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軍+王鶯
我相信很多人是從舒婷的這首詩開始認識木棉的,“我絕不像攀緣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愿意做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正因為這首詩,木棉成了完美愛情的象征。凌霄的小心機和木棉的樸實忠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不過,我對木棉的最初印象卻來自于一個童話故事。有一位媽媽帶著兩兄妹靠紡線織布為生。老媽媽白天織布,晚上還要在月光下紡紗,眼睛幾近失明。兄妹倆踏上了尋找光明的路。后來偶遇仙人得到的一種神奇的藥丸,吃了以后就可以為人間的夜晚帶來光明,但是再也不能以人形活在世間了。兄妹倆眉頭都沒皺就吃下了藥丸,后來哥哥變成了木棉樹,而妹妹變成了油桐樹,木棉果子中的纖維可以做成燈芯,而油桐籽可以榨油。這樣,就給夜晚帶來了別樣的光明。這就是我對木棉和油桐的最初記憶。
再后來,到南方見到了高大的木棉樹,興奮地在樹下拍照。這個時候卻被路旁的阿婆提醒,小伙子要小心被花朵砸了腦袋啊。好吧,愛情、親情、砸腦袋,哪個才是木棉的真身呢?
高不可攀的攀枝花
在讀舒婷那首詩的時候,北方的朋友對木棉的印象除了高大,剩下的就是朦朧。因為木棉所在的木棉科木棉屬整個家族都集中分布在熱帶和臨近的亞熱帶地區(qū)?;ǘ渖衔迤ò辏裰氐幕ㄝ嗥?,以及毛球一樣的雄蕊群是這些植物共同的特征。全世界木棉屬植物大約有50種,分布在中國的只有兩種,其中木棉是分布最廣的,為大家所熟知的物種。
但是,木棉天性喜歡溫暖的天氣,最適宜的生活溫度是23~31℃。它們在冰天雪地的北方大地無處容身,所以長久以來,中原文化里并沒有多少關于木棉的印記。倒在嶺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僅有英雄樹的傳說,上文提到的那個童話故事也是嶺南文化的傳承。在公元前2世紀,當時的南越王就曾經(jīng)向漢朝皇帝進獻過木棉樹。只是對于這些木棉樹在北方的遭遇并沒有詳細的記載,估計也只是作為一個巨大的插花新鮮了兩天就變木柴了。
這樣看來,像我這樣的北方小伙子難于理解木棉樹的深意,也就不值得奇怪了。木棉的特別并不僅僅在于它們高大的樹干,更在于它們?nèi)A麗如火的花朵,就如同北方的迎春花一樣,一樹火紅的木棉花是嶺南地區(qū)春天起跑的發(fā)令槍。
會砸腦袋的花朵可變酒
遠看一樹火紅的花朵,多半會覺得它們就像杜鵑花那樣纖薄。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木棉花多汁硬挺的花朵就如同雕塑一般。如果說杜鵑花是嬌柔的妹子,木棉花真可以算得上是勁道十足的肌肉男了。從幾十米高的地方掉落下來,真的能在人的腦袋上敲出一個疙瘩。
當然了,這些花朵本來就不是為人類準備的,它們要招待的是一眾動物。蜜蜂和熊峰之類的昆蟲自不必說,花粉滿滿的雄蕊群和花蜜充盈的花朵底部都是它們?nèi)鰵g打滾的好地方。早春開花的花朵并不多,而木棉恰恰為這些早早就開始忙碌的昆蟲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作為回報,昆蟲們也為這些美麗的花朵提供了傳播花粉的服務,也算是兩情相悅。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食客都那么守規(guī)矩,比如暗綠繡眼鳥(Japanese White-eye)就是吃白食的強盜。這些鳥兒仗著尖銳的鳥喙,可以清晰啄開那些還沒有完全綻放的花蕾,早早地就開始享用里面的花蜜了。有些蜜蜂也跟著一擁而上,干起了盜蜜者的生意。想來,木棉花有如此厚重的花萼和花瓣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雖然,在木棉花跌落之前,其中的花蜜和花粉早就被蜜蜂和熊蜂等一眾食客搶收一空了,但是這并不妨礙那些在樹下久候的人類,以更大的熱情來收集花朵。
進入餐盤的花朵
人類收集跌落花朵的熱情一點都不比那些動物低,清代《學海堂志》記載了廣州街頭在木棉花開時候的情景,“花開則遠近來視,花落則老稚拾取,以其可用也”,這種一擁而上搶木棉花的習慣一直延續(xù)到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時至今日,很多老人還保留著收集木棉花的習慣。
在有些地方,這些花朵會被當作蔬菜食用。但是更多時候,這些花朵會被曬干,變成涼茶(五花茶)的原料。據(jù)說,正是有木棉花的加入,涼茶才有了消炎降火的功效。雖然有一些實驗表明,木棉花提取物可以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同時有抗氧化和抗腫瘤的作用,但是這些實驗要么缺乏臨床實驗,要么缺乏樣本統(tǒng)計量,總之,吃吃無妨,至于效果就不要苛求了。
除了炒菜泡菜,還有“好事”的人類釀造出了木棉酒,只不過這種酒并非是用純的木棉花朵釀造,因為木棉花朵的含糖量實在是太低了,大概僅能占到花瓣重量的1%。要想得到醉人的酒漿,必須在木棉花榨汁時加入適量的糖,加以發(fā)酵。據(jù)說如此釀制的木棉花酒不僅有木棉花的芳香,還有琥珀般的色澤。但是,看到這個釀造過程,總能讓我想起那個一層冰糖一層葡萄泡出來的葡萄酒。賞賞花朵的美麗即可,至于說美酒的滋味兒,最好還是讓它成為一種念想為好。
不能紡線的棉絮果
如今,木棉花落之后,很少再有人關注這些挺拔的樹木了,以至于它們的果子是什么時候成熟的都鮮有人關心。因為這些果子雖然在樣子上極似棉花的棉桃,但是就價值而言,完全不能跟棉花相比。
因為木棉的纖維缺乏良好的彈性,只要隨便壓壓,揉搓一下,就會失去松軟的狀態(tài),變成硬疙瘩。不僅無法成為紡線的原料,甚至作為被褥的填充物都不能算是合格的人選。所以長久以來,其用處頂多也就是當當枕頭芯。至于燈芯那個差事,在電燈普及之后就完全丟掉了。
但是,木棉纖維也有自己的優(yōu)點。比如木棉纖維中的空腔比棉花要大,這就意味著能容納更多的空氣,具有更好的隔熱保暖效果。有很多研究者正嘗試將木棉纖維應用在帳篷和睡袋等需要保暖的戶外設備中。
話說回來,人家木棉的棉絮根本就不是用來為人類紡紗織布、縫衣保暖用的,這些纖毛承擔著更重要的使命—載著種子遠走高飛。在很多描述中,木棉的棉絮都被比作種子的降落傘,就像蒲公英那樣御風而行。其實,這只是這些絨毛很小的作用,比起降落傘,它們重要的工作是充氣墊。那些飄落到河流中的種子會隨著河水,或者泛濫的洪水激流直下,這也是在河岸邊多見木棉的一大原因。
美洲來的奇怪表兄弟
木棉的身姿高大秀麗,但是過于高大的樹冠也會給城市建設帶來一些麻煩,比如在大風中掃過電線或者建筑物的外墻,那就尷尬了。而同屬于木棉科的表兄弟—美麗異木棉就不會惹這樣的麻煩。他們天生個頭不高,但是卻一點都不耽誤其貢獻美麗的花朵。雖然不如木棉花的顏色熾烈,孔雀模樣、粉黃相伴的美麗異木棉花朵有著別樣的可愛。只是,美麗異木棉的樹干不討人喜歡,渾身上下滿滿的都是尖刺,想來是在美洲的土地上生活要應對更多食草動物的威脅,于是才長成了這幅模樣。
除了渾身都是刺的美麗異木棉,木棉屬的植物還要在火熱的多肉圈里插上一腳?;爝M來的就是長成足球或者烏龜?shù)凝敿y木棉(Bombax ellipticum)。在廈門園林植物園中有一個龜紋木棉,因為根和莖的良好配合,還真像一個翹首而望的大烏龜。與木棉和美麗異木棉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龜紋木棉主要生活在一些干旱區(qū)域,所以它們擁有非常發(fā)達的塊莖,這些塊莖中儲藏的水分可以幫助它們度過干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