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梅玲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也有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對中職數學教學改革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中職教學的主要方向也相應調整為以專業(yè)需求為核心,這使研究以專業(yè)需求為核心的中職數學教學改革體現出其重要的價值。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教育除了以特色化為主題,更需要將專業(yè)教育提升到重要地位,而且這也正是由當前社會競爭白熱化、人才需求多元化催生出來的。我國傳統教育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主體,著重于知識的灌輸,而且教學的內容、方向與市場需求脫節(jié),導致教學的引導作用無法發(fā)揮出來。筆者就以專業(yè)需求為核心的中職數學教學改革展開具體的分析與探討。
一、中職數學教學現狀
1.教材單調,流程及評估落后
就教材而言,目前江蘇省文化基礎課程的教材均采用江蘇省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指導委員會審定的統編教材。雖然近年來教材的改編周期逐漸變短,愈發(fā)貼近學生實際,但仔細研究不難發(fā)現教材內容增減后,導致教材知識很難形成多元化,而且在學習過程中不能體現出專業(yè)的特點以及運用方向。而在課程設置方面,數學作為文化基礎課程,是貫穿三年職高階段始終的。而專業(yè)課程的安排則是為階段性的,故而數學與專業(yè)課程的教學形成不對等性。再者,近年來各學校紛紛加大投入,積極引進現代化教學設備,積極推廣多媒體技術,展開創(chuàng)新教學,但是一般的教學流程依然將教師作為主要核心,缺乏創(chuàng)造性與突破性,更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在評估階段,僅僅是加入作業(yè)評估流程,整體評估依然是以最終考試作為主要評估手段,而對學生的狀況、思想、進展情況以及積極性的評估往往缺乏,評估缺乏全面性。
2.知識匱乏,教師素質亟待提高
隨著宣傳力度的加大,我國大部分中職教育的主要理念已經由傳統的“為教育而教育”轉變?yōu)椤盀榫蜆I(yè)而教育”,對于中職學校而言,則主要是提升自身教育人才的多樣化、素質化以及專業(yè)化。中職學校的數學教育也是如此,要將專業(yè)需求作為主要方向,進而將專業(yè)理論知識及實踐能力培養(yǎng)作為核心。要保證以上教學流程的順利進行,則需要授課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即基礎的教學素質(如知識與教學水平),還有職業(yè)責任素質(對教學與學生負責)。此外,還需要洞悉整個教學知識體系,并且能夠對教材知識點進行歸納以及整合,進而簡化教學步驟。但是針對目前教學而言,教師在教學流程中無法將數學與專業(yè)教學聯系起來,且知識面過窄,對專業(yè)知識缺乏認知,教學尺度把握不準,教學缺乏專業(yè)性,這些問題都表明教師素質亟待加強。
二、明確專業(yè)需求目標,強化數學教學改革力度
1.構建科學的教學思想
當前,我國職業(yè)教育已進入了以提升內涵、提高質量為重點的新的歷史發(fā)展階段。進入“十三五”,更應在全國實施創(chuàng)新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戰(zhàn)略。在職業(yè)教育中,科學合理的教學理念及方式一直都是教育教學開展的重要基礎,中職數學教學也不例外,要保障整個教學過程的合理性、高效性以及方向性,就需要數學教師構建以專業(yè)需求為核心的教學流程。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引入科學的教學理念,需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學會技能與知識,而不是死讀書”,進而構建科學的教學思想;第二階段,摒棄傳統思想,如“重理論、輕實踐”的錯誤思想,強化實踐教學對學生學習熱情及興趣的引導;第三階段,在當前數學教學方法方面進行改革,加入多媒體教學、游戲教學等多種教學形式,進而強化學生學習的專注力與探索能力,也能保證學生形成關鍵的數學學習能力。
2.推進數學與專業(yè)教學整合
對于各中職校的數學教學而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保證學生能夠在專業(yè)與實踐學習流程中獲得一定的理論引導,最后保證中職學生能夠正確進行專業(yè)與實踐學習,而且改革的目的就是針對以往中職數學教學方式進行改善,從而構建起全新的、以專業(yè)需求為導向的中職數學教學,推進數學與專業(yè)教學整合,讓中職數學教學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專業(yè)學習需要。具體的整合改革方法如下。其一,知識點的整合。傳統數學教學中包含各類理論知識,這也導致教學流程繁瑣與雜亂,甚至出現知識點重復或者雷同的問題,這不僅僅加大了教學的難度,也漸漸增加了教師教學的任務量,因而教師在整合前,首先需要獲取數學教學的重要知識點。其二,強化教學體系整合。教學體系整合需要遵循中職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所在專業(yè)的特征,進而在數學及專業(yè)教學中整合相應的教學流程,最終保證中職數學教學過程具備足夠的專業(yè)特征。
3.強化教學評估方式流程改革
對于中職教學而言,教學的評估主體轉變與流程改革都是未來改革的主要方向。要構建起以專業(yè)需求為導向的中職數學教學模式,需要強化對教學評估的改革,即從評估方式的改革以及流程改革入手。
首先,評估主體的轉變,主要是引入新型評估方式。傳統教學的評估過程中僅僅是教師作為評估方,對學生進行評估,而且評估往往以成績?yōu)橹?,缺乏科學性。即便是推行了新型評估方式,但是評估的主體依然是教師。在課堂評估過程中,教師評估時往往存在主觀性,也會導致評估的公平性缺乏,因而需要對評估方進行改變,即推出個人評估、同學評估以及小組評估等等。其次,評估流程的改革主要針對評估范圍與方式進行改革,改變傳統單一成績的評估方式,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各類新型評估流程,如加入課堂評估流程、知識點評估流程、問題評估流程等等,而且通過各個流程評估的關聯性與遞進性,讓教學過程評估更加科學、完整且全面。教師在總結教學經驗的基礎之上,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吸取更多更加科學的中職數學教學理念,掌握好中職學生專業(yè)方面的特征及要求,最終構建更為科學的中職數學教學模式,完成符合中職學生專業(yè)技術學習需求的數學教學流程。此外,對于中職數學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改革,則需要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除了采用科學的多元化質量評價體系以外,還需要引入具有時代特征的評估方法,進而從多元化角度完成對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的評估,解決一系列的教學問題。
三、小結
綜上所述,中職數學與不同學科都具有關聯性,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將數學理論和不同專業(yè)的學科進行有效的融合,將專業(yè)需求作為重點對中職數學教學進行改革,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中職數學教學能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為社會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礎。對于中職教學而言,數學教學的著重點應當是以專業(yè)需求為主題,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及興趣的引導,而且改革的方向不僅僅需要針對教學理念,還有一系列的教學流程。此外,在教學評估方面的改革也是格外重要的,特別是評估的流程、方向以及評估的方法,都需要體現出更多的專業(yè)性,而且改革過程中不能脫離數學教學的方向,即需要以當前數學教學計劃作為基礎與參考,而不是盲目開展流程改革,且這一改革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也是長久的。相信通過廣大中職數學教育工作者的不斷探索和努力,在以專業(yè)需求為核心的中職數學教學改革方面將越走越深遠,意義越發(fā)重大。
(作者單位:南京中華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