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敬濤
豫西黑風(fēng)山有一名盜,人稱鼓上蚤麻三,輕功極好,走戰(zhàn)鼓不出聲響,踏青草不濕靴底,飛檐走壁,如履平地。
1928年,大軍閥孫殿英盜掘清東陵,七天七夜,挖開大墓后士兵盜走奇寶無數(shù),還盜走了棺中慈禧身邊的翡翠西瓜、蟈蟈白菜、玉石蓮花、珊瑚樹等寶物,又從慈禧嘴中偷走夜明珠一顆。這顆夜明珠分開是兩塊,透明無光,合攏則是一個圓珠,透出一股綠幽幽的寒光,夜間百步之內(nèi)光亮無比。
這顆夜明珠本是阿富汗國王八次遠征印度莫臥兒王朝時搶奪而來,價值連城,1760年阿富汗派使團來清朝進貢給了乾隆,乾隆得夜明珠愛不釋手,后又傳到了慈禧手里,慈禧珍愛有加,歸天之前一再叮囑大太監(jiān)李蓮英親自置于其口,葬入墓中,卻被孫殿英掘墓竊走。
為掩蓋罪行,逃避追責(zé),孫殿英把夜明珠送給了宋美齡。但是,不久卻傳出夜明珠被盜,而且沒有留下絲毫線索。
宋美齡派人四處暗訪,并重金聘請江湖高人追查盜寶之人。
據(jù)《民國勘檔》記載,現(xiàn)場門鎖緊閉,屋頂有洞,盜寶之人是揭了屋頂琉璃瓦,用飛爪百練索借助繩子進入,趁宋美齡熟睡取了夜明珠的,可見盜寶之人輕功了得。
有人想到了鼓上蚤麻三。
麻三有一拜把子兄弟,人稱飛鏢黃七,善使七枚飛天金錢鏢,功夫雖好,但做事陰暗刁鉆,歹毒異常。
黃七聽說南京失寶之事后,知必是麻三潛入蔣府所為。
這一日,黃七精心備了一桌酒菜,邀麻三來聚,麻三天生好酒,且嗜酒如命。
酒是特意挑選的醉三春,麻三的最愛;菜品也極其講究,油炸飛天七彩蛾,秘制醬肘子,白酒醉黃雞,泥鰍鉆豆腐。談話間,三壇醉三春已經(jīng)見底,麻三已是酒至十二分。
黃七支走左右,花言巧語騙說要一睹夜明珠真容,那麻三酒醉,果然從貼胸處摸出一布包,布包里是一層油紙,油紙里是一層綿紙,綿紙里包著一物件,晶瑩閃亮,透出一股綠幽幽的寒光,正是夜明珠。
此時已是子時,夜色正濃,夜明珠發(fā)出燦燦亮光,百步之內(nèi)明如白晝。黃七見寶立時露了嘴臉,左手一招猿猴摘桃,手搶了夜明珠,右手一招黑虎掏心,重擊麻三胸部一拳,人借拳力倏地退后三尺,麻三一驚,酒醒大半,不防又中一拳,竟哇地吐出一口鮮血來。
黃七哈哈大笑,拱拱手:“謝謝大哥成全?!币袈溏S出,三枚金錢鏢迅疾飛出,麻三急忙閃避,還是遲了,嗖的一聲,左耳被削去,另兩枚金錢鏢撲撲沒入墻中。
耳聽得麻三大喊一聲:“后會有期!”話落,人已無了蹤影。
黃七跳出窗子,飛身上了屋頂,只見一道黑影順屋頂向北遁去。
抬起頭,遠近景物都浸在一片月色中,凄清,寂寥。
彼時,民國戰(zhàn)亂頻仍,信仰駁雜,一些洋教進入中國大地,還在鎮(zhèn)上蓋了教堂,傳教布道,吸納教徒。
但不久民眾傳說這些洋人不光傳教,還收購文物,而且價錢極高。
還聽得傳聞,那件丟失多年的夜明珠有人高價賣給了洋神父,洋神父得寶后,正準備悄然回國呢。
三日后,有人突然見洋神父縮著腦袋悄悄溜了,還有人見那神父耳朵上裹了白紗布,似乎少了一耳,而沙河鎮(zhèn)中心的旗桿上卻高掛一人頭,旗桿高約七丈,非絕好輕功不能為。
那人頭口中銜一長絹布,上書:賣寶求榮者戒!正是黃七的首級。
時光如梭,轉(zhuǎn)眼間又是幾十年。
一個金色的午后,縣文化館館長突然接到工作人員送來的一個包裹,說剛才有個奇瘦的老頭兒非要把包裹交給館長。
館長打開布包,布包里是一層油紙,油紙里是一層綿紙,綿紙里包著一物件,晶瑩閃亮,透出一股綠幽幽的寒光,正是夜明珠。
館長急忙出門去尋,見大門旁斜靠一瘦小老頭兒,用手一推,不動,再推,人訇然倒地,一摸心脈,早已氣絕。館長定睛細看,見此人少了左耳。有老年人辨認后說,是麻三。
選自《鄭州日報》2016.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