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桂芬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021-01
現代教學理論研究認為:教育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教育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即教師應遵循學生學習過程的心理規(guī)律來組織教學,實踐證明,遵循這一規(guī)律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將事倍功半。
記得新學期開學第一天,給五年級上的第一節(jié)語文課叫《竊讀記》,一開始我就說:"昨天我要求大家預習課文,都預習了嗎?我叫幾個同學讀讀看。"被點到的幾個同學,朗讀中都出現不少錯漏。每個學生讀完,我都要其他同學評議,找出讀錯的地方。十多分鐘后,我總結說:"這幾個同學都讀得不夠好,說明預習不認真。"在講讀課文時,雖然我采取了很多措施組織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課堂氣氛始終很沉悶,學生注意力分散。學了一節(jié)課,不少學生連"竊讀的滋味"是什么,在哪一段都不知道。朗讀、復述課文也有困難。后來,當我在同一個班上講《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時,這次我簡單了解預習情況后,說:"狼牙山五壯士是人民群眾傳頌著的抗日英雄,這一課就是寫他們的故事。我一口氣讀了好幾遍都舍不得放下,同學們一定也很喜歡。學完后,你們講給低年級的小朋友和家里人聽,他們一定也很喜歡聽。好,現在大家都聽我讀。"我清了清嗓子,讀起來聲情并茂,同學們全神貫注地聽著,有時還情不自禁地跟老師小聲讀。講讀時,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在讀讀、議議、講講的熱烈氣氛中,大家很快就理解了課文,學完后大部分同學都能繪聲繪色地復述課文。
同一個班級同一位教師,為什么前后的教學效果大不一樣呢?這是因為:通過預習,同學們對課文內容有所了解,但還不太明晰,對于一些問題,尚處于不同程度的困惑狀態(tài)中。他們往往以期待的心情來上課,希望通過教師的引導使課文中的人和事盡快地在眼前活起來,問題盡早得到解決。他們的這種需要若得到滿足,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激起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內在動力,積極主動地學習、思考。當我教《竊讀記》時,只考慮到自己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的需要,沒有考慮到學生來上課時的心理需要。一開始就置學生于被動受檢查的地位,接著連續(xù)叫幾個學生朗讀,讀完評議只注重于找錯漏,學生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反而增添了精神負擔,因此學習課文的興趣減退。學習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課堂活躍氣氛再也難以喚起。教《狼牙山五壯士》時,我開頭幾句話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學習需要。范讀時,通過教師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使課文中的人和事活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受到強烈的情緒感染,激起學習的積極性,為整個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以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可見,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在組織安排教學時就不能只考慮教的需要,強使學生的學屈從于教師的教,而應該認真地研究學生的學,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fā),遵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來組織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