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宋莉萍
俗話說“冬令進補,來年打虎”,但也有人有這樣的疑問,“不是說嶺南人體質濕熱嗎,進補會不會‘補過頭,火上澆油???”幾十年來習慣了用涼茶降火的廣東人,對于在冬季該如何進補仍有不同的觀念。那么冬季,我們該如何食療?又有什么保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冬季常見病?
嶺南多濕熱?氣虛才是真!
人的體質和環(huán)境息息相關,廣東地處嶺南,氣候偏濕熱,所以幾百年來嶺南人都崇尚清火去熱的養(yǎng)生之道。然而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嶺南人的體質也在悄然改變。
“以前嶺南到處都是桑基魚塘,人們以務農打魚為生,日曬雨淋,嶺南氣候中濕熱的熏蒸對人們體質的影響很大?!睆V東省中醫(yī)院副院長楊志敏介紹說,但現(xiàn)在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下的嶺南人已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戶外勞作的減少、空調使用的頻繁,再加上蔬果等生冷食物吃得多。“我們研究發(fā)現(xiàn),如今嶺南人體質排在第一位的已不再是濕熱,而是氣虛,其次是陽虛、痰濕、氣郁,第五位才是濕熱。”
楊志敏告訴筆者,他們在臨床中經常碰到一到冬天就手腳冰冷,稍有不慎就容易著涼感冒的患者。“這種‘虛的體質實際上就與現(xiàn)代人少曬太陽、少運動、少穿衣、壓力大、熬夜多的生活習慣有關?!?/p>
“冬藏”之際 膏方進補正當時
正因如此,相當一部分現(xiàn)代嶺南人需要趁著冬天將一年之中損耗的陽氣補回來?!熬拖褶r民種地一樣,每到冬天就要留出一段日子曬田、施肥,讓土地休養(yǎng)生息,人體也一樣,要借助‘冬藏的良機將身體調養(yǎng)好,留待來年春天再現(xiàn)生發(fā)之機。”楊志敏解釋說,中醫(yī)推崇“秋冬進補”,“尤其冬至前后是最關鍵的調補時間,體現(xiàn)‘冬藏之意,對下一年的身體狀況有重要影響。”
廣東人以往認為,喝湯就能補身。但楊志敏指出,與清淡的湯水相比,濃稠、比重高的膏方更適合秋冬進補。所謂“膏”,有著多重含義:以內容而言,則物之精粹為膏;以功用而言,則有滋養(yǎng)膏潤之作用;以藥效而言,膏可療疾?!皾獬淼母喾娇梢月凉B入人體,在整個冬日里慢慢地滋養(yǎng)和調理身體?!?/p>
除此以外,在冬季,對抗嶺南人的手腳冰冷、感冒、鼻炎多發(fā)等氣虛之癥,楊志敏表示,可以多食用羊肉和黃酒煮雞來緩解。
御寒食療
◎清燉羊肉
做法:羊肉500克、蔥25克、香菜25克,味精、鹽、姜、醋、香油適量,青蘿卜少許。將羊肉剁成25厘米見方的塊,姜用刀拍破,蔥切絲,蘿卜切半。羊肉用開水汆去血污,倒入陶制盆內,加入姜、蔥段、蘿卜、開水,再放在鍋內的小鐵架上,鍋內加適量的水,蓋緊鍋蓋,燒至肉爛時撇去浮油,撈去蔥、姜、蘿卜,吃時加入蔥絲、香菜、醋、胡椒粉、香油、味精、鹽等調味。
功效:口味宜人,有御寒助陽之效。
◎黃酒蒸童子雞
做法:童子雞1只,黃酒,生姜,食鹽,蔥白各適量。將雞洗凈切塊,在鍋內放入雞塊,并放蔥,姜,黃酒,食鹽等佐料,加水煮,飲湯食肉。
效用:益氣,補精。適宜產后或老年消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