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滇++劉小清
1949年1月,蔣介石被迫宣布下野,退居奉化。李宗仁出任代總統(tǒng),為國共和談打下基礎,其中一條就是釋放政治犯。在這樣的氣候下,李宗仁下令撤銷包圍衛(wèi)立煌住宅的憲兵。不過,監(jiān)視衛(wèi)立煌的特務,自稱只聽命于逃往臺灣的特務頭子毛人鳳。沒有毛人鳳的指示,他們不敢擅自撤離。
衛(wèi)立煌預感到時局將要出現轉機。
朋友來訪
一天,衛(wèi)立煌收到一封信,來自于江北揚州一個寺院的方丈。
早在20年前,衛(wèi)立煌參加龍?zhí)稇?zhàn)役,曾在這個寺院小住,并與寺院方丈成為朋友。如今,方丈想請衛(wèi)立煌到江北寺院散散心。
衛(wèi)立煌明白,這分明是江北的朋友以方丈的名義,勸他渡江。這時,長江以北基本上都在解放軍的控制之下。渡過江,意味著自己得到了自由。
在這個非常時期,沿江戒嚴,兩岸之間不見舟楫,渡江是不可能的。
這天,一個滿口蘇北口音的人昂首走進大門,徑直上了二樓。此人乃是衛(wèi)立煌的老朋友李明揚,抗戰(zhàn)時期,曾任第三戰(zhàn)區(qū)蘇魯皖游擊總指揮。
李明揚開門見山地說:“千萬不能去臺灣。到了臺灣,蔣介石一定會對你下手。”
“依兄之見,如何行事?”
李明揚附耳說:“趕快逃跑,一出南京城,你就脫離了危險,設法先到上海,然后乘船到香港?!?/p>
衛(wèi)立煌認為方案可行,即與夫人商議,首先是要解決眼前的特務,交由副官張學成處理。
嚇退特務
張學成跟隨衛(wèi)立煌多年,驍勇善戰(zhàn),槍法嫻熟,深得衛(wèi)立煌的信任。
張學成對特務小頭目說:“現在,李代總統(tǒng)已有手諭,撤出總司令家的一切軍警,包括你們。你們?yōu)槭裁催€不走?還想在此撈什么油水?”
憲兵一走,特務們已覺勢單力孤,沒有底氣,見此架勢,更是心慌。特務們硬著頭皮說:“我們也是聽上級命令行事。沒有命令,怎敢撤離?”
張學成說:“現在,李代總統(tǒng)的命令,就是最高命令,你們是不是軍人?總司令已經發(fā)話,限你們一小時內撤走。老子打日本人都不怕,槍林彈雨不知經歷多少,難道還在乎你們幾個?”
特務們在衛(wèi)家多時,知道其勤雜人員都是經過戰(zhàn)場考驗的,身手不凡。真要動起手來,自己根本占不了上風。隨后,特務們知趣地搬到主樓外的汽車房里。
衛(wèi)立煌的活動余地,隨之增大。接著,司機開始試用汽車。他借故將擱置多時未用的汽車開出去遛一圈,結果特務沒有阻擋。司機不動聲色,悄悄將汽油加足。
逃往上海
一轉眼,到了春節(jié),衛(wèi)家依然冷冷清清,沒有一點節(jié)日的氣氛。特務們百無聊賴,無所適從。幾個家住南京的特務自行回家。還有幾個住江北的,回不了家,不停地抱怨:“干這一行,真他媽的不是人?!?/p>
張副官走過來,說:“都過年了,怎么還不回家呀?”
“不瞞你說,混了這么長時間,連買一張車票的錢都沒有。”
張副官給了一些錢。最后幾個特務,連連稱謝,轉身走了。
衛(wèi)立煌隨即行動起來。他剃掉留了幾十年的胡須,穿一藍色棉袍,頭戴瓜皮帽,足蹬老棉鞋,戴上眼鏡,儼然就是一個小鎮(zhèn)的私塾先生。
當夜,在不時響起的鞭炮聲中,衛(wèi)立煌帶著幾個久經沙場的衛(wèi)士,悄然上車,駛離家院。
此時,國民黨害怕解放軍強行渡江,滬寧一帶的部隊部署在沿江一線,注視著波濤涌動的江面,對于背后公路上的交通,無暇過問。衛(wèi)立煌車行一路,非常順利,華燈初上,進抵上海。
上海的混亂,明顯超過南京。
湯恩伯的部隊集中上海,聲稱“保住上海半年,國際間就會發(fā)生重大變化,美國就能直接參戰(zhàn)”。其實是想爭取一點兒時間,保衛(wèi)上海碼頭,把儲存在上海的大量黃金、白銀、文物及其他物資搶運到臺灣。
衛(wèi)立煌悄然抵達上海,自然不會引起注意。
沖出樊籬
衛(wèi)立煌走后的第二天,衛(wèi)宅一如平常。有一個家住南京的特務,有些不放心,特地返回衛(wèi)宅,觀察動靜。
張副官忙招呼特務喝茶。正巧郵差剛剛將報紙送來,張副官拿著報紙對女仆說:“快把報紙送到樓上,給總司令看。”
特務見沒有什么異常,放心地離開了。
這天下午,總統(tǒng)府秘書長吳忠信打來電話,要衛(wèi)立煌接。夫人韓權華趕緊代接。吳傳達蔣介石的指示,要衛(wèi)立煌趕緊赴臺灣。韓回答:“我們正在準備,俊如要帶老太太一起走,現已去蕪湖接人。你轉告蔣先生,我們一準備好,立即動身?!?/p>
吳忠信知道衛(wèi)立煌是孝子,接母親去臺灣也在情理之中,故未多問。
當晚,衛(wèi)立煌的車子返回南京。司機告訴夫人,總司令赴上海,一切順利。
韓權華這才放下心來。次日晨,車子又一次從衛(wèi)宅開出,坐著韓權華及張副官等人。
告別自己的家,韓權華催促司機快開,唯恐橫生枝節(jié)。衛(wèi)立煌與韓權華在上海會合,立即驅車碼頭,登上一艘前往香港的英國客輪。
直到輪船離開碼頭,衛(wèi)立煌才真正松了一口氣。他和夫人暗自慶幸,終于沖出樊籬,獲得自由。
選自《特別文摘》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