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明
她是一個勇敢的女性,在迎戰(zhàn)磨難的過程中,找到了生命的大快樂。
為知青“上書”到中央
蕭蕓1949年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市,16歲時下鄉(xiāng),在農(nóng)村做了14年知識青年,1979年回城后,當過老師、新聞干事。
1982年,回城知青的新困境漸顯,工資數(shù)目比年齡數(shù)目小。那年國慶節(jié),30個老知青一起來找蕭蕓。蕭蕓一鼓作氣:“我們寫個報告給中央吧。”但沒人相信這辦法有用,蕭蕓自顧自地就干開了?;丶液螅帐巴昙覄?,哄睡女兒,蕭蕓坐在廚房門檻上,以凳為桌,開始動筆。
1983年,蕭蕓的“上書”被層層上遞到中央,最終365號文件批示:知青下放在農(nóng)村的農(nóng)齡一律進入工齡計算。
她在全國知青中可謂大名鼎鼎,大家都稱她為敢于直言的俠女。
年過半百主持“心靈航線”
1999年50歲那年,蕭蕓憑著不俗的文筆進《合肥日報》副刊部做了一名??庉?,同時主持一檔“心靈航線”欄目。
“心靈航線”開辦不到3年時間,她就挽救了不少心理失衡要自殺的人;讓很多身染惡習的青少年迷途知返……大家口碑相傳,蕭蕓和她的熱線在合肥聲名鵲起。
漸漸地蕭蕓發(fā)現(xiàn),讀者來信來電涉及的問題中,與青少年成長有關的占了很大比重,許多家長向她求教如何解決孩子迷戀網(wǎng)絡游戲問題;還有許多家長問她孩子一受到批評就好多天不說話該怎么辦……這一系列問題讓曾經(jīng)當過多年教師的蕭蕓感到憂心忡忡,她開始關注起青少年健康成長來。
自辦心理熱線
“現(xiàn)在主持‘心靈航線欄目已經(jīng)是滿負荷運轉(zhuǎn)了,怎樣才能為孩子們多做些事呢?”蕭蕓不斷思索著這個問題,思來想去最終認為辦法只有一個——把工作之后的業(yè)余時間利用起來,于是她決定下班后通過網(wǎng)絡和電話,開通一條熱線,專門為那些需要幫助的青少年和他們的家長提供服務,這樣雖然自己累一些,但能幫助更多青少年健康成長。
蕭蕓的想法得到了身為警察的丈夫葉小平的大力支持,就這樣2002年底,他們正式開通了青少年成長公益幫助熱線。本來就名聲在外的蕭蕓,開通業(yè)余熱線后更加忙碌起來,在當?shù)厍嗌倌旰图议L中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孩子們有什么心里話都愿找她訴說,家長們碰到孩子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第一時間會想到找她討教解決辦法。許多孩子在她循循善誘的引導下解決了心理困惑,許多家長在她提供的有效方法指導下改掉了孩子身上壞毛病,她的公益行為很快得到市民的贊揚和社會的認可,經(jīng)過媒體報道,慕名找她咨詢或?qū)で髱椭娜嗽絹碓蕉唷?/p>
2004年夏季的一天晚上,蕭蕓突然接到老家湖南一位李先生的電話,簡短的問候后,他立刻焦急地懇請蕭蕓:“你快救救我女兒吧!”從李先生的語氣中蕭蕓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馬上安慰他:“別著急,慢慢說!”
李先生平穩(wěn)了一下情緒,說出了女兒的情況:原來他女兒自幼表現(xiàn)出極好的藝術天賦,上學后學習成績優(yōu)異,他們夫妻和老師對她都寄予很高期望,她自己也立志,一定要考上北大、清華。然而沒想到今年高考時發(fā)揮失常,北大、清華夢瞬間成了泡影,這讓她猶如一下跌入萬丈深淵,整天反鎖房門,啼哭不止,還產(chǎn)生了輕生的想法。
蕭蕓給李先生的女兒講了一個正確面對死亡的小故事。李先生女兒認真聽著蕭蕓的講述,十分驚訝:爸爸媽媽最忌諱、最害怕的死亡問題,蕭阿姨竟主動和我探討起來。
蕭蕓從她的眼神中捕捉到了她的疑惑,馬上對她說:“你已經(jīng)18歲了,又是個很聰明的孩子,所以我不擔心和你談死亡問題。其實死是很容易的,但你的人生正處于花一樣的季節(jié),剛剛含苞待放,你還有那么多優(yōu)秀才能沒發(fā)揮,若就這樣輕易地了結(jié)人生,你心里會舒服嗎?”蕭蕓見狀趁熱打鐵:“我從你爸爸那兒知道你文筆很好,你用一點時間用文字仔細梳理一下自己的過去好嗎?”李先生女兒欣然點頭同意,3天后,她交給蕭蕓一份近萬字的作品。蕭蕓看后笑著說:“從你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你是個感性而且明白事理的女孩,根本不像是想不通問題的人嘛!”李先生女兒聞聽此言,高興地笑了。半個多月后,李先生的女兒終于度過心理危機期。
自開通青少年成長公益幫助熱線以來,蕭蕓幫助了很多遭遇生活不幸,感到找不到出路的青少年。
到100個城市辦講座
2005年,蕭蕓退休了,屈指算來,她的“心靈航線”開設已經(jīng)6個年頭,“青少年成長公益幫助熱線”也在忙碌中走過了3年。蕭蕓覺得,退休后,時間都歸自己支配了,相對來說更加自由了,應該總結(jié)多年來的經(jīng)驗,把關心青少年的事情更好的做下去。她的想法再次得到了丈夫葉小平的支持,不但如此,他還決定提前退休,和蕭蕓一起把這件事情做好。
兩人經(jīng)過認真研究,感到孩子的成長問題,絕大部分與父母日常教育和發(fā)現(xiàn)他們的問題后處理方法不當有關。于是蕭蕓和丈夫決定,拿出準備買房的40萬元錢,走進全國100座城市舉辦講座,向中小學生家長介紹科學的家教理念和方法。
蕭蕓和丈夫的親友們知道他們這一決定后,猶如一塊巨石投進了寧靜的湖水中,一下激起軒然大波,紛紛勸他們慎重考慮,不要意氣用事,蕭蕓的一位好友更是直言不諱地勸她:“你都是奔60歲的人了,不安安穩(wěn)穩(wěn)過日子還折騰個啥,連自己買房子的錢都要搭進去,這不是犯傻嗎?”蕭蕓知道好友并無惡意,聽后語重心長地對她說:“我們這樣做啥也不圖,只為無悔人生!”
蕭蕓是決定了的事情會迅速付諸實施的人,經(jīng)過一番準備,2005年12月,她和丈夫正式啟動了“成長110百城義行”行動,駕車風雨兼程近30萬公里,利用4年多時間實現(xiàn)了自己的計劃,先后到100座城市為家長們舉辦了公益講座。
按計劃走完100座城市后,蕭蕓和丈夫關心青少年的行動并未停止,現(xiàn)在他們的義舉還在繼續(xù),還奔走在全國各地。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