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注今譯》辨誤"/>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說苑·反質>今注今譯》辨誤

2017-01-17 23:47:41彭婷婷
東方教育 2016年9期

彭婷婷

摘要:文章以《<說苑>今注今譯》卷二十·反質為例,摘取其中可供商榷者五處,在對其進行辨誤的同時,歸納出致誤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斷章取義;二是注詞不確。

關鍵詞:《<說苑>今注今譯》;譯注;辨誤

《說苑》成書于公元前17年,由西漢著名的經學家,劉向所編纂。該書今存二十卷,有:君道、臣術、建本、等等。其體例編排大體以類相從,分類記述先秦至漢初的奇聞軼事,雜以議論,用以闡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及倫理觀點。《說苑》作為一部重要的文化典籍,其文筆簡練,情節(jié)單一,相比同時代其他經書史籍,其受重視的程度還不是很高,對其進行譯注的學者并不是很多,近現(xiàn)代關于《說苑》譯注的著作有:盧元駿的《<說苑>今注今譯》(1979年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王瑛、王天海的《說苑全譯》(1992年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錢宗武的《白話說苑》(1998年岳麓書院出版社)。

縱觀古今各家對《說苑》一書之注譯研究,當以今人臺灣盧元駿先生的《今注今譯》為最佳注本。其書雖然推陳出新,多有建樹,但在個別字詞的解釋及翻譯上仍存有瑕疵。本文以《<說苑>今注今譯》卷二十·反質為例,摘取其中可供商榷者五處。

一、“救敗”

原文:“故耕漁與陶,非舜之事而舜為之,以救敗也”。(《<說苑>今注今譯》頁702)

譯文:“所以耕田、捕魚和制陶原不是舜的本行,舜之所以從事,為的是救濟貧困而已”。

按:譯“救敗”為“救濟貧困”,即訓“救”為“救濟”;訓“敗”為“貧困”,這是孤立地理解在句子,是忽視了上下文之間的關系和文中所闡述的主要思想內容所致。

辨析:章以“救敗”譯“救濟貧困”,誤也?!墩f文》曰:“救,止也。從攴(pū),輕輕敲擊,求聲?!盵1]《周禮·大司徒》:“使之相救?!弊ⅲ骸熬龋葍礊囊病!笨梢娋鹊谋玖x是阻止,禁止。后引申為援救,幫助等義,如《廣雅》?!熬龋病薄抖Y記·檀弓》:“扶服救之”。

敗,會意字。從貝,從攴。攴(pū),其甲骨文字形似以手持杖,表敲擊的意思,可見一般從“攴”的字多與敲、擊、打等手的動作有關聯(lián)。敗,甲骨文字形的左邊是“鼎”字,右邊是“攴”,表示的意思是以手持棍擊鼎。《說文》中釋“敗”為“毀也。”本義是毀壞,搞壞。如:《淮南子·說林》:“若唇之與擊,空柔相摩而不致敗?!薄秴问洗呵铩ぷ饚煛罚骸澳苋熘饠≈!薄俄n非子》:“法敗則國亂”?!皵 痹诤髞淼氖褂弥杏忠瓿隽恕盎哪?,災年”義,如《谷梁傳·莊公二十八年》:“豐年補敗”,而無譯者所認為的貧困義。

古人云,定一字之義,當“揆之本文而協(xié),驗之他卷而通”,“發(fā)明旨意,渙然冰釋”。由此可見,上下文對于考察詞義的重要性。前文曾提到,“歷山之田者善侵畔,而舜耕焉。雷澤之漁者善爭陂,而舜漁焉”是說歷山耕田的人好侵犯田界,舜卻在那里耕作。雷澤的漁人好爭奪水面,舜卻在那里打魚,說的都是有關人的品行,道德方面的問題?!俄n非子·難一第三十六》:“歷山之農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畝正。河濱之漁者爭坻,舜往漁焉,期年而讓長。東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嘆曰:“耕、漁與陶,非舜官也,而舜往為之者,所以救敗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處苦而民從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再看下文“民之性皆不勝其欲,去其實而歸之華,是以苦窳之器,爭斗之患起”說的都是有關人的本性,品德,并沒有涉及貧困等方面的問題,若以“救濟貧困”為“救敗”,則文義難解。

綜上說述,此句應譯為:“所以,耕田、捕魚和制陶原不是舜的本行,舜之所以從事,為的是阻止道德的敗壞而已”。

二、“自病”

原文:“鄧析去,行數(shù)十里,顏色不悅澤,自病。”(《<說苑>今注今譯》頁704)

譯文:鄧析走了,走不到幾十里路,臉色漸漸不對勁,竟悒悒地病了。

按:此句中把“病”釋為“生病、心病”之“病”,是不妥的。

辨析:“病”作為動詞,在古文中有三種意思,其一表“羞辱、傷害”,如“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其二表“擔憂;憂慮”,如“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wèi)靈公》);其三表“病加重”,如“子疾病,子路請禱?!保ā墩撜Z·述而》)。而“病”在此句中作為動詞有“羞愧”之義?!犊滴踝值洹罚骸安 S秩枰??!抖Y·儒行》:“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注:詬病,猶恥辱也。又短也。《晉語》公曰:“舅所病也。”注:病,短也?!抖Y記·表記》:“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鄭玄注:“病、愧,謂罪咎之?!薄安 薄袄ⅰ毕鄬槲摹!妒抗诙Y》曰:“病猶辱也。故凡羞愧者,皆曰病?!比纭豆攘簜鳌せ腹迥辍罚骸班?,同姓之國也,在乎冀州,于是不服,為天子病矣?!庇帧坝杉盒咧^之病,為人羞之亦謂之病”“自病”即為“為自己感到羞愧”。由此可以得知,“自病”應該解釋為“為自己感到羞愧”。

三、“連屬增累”

原文:“連屬增累,珠玉重寶,積襲成山,錦繡文采”。(《<說苑>今注今譯》頁707)

譯文:“宮室殿臺一進接著一進,一棟連著一棟,珠玉珍寶堆積得像山,滿倉滿庫都是綢緞綾羅”。

按:譯文把“連屬增累”譯為“宮室殿臺一進接著一進,一棟連著一棟”是不準確的,沒有把“增累”翻譯出來。

辨析:《說文》釋“連”為“屬也”,如《國語·楚語》:“云連徒州?!倍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屬,連也。連者,負車也。今字以為聯(lián)字。屬,今韻分之欲市玉二切。其義實通也。凡異而同者曰屬?!比纾骸疤炖堰B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東連吳會,西接巴蜀?!保ā度龂尽ぶT葛亮傳》)??梢姟斑B屬”為同義連文,意思是“宮室臺閣等建筑物一棟接一棟,連綿不絕”,如:《莊子·馬蹄》:“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xiāng)?!背尚⑹瑁骸胺蚧烀V?,淳和淡漠。故無情萬物連接而共里閭,有識群生系屬而同鄉(xiāng)縣?!薄段骶╇s記》卷三:“屋皆徘徊連屬,重閣修廊,行之,移晷不能徧也。”可見,譯文對“連屬”的解釋是正確的,但卻沒有把“增累”翻譯出來。

《康熙字典·正韻》:“咨登切,音曾?!笨芍霸觥弊x為“層”。又見《爾雅·釋言》:“增,益也?!焙萝残辛x疏:“增,又通作‘層。”《說文·尸部》釋“層”為“重屋也?!倍斡癫米ⅲ骸皩樱隇榉仓丿B之稱?!碧啤だ畎住秹粲翁炖岩髁魟e》:“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王逸注:“層,累,皆重也?!崩?,會意字,從糸(mì),表細絲,說明織物由細絲積累而成,因此取其“積累”的意思。隸變以后寫作“累”。因此它的本義為堆積,積聚。如《后漢書·列女傳》:“一絲而累”。由此“增累”也屬同義連文,表“重疊”的意思,形容臺閣宮室的高峻。

四、“惑”

原文:“吾聞國之昏,不由聲色,必由奸利。好聲樂者,淫也。貪奸者,惑也。夫淫惑之國,不亡必殘?!保ā?lt;說苑>今注今譯》頁720)

譯文:“我聽說國家的昏亂,不是由于聲色,就是由于奸私貪利。耽迷于聲色就是淫靡,沉湎在奸利之中就是迷惑,淫靡迷惑的國家縱不敗亡,也要破碎不堪。”

按:把“惑”解釋為“迷惑”不準確。

辨析:《說文·心部》曰:“惑,亂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惑,亂也。亂者,治也。疑則當治之?!被螅温曌?,從心,從或,或亦聲?!盎颉北局浮斑吘逞策墶?,轉指邊境敵情的不確定性。“或”與“心”組合起來表示“對(敵情)心里沒有把握”。本義是心里不確定,引申為使……迷亂,如成語“蠱惑人心”。在此句中,“惑”與“淫”對舉,把“惑”譯為“迷惑”是不恰當?shù)?。由此可得知,此處應該把“惑”解釋為“亂”。

五、“再拜”

原文:“舉酒而祭之,再拜而出,曰:‘豈過我哉,吾讬國于晏子也。以其家貧善寡人,不欲其淫侈也,而況與寡人謀國乎?!保ā?lt;說苑>今注今譯》頁721)

譯文:“于是舉酒灑了一些在地上,再拜告辭,說:“晏子是責備我的不是嗎?我想把齊國托付給他。借著他家貧困為由,這樣委婉地勸寡人,不要我太過奢侈,何況與寡人一起治國呢?”

按:此句中“再拜”在譯文中沒有翻譯,其注解雖談不上是錯誤,但沒有了解到“拜”作為古代的一種禮儀風俗,其中是有一定考究的,因此導致該條注釋不夠準確,有失學術之嚴謹。

辨析:《說文解字》訓“再”為一舉而二也。”再,其本義是第二次。如:《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后漢書·張衡傳》:“再遷為太史令。”以上文獻中,“再”都是其本義“第兩次”。后“再”又引申表示為“兩次”,如宋·蘇洵《六國論》:“擊趙者再?!泵鳌に五ァ端蜄|陽馬生序》:“日再食”。

拜,古代表示恭敬的禮節(jié),后世通指下跪叩頭。如《陳情表》:“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鴻門宴》:“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陛^早的秦漢時期的“再拜“是指兩次拜禮,在古代禮節(jié)中,凡“拜”必先跪坐?!墩f文》:“跪,拜也?!倍斡癫米ⅲ骸八园菀病!币簿褪钦f,跪一般在古代是用以行拜禮的一種方式。古代的跪拜禮,具有一定的講究,會因為行禮次數(shù)的多少或行禮姿勢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但它們都統(tǒng)稱為“拜”?!吨芏Y·春宮·大?!分杏谢?、奇拜、褒拜等“九拜”。東漢鄭玄注:“奇拜謂一拜也;褒讀為報,報拜,再拜是也?!逼姘葜?,當讀為奇偶之奇(jī),奇拜,就行一次拜禮;褒拜,就是再拜,即行兩次拜禮。古人行禮多用一拜;有時用兩拜,表示更加恭敬。其中《禮記·雜記下》就有所記載:“拜之士一,大夫再?!闭f的是孔子的思想觀點:孔子對于比士高一級的大夫,行“再拜”禮,拜兩次,而對于士這一階層的人就只拜一次。

綜上,“再拜而出”應該譯為“拜了兩下就走出去了”。

嚴復先生曾言:“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逼渲小靶拧笔羌粗缸g文要做到準確,不遺漏,不歪曲,不隨意增減原文的意思。盧元駿先生雖為大家,其《今注今譯》堪稱佳作,但是智者千慮,仍有所失;白璧微瑕,在所難免。今謹以綿薄之力,略補前人之不足,還請斧正于方家。

參考文獻:

[1]盧元駿.說苑今注今譯[M].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2]王力.漢語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2004.

[3]王瑛,王天海.說苑全譯[M].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

[4]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孟州市| 聂荣县| 象山县| 烟台市| 余姚市| 丰原市| 怀化市| 怀仁县| 南召县| 柞水县| 云霄县| 普格县| 元江| 四子王旗| 宁陕县| 汽车| 桐城市| 大新县| 海晏县| 宕昌县| 左贡县| 开远市| 东乡族自治县| 泽州县| 天峻县| 海原县| 宁陕县| 龙门县| 胶州市| 长兴县| 恭城| 招远市| 永宁县| 平潭县| 洛川县| 闵行区| 洪江市| 方正县| 菏泽市| 汉川市|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