵,盛開著,四處飛舞著。
很多行人聽到這琴聲,都停下腳步,抬頭傾聽著。
她看見了,心中感到一絲高興,心里的那種沉重,稍微會輕松一些。小提琴音也歡快一點兒了,帶著清風(fēng)明月的影子。
她家陽臺的對面,是一家的臥室,相隔不到5米。
然而,那邊的臥室卻總是拉著薄薄的窗簾,窗簾后有個人影在晃動,有時停在窗外,在聆聽著。她偶爾停止拉小提琴,望著窗簾想,對面是個什么人啊,怎么不拉開窗簾啊?
她很好奇,很想見見對方。
有一天,她拉著小提琴時,不經(jīng)意地瞥向那邊,發(fā)現(xiàn)薄薄的窗簾后,好像有人在翩翩起舞。她更是好奇,停下了小提琴,那邊的舞蹈也停下來。她拉起小提琴,對方再次翩翩起舞。
她終于明白,對方是隨著自己拉的曲子在舞蹈。
她的心歡快起來,臉上也有了笑容。以后,每天早晨,她都會按時出現(xiàn),歡快地拉起小提琴。那邊的窗簾后,都會出現(xiàn)一個舞蹈的身姿。
3
那一日,張佳病了,睡在床上,沒有去陽臺,心里感到很不安,仿佛欠了對方什么似的。
第二天,她病剛好,就急忙起來,坐著輪椅來到陽臺上。燦爛的陽光落下來,對面的窗戶打開,一只細長的手一揚,一張紙折的白鶴,在陽光下輕悠悠地飛過來,落在她的身旁。她一笑,覺得這種做法真好玩。她伏下身子,拾起紙鶴,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道:姐姐,你昨天去哪兒了?怎么不見出來?想你!
她再次笑了,對著那邊招著手。
那邊,那個人影也招著手。
然后,她的琴音快樂地響起,如早晨的一串串露珠落在草尖上,閃耀著七彩光芒。對面的舞蹈也隨之開始,雖然隔著窗簾,隱隱約約的,可是很優(yōu)美,也很舒展。她很想請對方拉開窗簾,可是想到對方或許有什么不便的地方,就沒開口。
當(dāng)琴音結(jié)束時,她對著那邊輕輕揮一下手,喊聲“拜拜”。那邊,也輕輕揮了揮手。
4
張佳的心情,一天天好起來,微笑如花兒一般,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臉上。媽媽看見了很高興,詢問她有什么好事,說出來分享一下。她一笑道:“秘密,不告訴你。”媽媽聽了,用手拍拍她的肩,笑著忙別的事情去了。
可是,那天早晨,她獨自滾動著輪椅,來到陽臺上的時候,卻不見那個人影了。她拉著小提琴,輕松悠揚的琴聲,歡快地流淌著。可是,對面的窗簾后,仍沒有那個舞動的身影。她的心里暗暗擔(dān)心起來,不知道對方究竟怎么了,竟然沒有按時出現(xiàn)。
她等了一會兒,始終不見對方出現(xiàn),就無精打采地滾動著輪椅,回到客廳。
這時,她的手機響起,她接了,是市里一個舞蹈比賽組委會的電話,邀請她去參加一場舞蹈比賽。她愣了一下,輕聲說:“你們找錯人了吧,我叫張佳。”
對方告訴她,就是她,絕對沒有錯。對方說到這兒,仿佛想起什么似的,忙笑著補充道,請她去,是想讓她給一個跳舞的女孩伴奏。
5
在評委的解釋下,她才明白,這次舞蹈比賽中,有一個女孩參加比賽,舞姿優(yōu)美自然,動作流暢歡快,引起觀眾和評委的一致好評。可是,就在最后的奪冠賽中,她突然提出一個要求,希望能在張佳的琴聲中舞蹈。
張佳聽了,十分高興,她告訴媽媽,自己要給那女孩伴奏。
媽媽瞪大眼睛,接著高興地點著頭,推著她一塊兒來到比賽現(xiàn)場。
到了那個女孩上場時,只見她戴著面紗,在張佳的琴聲中,花朵一樣走上舞臺,每一個肢體動作、每一個手勢、每一個眼神,都和小提琴聲合二為一,不,仿佛就是音樂的一部分。
一曲舞罷,全場掌聲如雷。
女孩揭下面紗,對著張佳淺淺一笑,滿臉感激,跑過來擁抱她??墒?,自始至終,女孩沒有說出謝謝那兩個字。
原來,女孩不會說話。
原來,女孩就是對面窗簾后的那個人影。
女孩是在一次大病后失去語言功能的,她非常痛苦,躲在家里,不愿意見人,更遠離了自己心愛的舞蹈。然而,是張佳的琴聲,喚醒了她心里的希望,也喚起了自己對舞蹈的愛。尤其聽家人說,對方是一個腿部殘疾的女孩,她更是佩服不已。隨著一天天在琴聲中舞蹈,她的心開朗起來,如盛開的花朵。
她自始至終沒有拉開窗簾,是希望在競賽中,給張佳一個驚喜。
她在紙上寫道:“謝謝你,讓我走出雨天,看到一片自己的晴空。”
張佳笑著道:“我應(yīng)該感謝你,是你讓我知道身體的殘缺并不等于生活殘缺?!?/p>
兩個女孩,兩張笑臉靠在一起,當(dāng)日被評為“最純真的搭檔”。其實,這是兩個美好心靈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