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雪
摘 要:本文主要描述了薩金特在繪畫中光影的運用及效果,通過光影在畫面明暗的影響、情感反應和營造氣氛三個方面進行說明,讓我們更加深刻的理解薩金特作品中的光影的藝術(shù)造詣和他的繪畫哲學。
關(guān)鍵詞:光影;明暗;情感;氣氛
約翰﹒辛格爾﹒薩金特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活躍于歐美畫壇,頗具代表性的一位優(yōu)秀的肖像畫大師,同時也是璀璨美術(shù)史中一位卓越的水彩畫大師。他一生將滿腔熱情撲在了繪畫事業(yè)上,不在乎世俗的浮榮、心無旁騖沿著自己的藝術(shù)道路不斷探索、終生未娶。他天生就擁有超強的色彩駕馭能力,光影、明暗、冷暖等各種色彩對比他都能處理的自然和諧,微妙的色彩變化使整幅畫面呈現(xiàn)如交響樂中和聲般的柔美;他卓越的造型能力能將寫實繪畫作品表現(xiàn)的浪漫唯美,這是現(xiàn)在許多畫家都無法企及的。薩金特嘗試過各種繪畫技巧并且運用皆得心應手,尤其是對水彩畫中光影的處理十分值得后人推崇和學習。
薩金特一直對光影的造型問題進行探究,他的畫面中講究構(gòu)圖,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將自己的審美情感與客觀物象相結(jié)合,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盡量將散亂的細節(jié)歸結(jié)成簡潔有序而又獨特的繪畫語言,從而給人帶來一種視覺上的享受。他讓水彩畫面上融匯不同形式的光線,采用細膩、嚴謹?shù)膶憣嶏L格,讓物體的形狀可以通過光線照射的強弱來進行刻畫,由于物體接受光的程度不同,光線和陰影造成的透明性和不同的顏色也就反映出了物體或人物的空間層次,所以在薩金特的畫作中總讓人感受到物體和光影獨特的形式美。
水彩畫顧名思義姓水名彩,色彩的運用也在整個繪畫過程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薩金特更是在作品中將色彩的表達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伊頓小姐》這幅作品中,他通過認真仔細的觀察,正確的把握伊頓小姐細膩皮膚上的光和色的變化,經(jīng)過光影的渲染使臉上的皮膚質(zhì)感栩栩如生。畫面大量使用白色和紅色的元素,顏色的對比不但沒有使畫面顯得凝重反而給人一種通透的感覺。畫面中用筆細膩真實,技巧精致而含蓄,色彩變化柔和而溫潤,將人物和背景的空間處理的虛實有度,更好的詮釋了畫面的美感。薩金特喜歡光帶來的色彩感受,極力追逐光線色彩籠罩下的人和物的流動感,讓人們最直接的感受到水彩畫藝術(shù)語言的生動和美妙。
薩金特水彩畫中對光影的研究已經(jīng)脫離了單純的對自然的模仿和再現(xiàn),運用光線的強度,方向來表達畫家的情緒,營造不同的畫面氣氛,從而使畫面成為感染觀眾、反應畫家審美情趣的有機結(jié)合,也更好的釋放了畫家的心靈空間。在他的作品中通過他主觀的意愿和對畫面形式的重組完成了水彩畫中的微妙的光影效果,從薩金特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運用光影大部分是為了表達自身的情感,突出所畫物體的主體位置,加強畫面的構(gòu)成形式和營造畫面氣氛來反映畫面中深層的心理情感。薩金特將他生命中的陽光融進了作品中,把他溫暖的情感傳遞給讀者,然后用自己敏銳的洞察力描繪著陽光下的一切,人物、風景、思想。試著閱讀他的作品你就會發(fā)現(xiàn),寫實可以很抒情,藝術(shù)可以很深刻、陽光可以無處不在。
當光線照射在薩金特水彩畫中,我們被《石竹、百合、玫瑰》畫面中所營造的輕松氣氛所感染,它是薩金特表現(xiàn)的瞬間光影效果最突出、最出名的一幅作品。這幅畫描繪了黃昏暮色籠罩下的花園里兩名純樸天真的小姑娘正在點燃手中的燈籠,背景是一叢叢盛開的石竹、百合和玫瑰。白色的連衣裙與淡黃、粉紅的花朵,閃爍的燈與映在臉龐上的紅暈冷暖兩種相互對比且相輔相成的色調(diào)構(gòu)成了既溫馨又浪漫的畫面。由于獨特的光影效果在用光上不是單純的寫實,而是采用象征的手法在其作品上表達主觀感受為了準確地表達黃昏朦朧的天光和燈籠光影下小姑娘白衣裙的色彩效果,以及鮮花、樹葉、草叢等復雜的形、光和色的對比關(guān)系,他常常把畫布拿到戶外寫生或修改。每到黃昏來臨,他搶時間抓住瞬間光影的變化進行觀察和創(chuàng)。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幅畫后來送到英國皇家美術(shù)館展出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反響。人們評論說:“它是那樣光彩奪目,以致使其它畫作黯然失色。”
在水彩畫學習的不斷探索中,我個人更青睞于光感較好的畫面、光能給人帶來溫暖與光明,賜予人力量,讓人沉醉在這種輕松的氣氛中,欣賞過薩金特的水彩作品我深深地被他的畫面所吸引,仿佛身臨其境,也似乎領(lǐng)會 到了他淡泊明志的品格。如今的藝術(shù)呈現(xiàn)多樣化,為了提高光和影的表現(xiàn)力和藝術(shù)效果,我們需要不斷探索光影的藝術(shù)魅力與創(chuàng)新,換一個角度看待光影的價值,使水彩畫面更加感染人的內(nèi)心,這就是約翰﹒辛格爾﹒薩金特帶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參考文獻:
[1]Collier.J,The Art of Portrait Painting[M].1905.
[2]Charter,E.E.John Sargent[M].1927.
[3]阿·契格達耶夫(蘇),晨朋(譯).美國美術(shù)史[M].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85.
[4]丹納(法),傅雷(譯).藝術(shù)哲學·上冊[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