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
新學期開始了,新入園的小班小朋友用他們肆無忌憚的哭鬧,抵觸著陌生的環(huán)境,發(fā)泄心中的焦慮和恐懼。教師們摟抱這個,撫慰那個,忙得大汗淋淋,更是費盡心思想妙招,讓小朋友盡快止住哭鬧,適應幼兒園生活。憑著多年帶幼兒的經(jīng)驗,我總結(jié)出了帶小班的幾點心得,供同行商榷:
一、給予關愛呵護,轉(zhuǎn)移孩子的依戀對象
幼兒初入園失去了父母的保護,對陌生的環(huán)境充滿了不安和恐懼。首先教師要多給孩子關愛和撫慰:拉拉他們的小手,摸摸他們的頭,擦擦他們的眼淚,問問他們的需要……同時也可以滿足一下孩子的小要求:如帶孩子在大門內(nèi)看外面媽媽走了沒;給孩子的奶奶打個電話,說寶寶讓她早點接寶寶;讓孩子帶著心愛的布娃娃來幼兒園陪伴自己。讓他們感到老師的可親,可信任,慢慢就會把對家人的依戀,轉(zhuǎn)移到教師身上來。
二、組織戶外游戲,防止焦慮情緒相互感染
愛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游戲在小班孩子的生活活動中更是發(fā)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通過多次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剛上小班的孩子愛追到活動室外找親人,而教師為了不讓孩子亂跑就把活動室的門關起來,結(jié)果孩子哭得更厲害了。因為緊閉的活動室使他們產(chǎn)生了與親人分離的恐懼感。多帶孩子到戶外去自由游戲,讓他們被大型玩具、花草樹木、泥土和沙坑吸引,很快就不哭鬧了。也可以組織簡單的戶外集體游戲,如《吹泡泡》、《開火車》、《拉成圓圈走》等,讓孩子多感受幼兒園里的樂趣,他們就會喜歡上幼兒園。戶外游戲還可以有效消除孩子哭鬧情緒的相互感染,對于一些哭鬧時間較長的孩子,教師則拉著他觀看幼兒園的景物和其他孩子的活動,對已經(jīng)不哭鬧的在戶外玩耍的孩子也不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
三、營造寬松環(huán)境,讓幼兒活動無心里負擔
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很少,在適應新環(huán)境時難免會犯很多錯誤,教師要設身處地為孩子思考,不要以中、大班孩子甚至大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當他們不能很好地活動、操作時,教師要給予幫助和支持,要給他們犯錯誤和糾正錯誤的機會。鄒韜奮說過:“我覺得忍耐性也是做教師的應有的特性……”。一個容易發(fā)火、沒有忍耐性的教師必然會給孩子的心里造成壓力,讓孩子做事畏首畏尾,擔心出錯,不能大膽參與活動更不能獲得積極發(fā)展。比如我班浩浩小朋友收玩具,他把剛放好的玩具全倒在地上。我走過去告訴浩浩裝好的玩具不能再倒在地上,因為小玩具要休息了,我又帶領他把玩具收好并對他正確的做法給予了即時的表揚。這樣收了幾次玩具,浩浩就能很好地參加這項活動了。
四、和孩子交朋友,搭建師幼情感溝通橋梁
孩子雖小他們也需要平等的對話,而不是站在被支配、被指使的地位。小班孩子的語言表達有限,很難即時解決他們活動中的種種問題。為了更快更準確地掌握孩子傳遞給教師的信息,教師必須以同伴的身份融入孩子的生活活動中。如我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孩子們喜歡玩什么,不喜歡玩什么我都知道。通過一起和小朋友玩,我發(fā)現(xiàn)了玩具很多種玩法和功能,并在和孩子玩耍過程中以朋友的身份同他們一起來探究發(fā)現(xiàn)。和孩子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笑,和孩子成為好朋友。他們會毫不顧忌地把自己的想法和不愉快告訴教師,教師也能從他們支言片語中明白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師幼的感情也在真誠的交往中融匯勾通。
五、保持飽滿情緒,成為幼兒情緒的主導者
小班幼兒情緒很不穩(wěn)定,容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作為教師我們有義務有責任讓孩子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同時,孩子的愉快情緒也會感染教師自己。如:我在給孩子教唱歌曲《大蘋果》時,首先,我用非常快樂的口氣提問小朋友喜歡吃什么水果,然后出示了一個用紙做的很大的紅蘋果娃娃,神秘地告訴小朋友蘋果娃娃會唱歌……孩子們興致昂然,學會了唱《大蘋果》,而且隨時抱著蘋果娃娃演唱。我也被這天真無邪的表演逗得開心不已。如果教師心情不好只會讓孩子煩燥不安,活動目的也不能很好地完成。這就需要我們調(diào)整好情緒,以愉快的心情面對幼兒,孩子們就會積極參加活動,大膽發(fā)言,勇于創(chuàng)造。
六、抓住年齡段特點,開展幼兒感興趣的活動
小班幼兒的無意注意非常強,有的教師就盡量想很多新奇的東西來引起孩子的注意。其實不然,小班孩子也正處在一段時間對某一個故事、一首歌曲、一件事物感興趣的階段,把握住這一特點我們就能更好地組織小班的活動。如:我講故事《小雞和小鴨》孩子們非常喜歡,有一段時間他們幾乎每天都要求我講,從一遍遍的講述中孩子們知道了互相幫助,學會了說“謝謝”和“不用謝”,我還組織他們進行情景表演,簡單的故事復述等,孩子們從這個故事中獲得了很多快樂。
作為幼教工作者必須及時總結(jié),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才能輕輕松松干好自己的工作。小班的孩子雖然年幼無知,但是更容易接納對他們關懷親近的人。只要我們以慈愛的心靈去照顧他們,以“春雨潤物”的情懷去引導他們,以和藹的態(tài)度去和他們交朋友,讓孩子們在輕松友愛的環(huán)境氛圍中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