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艷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平時課堂教學中經常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學生的作文成績的提高也確實有所幫助。當然語文教學博大精深,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途徑也有千萬條,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我會繼續(xù)探索、積累,帶給學生更多的有效的寫作方法指導,讓他們寫作時如信手拈來,妙筆生花。
【關鍵詞】寫作方法;教材講授;指導;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低,不僅是衡量學生語文素養(yǎng)高低的重要依據,也是將來學生立足于這個社會的一種重要的生存手段。但是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寫作文就是他們的老大難:提起筆腦袋里一片空白,無話可說,語言索然無味,內容不分主次,沒有詳略,結構平淡無奇,人物形象的塑造缺乏靈氣,中心不突出……“寫作教學應抓住取材、立意、構思、起草、加工等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笨此坪唵蔚膸讉€環(huán)節(jié),操作起來卻難度頗大,因此寫作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難點。該如何改變作文教學的這種窘境,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認為利用教材教寫作無疑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捷徑。下面,我就將自己平時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寫作教學的做法寫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共同商榷進步。
一、品味精彩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在寫作過程中不少學生感到沒有詞匯能表達自己的意思,或者是苦思冥想出來的語句卻詞不達意,甚至有的學生知道自己的文章缺乏文采而又無計可施,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厚積語句,缺少通過閱讀積累詞句的過程。在分析教材所選的課文中,我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從而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如講授朱自清的《春》這篇文章時,分析“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币龑W生體會“鉆”字的表達效果,本來小草就是長出來的,為什么不用“長”,卻用“鉆”?通過教師的啟發(fā),學生就能體會到“鉆”字寫出小草破土而出的那種擠勁兒,突出表現春草生命力的旺盛。教師順勢引導學生在寫作中,遣詞造句時一定要選最能突出表現事物特點的字詞,才能有更加強烈而生動形象的表達效果,使文章有亮點可圈可點。例如學生習作中寫道:“春風吹著細細的柳條兒”,經過指導后,學生改為:“春風搖著細細的柳條兒”,這樣的文字更加生動而傳神地表現出春風拂柳的姿態(tài)。
《濟南的冬天》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擬人和比喻修辭,如“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讓學生反復揣摩這些句子,就會感受到這樣寫能夠突出表現景物給作者的主觀印象,傳達出特定景物的神韻,表現出濟南冬天的無限生機和冬天里孕育著的朦朧春意,從而領會這些修辭濃厚的文學意味。在寫作中靈活運用這些修辭,將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事物的描寫中,就能使學生的語言形象生動,有更濃的語文味。
經過這樣長時間的引導訓練,學生積累的詞匯自然就增多了,就能做到厚積薄發(fā),語言就會更有表現力,寫作時也就有話可說了,寫出語言優(yōu)美的文章將不再困難。
二、關注選材,懂得剪裁
遇到寫人的文章時,我們一般會想到很多和這個人有關的事,那么就需要有選擇性地選取最能表現這個人的特點的事件來寫,即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事件。在寫作過程中也要有所側重,做到詳略得當。如分析《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斷》這篇課文,作為學者與革命家的聞一多,做過的事不勝枚舉,但是作者卻從這些紛雜的材料中,只選取了幾件來表現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與眾不同?!白鳛閷W者方面”只選取了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加以表現;對作為“革命家的方面”,則選取起稿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這三件事作為例證。而作者所選取的這些事件,就已經把聞一多先生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tài)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zhí)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現出來了。這些事件,作者在使用時,也不是一概而論,而是根據表現中心的需要,做到有繁有簡,有取有舍。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在寫人的作文時,可以把和這個人有關的事件先羅列出來,然后篩選出最精當的材料,并根據表現中心的要求對這些材料進行剪裁,做到重點突出。通過課堂上的詳細分析,學生自然就會對選擇材料、剪裁材料運用得當,寫出的作文就能人物形象鮮明,中心內容突出。
三、剖析課文結構,學會謀篇布局
課文《背影》中,作者為突出背影,多處作了獨具匠心的布置。首先用“背影”作題目,非常顯豁地突出了背影。開頭第一段就說:“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眮盹@出“背影”非同尋常的意義,懸念驅使讀者集中注意力探尋這個背影的意義。接下來作者用大量筆墨刻畫了攀爬月臺這個背影,并用自己的情感反應去烘托,感情的強烈表現將這個背影襯托得格外感人。文章的結尾回顧這些年來的父子關系,最后又落腳到背影上來,與開頭呼應:“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完成形象的定格,永存讀者心中。作者在寫作中,緊緊圍繞中心,以背影為線索展開敘述,使這個背影成為描寫父愛的經典。教師由此出發(fā)強化學生對安排作文結構的重視,強調作文中要有明確的線索,寫作過程中要注意文章首尾的照應。并以自己的習作為例,讓學生提煉出自己作文中的線索,反思在行文過程中是否注意到前后文的照應。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進而學會謀篇布局的方法。
又如《阿長與〈山海經〉》這篇課文,文章前半段用的是抑筆,寫出在兒時的作者心中,是不喜歡阿長的,這樣就突出了阿長為作者買來《山海經》時,給作者帶來的心靈震撼與沖擊力,更能突出表現作者對阿長的尊敬又感激的心情。指導學生在寫人的習作中也可采用這種先抑后揚的結構方式,先寫一寫這個人讓你所不喜歡的地方,然后再寫出他讓你欣賞感激的地方,這樣的文章更能吸引讀者,使他們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
四、揣摩表達方式,綜合運用描寫、議論、抒情,彰顯人物,突出中心
學生作文中的描寫總是泛泛而談,做不到生動形象,難以打動別人,究其原因是文章缺乏細致的描寫。在課堂教學中分析課文的時候,有意識地進行這方面的強化訓練,學生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比單獨的作文講評課管用得多。如《最后一課》中,作者描寫屋頂上鴿子咕咕低叫這一細節(jié),它使小弗朗士提出一個幽默的問題:“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旋即文筆驟收,戛然而止,答案就留給讀者去思索、補充;又寫到韓麥爾的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郝叟老頭的那本“初級讀本”,和那副放在書上面的大眼鏡,不消說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秋天的懷念》中,課文結尾對于菊花不同顏色的描寫,象征著母親的期望:無論遇到怎么樣的厄運,無論選擇什么樣的人生之路,都要活得堅韌,活出尊嚴,活出自我生命的個性與美麗。這些細致的描寫看似信手拈來,實際上卻并非可有可無,它們起著烘托環(huán)境氣氛、刻畫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題思想的作用,每一個細節(jié)都蘊含深意,發(fā)人深思。指導學生細細品味這些描寫在文中的作用,并指導學生練筆,如人物的神態(tài)細節(jié),衣著細節(jié),以及和人物有關的事物的細節(jié)描寫,最終運用到作文中,來刻畫人物,突出中心,就能使人物形象鮮明,主題更深刻,發(fā)人深省。
鄭振鐸的《貓》這篇課文,作者在寫每只貓的結局后都有直接抒情議論的語言。第一只貓:“我坐在藤椅上看著他們,可以微笑著消耗過一二個小時的光陰,那時太陽光暖暖的照著,心上感到生命的新鮮與快樂。”第二只貓:“我心里也感到一縷的酸辛,可憐這兩月來相伴的小侶。”寫第三只貓的死,作者反復訴說,將自己難過、懺悔的心情抒發(fā)得淋漓盡致。不同的心情,或難過酸辛,或悵然憤恨,或后悔莫及,都通過這些或濃或淡的抒情筆墨,情態(tài)畢現,讓人讀來很有感染力。在學生寫作記敘文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適當地穿插議論抒情,往往能點明主旨,或者能引發(fā)讀者思考,深化主題,使文章的感情得到升華。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議論,更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將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我們每個語文教師都要充分利用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的緊密聯系,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指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以上這些是我在平時課堂教學中經常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學生的作文成績的提高也確實有所幫助。當然語文教學博大精深,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途徑也有千萬條,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我會繼續(xù)探索、積累,帶給學生更多的有效的寫作方法指導,讓他們寫作時如信手拈來,妙筆生花。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