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
摘 要:特殊家庭的形成,有的是父母先天性缺陷組合帶來的,有的是后天原因造成的。不管哪種情況影響下的學生,都是教育的特殊對象,尤其是后天原因造成的特殊家庭的學生,思想上受不了打擊,變化非常強烈。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在開展教育的時候,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育措施,在思想上教育他們正確認識客觀世界,樹立唯物史觀的思想,正確對待生老病死的自然生存法則;在學習上教育他們,不能因一時的挫折而廢棄終身的奮斗目標;在行為約束上,不能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而自暴自棄,放棄既定的人生理想;在理想信念上要始終如一堅持不懈,方能到達理想的彼岸。通過諸多方面的教育,讓他們走出心理陰影,健健康康地生活學習,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做一個有所作為的人。
關鍵詞:特殊家庭;學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4-01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4.116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經濟的騰飛,社會結構日漸復雜化,學生的教育問題也呈現(xiàn)出復雜化的趨勢,問題學生越來越多了。究其原因是家庭的變故導致學生教育問題復雜化的,給教育帶來新的課題研究。
一、 特殊家庭學生的思想教育問題
先天性特殊家庭的學生,自小就習慣了這種環(huán)境,他們的思想一旦形成,就是固定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是非常穩(wěn)定的。對這樣的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只要老師的教育計劃能逐步展開,也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應。有一個學生,我剛接觸他的時候是在五年級。他父親的一只眼睛看不見,母親則是盲人。在學校,這個學生非常樂觀,從來看不出悲觀的情緒,不管嚴寒酷暑,饑餓貧窮,他總是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通過家訪,我了解到這個學生在家里是半個頂梁柱,幫助母親做飯是他必修的功課。他燒烤的饃饃不比一個正常母親做的差。他還幫助父親到地里干活。據他父親說從他三年級開始,冬天他就能獨自駕著牛車往地里拉沙改造土地的鹽堿了,而且還是每天早上趕在上學前。沒媽的孩子早當家,此話千真萬確。了解到這里,其實一切的語言教育都是多余的,因為他就是一部活教材。
后天性的特殊家庭學生,如果教育趕不上,學生的思想蛻變一夜之間就會發(fā)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讓老師措手不及,這樣就很難實施有計劃的教育了。所以,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應有足夠的預判,還要有足夠的經驗,否則是無法挽救學生繼續(xù)頹廢的。因此,面對不同的特殊家庭的學生,就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 特殊家庭學生的學習教育問題
學生在學校里,要刻苦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但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學會做事。這里就學習文化知識而言,除了個別的學生積極上進外,大多數學生還是有問題的,學習方面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多。在家里沒有父母的關照,或者是照顧得不夠全面,他們在思想上就放松了對學習的重視,造成學和不學都一樣的錯覺。這里,我就單獨談談因突發(fā)事件造成的特殊家庭的學生的文化知識的學習問題。一是要做好思想的穩(wěn)定工作,二是要改變教學的策略,不能以其他同學的標準來要求他。有一個學生,他的父母在車禍中突然去世,他一夜之間不說話了,整個人的氣場完全變化了,令周圍的老師和同學無法看到以前的他了。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動員所有的老師跟他談話,動員所有的同學跟他聊天。沉默了一周后,他終于開口了,表達出對世事的一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在學習文化知識上也就一落千丈了。那么,做人做事方面,不能一落千丈??!我就要在這方面下工夫教育他,讓他起碼做個思想健康的人。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慢慢地,他的情緒穩(wěn)定了,以一個合格的人走出了校門,融入了社會大家庭。
三、特殊家庭學生的理想教育問題
特殊家庭的學生,因為父母的教育趕不上,或者父母的關愛缺失,他們往往是對前途渺茫的,覺得學與不學是一樣的,未來不知道干啥才能擺脫目前的這種窘境。如果老師以名人名家的事例教育他們,那是沒有任何教育效果的,而應該實事求是地以該生的實際情況入手,制定未來的目標,就是告訴他們怎么樣做才是最有效的擺脫困境的辦法。有個女生的父母離異了,她父親因此對其母親恨之入骨,也就在孩子面前將其母親形容得一無是處。這就給這個女生造成了心理的陰影,讓她感覺到長大后的生活就和母親的現(xiàn)狀一樣,整日在地獄里生活,所以她就不敢去想以后的日子,一想就害怕。了解到這種情況后,我對她有針對性地實施了理想教育,過了一學期,該生的思想變了,不再那么悲觀了,整個人也放開了許多,最終考取了省內的一所大學,為人生畫了一個完滿的感嘆號。
四、特殊家庭學生的行為教育問題
學生的言談舉止,行事方式,都與日常所受的教育相關。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說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對這樣的學生的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要期望他一夜之間改頭換面,要做長期的準備。首先,老師要有預案,預防他出現(xiàn)大的錯誤;其次,萬一發(fā)生了不理想的事情,老師就要明確地告訴學生,這事不能這么做,應該怎么做。而有的時候,學生明明知道不能做,他偏要做,問清楚事情的根源,對癥下藥方能治病救人。有一個學生的行為非常極端,他在做事前就說他要干什么,不多日就真的這么做了。老師找他談話,他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離開老師的視線,他就是非連連。后來通過多次的溝通,我才知道他的心理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原因是母親和情人好上了,經常到情人家去過夜,父親也破罐子破摔,經常喝得醉醺醺,回家就罵該生怎么的不爭氣之類的話。針對這種情況,老師不能急,慢慢地開導他,告訴他這樣做的嚴重后果,不能拿報復的心態(tài)對待自己的美好人生,不能因父母的原因而廢棄自己的理想追求,相反更應堅定信心,走出農村,遠離目前的這種壓抑的家庭環(huán)境,去尋找自己的湛藍的一片天空。幾年的堅持努力,這個學生最終到外省去上大學了,我想他在那里應該是有一方生存的凈土的。
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問題,遠遠不止上面所談的這些方面,每個特殊家庭的學生,就是一部特殊的教材,因家庭的環(huán)境不同,學生個人的性格脾氣不同,學校的教育環(huán)境不同,諸多的因素制約著學生的教育問題。老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制定不同的教育的策略,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教育,教育他們茁壯的成長,教育他們成才,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1] 陳華.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問題[J].陜西教育(教學版), 2008(4):8.
[2] 賈烏云.映日荷花別樣紅——淺談特殊家庭學生教育[J].內蒙古教育, 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