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哪怕很多事情已經(jīng)“回不去”,但至少能夠“過得去”了。
作為《步履不?!返慕忝闷瞥龅摹侗群_€深》,依然延續(xù)了是枝裕和永恒的主題:人與人之間疏離又親密的關(guān)系,家庭內(nèi)部的隔閡與羈絆。因為習(xí)慣在主人公的經(jīng)歷里暗度導(dǎo)演自己的記憶,灼灼真情和郁郁寡歡,才會格外真實和令人感傷。
《比海還深》的主角仍叫良多,曾經(jīng)作為一名小說家,出過一本書,以為人生沐浴光輝朝理想進發(fā),豈料乍現(xiàn)的靈光被歲月磨蝕殆盡,境遇每況愈下,半路出家當(dāng)起了私家偵探,渾渾噩噩度日,生活捉襟見肘,離婚后連撫養(yǎng)費都交不起。
雖然是枝裕和向來不以戲劇性為乏善可陳的人生開脫,但這樣的Loser,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郁郁不得志的腐朽氣味。
一個人對成功的執(zhí)念,最怕就是走偏。良多把“敲詐”委托人得來的錢,全部用來賭博,企圖換來轉(zhuǎn)機。在后期與兒子推心置腹的夜談,彩票也被引申為了夢想。這是一種更殘酷的悲觀,裘馬輕狂的絕望變成了積重難返的絕望。
在狹窄的老家陋室,身形高大的他伸展不開拳腳;前妻交了新的男朋友,他瑟縮在角落暗踩別人來打趣自己的小心眼;過去的榮耀不僅成了詛咒,還成了他逃避問題的一道隱形門;偉大的人生夢想,全盤押注在低概率的彩票上;明明不想重蹈父親的覆轍,卻被生活逼堵得只能拐向南轅北轍的道路……
成年人的疲憊與絕望往往不在徹底的頹唐落魄,而在于這種偏差出現(xiàn)后的局促,就像盛裝挺拔的靈魂被困在了坍圮失修的軀殼。人生這場硬仗,本就是負隅頑抗,如此牽絆、撕扯,只會顯得姿態(tài)更加踉蹌。
父親去世,母親的獨居生活繼續(xù),夫妻離婚,前妻的生活也在繼續(xù),只有良多還困在原地,沒心沒肺,無知無覺。回到曾經(jīng)不信任的家之后,將自己停滯的人生硬生生地橫穿過別人步履不停的軌跡,他才找到了參照的坐標(biāo),也因此帶動了一絲起色。
面對不成器的兒子,母親會抱怨住不上獨棟公寓,但窮得叮當(dāng)響的兒子勻出點零錢給她買零食,還是會高興得像孩子一樣。一直以缺席狀態(tài)而“在場”的父親,與良多關(guān)系淡漠,偶然之下,良多才知道,父親其實一直暗暗地為他驕傲著。
逼仄的家,是一個連天大的失敗都能容忍和融化的地方。
片中有一個細節(jié),老太太每天給陽臺上的植物澆水,把它當(dāng)做兒子。不開花不結(jié)果的植物,沒什么用的植物,還有根系?;丶遥闶菍⒏抵匦逻B接大地,絮絮叨叨里散落的甘霖滋潤枯敗的枝丫,有意無意間流露的暖意伸展了絲絲莖絡(luò),觸發(fā)生機,也觸動人生重啟的開關(guān)。
這是典型的是枝裕和式家庭觀,親情和親緣,并不意味著彼此的隔閡和心結(jié)都能消解,而在于承認分歧后仍然可以超越與彌合的一種圓融。
黏稠而混沌的親情,偏倚而滯宕的人生,在這個時刻,需要一個契機來突破。契機不代表奇跡,而是借助外力,將人物和環(huán)境業(yè)已成形的定局打破,同時形成電影的一個氣口。
于是,一場臺風(fēng)不期而至。窗外疾風(fēng)呼嘯,他們溫柔地走進了良夜。冰釋前嫌,促膝長談,敞開心扉,溫情流轉(zhuǎn)。哪怕很多事情已經(jīng)“回不去”,但至少能夠“過得去”了。
這個“什么都沒有發(fā)生”的臺風(fēng)夜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我想,是和解。人與人的糾葛,人與宿命的摔角之后,彼此接受,握手言和。如果以“有勇氣成為他人的過去,才是成熟的大人”為標(biāo)準(zhǔn),良多在這一夜才終于成了一個大人。
良多的父親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都沒有完成,良多的兒子很早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完成很多事情,而他到現(xiàn)在知曉了,很多人都成不了理想中的大人。“如果一切事物都必須有意義,會讓人喘不過氣來”,就像配角也有他的戲份,井底之蛙也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不具備意義的人生本身就是一種意義——臺風(fēng)夜之前,這句話是推脫,臺風(fēng)夜之后,便成了解脫。
最后贊嘆樹木希林的神級演技,或者根本就不是演,每一個神態(tài)都活現(xiàn)了東方家庭中母親這個形象的傳神特征。她說“我到這把年紀了,還沒有愛過誰比海還深的”,我們每個人都跟她一樣,未曾自覺愛一個人比海還深,但依然深情地過著這一生。要不然何來遺憾,何來愛憎,何來聽到電影片尾曲響起時突然涌出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