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avia
又到了一年一度密集收禮和送禮的季節(jié),你還在為如何挑選禮物而頭痛嗎?社會科學家給出的建議非常簡單明了:你不必如此費神。
“你并沒有義務(wù)要為名單上的每個人精心挑選出特別的禮物,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即使收到簡單、大路貨的禮物也會一樣開心。”聽上去簡直太美好,而這的確不是學術(shù)界吝嗇鬼和懶蛋們的胡言亂語,而是有關(guān)送禮習俗的嚴肅研究結(jié)論。
夸張的首飾,惡搞玩具還是奇裝異服?有些活寶朋友沉迷于制造禮物被打開時的戲劇效果,而這并不是接受者想要的。根據(jù)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市場營銷教授Jeff Galak的研究,這種禮物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當對方收到禮物之后,就會開始考慮:“這玩意兒究竟有什么用?”
有的人堅持為不同的朋友挑選(自認為)適合對方的、特別的甚至是唯一的禮物,但弄巧成拙的風險其實很高。2014年發(fā)表在《消費者研究》雜志上的一篇論文指出,如果接受方并不知道這是個特別的禮物,這樣做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而且要知道,你挑選的禮物種類越多,踩雷的風險也越大,實在不如選定一種不錯的每人送一份。
許多人擔心這樣做會冒犯送禮的人。然而哈佛商學院的一項調(diào)查卻顯示,大多數(shù)人其實并不在意,當他們送出禮物的那一刻,就默認收到它的人可以隨便怎么處置。
畢竟他自己才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如果對方已經(jīng)明示,你就不用再猶豫要不要送個驚喜了。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人們收到禮物清單上的東西,會比收到其他的更開心,而且許多情況下,收到紅包也是很開心的。但其中一名研究人員Francis Flynn鄭重警告:永遠不要試圖用現(xiàn)金來糊弄你的另一半。
如果對方并沒有特定的要求,送禮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你不必為TA選定某個商場或品牌,而應(yīng)該考慮使用方式更靈活的禮卡。西北大學心理學家Mary Steffel發(fā)現(xiàn),禮卡的使用范圍越狹窄,被兌換的可能性就越低。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解法,那就是設(shè)身處地地想象一下,對方可能會為自己買什么東西?
這聽上去是最有情懷、最重要的一點,但事實上根據(jù)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只要禮物不錯,這完全不重要。那些花費時間精心挑選了禮物的人常常希望對方能領(lǐng)情,但實驗表明,收到一份隨機挑選的禮物也同樣令人開心,尤其是來自關(guān)系一般的朋友的禮物。
只有當來自好朋友或親人的禮物有點差勁的時候,心意才變得重要起來。人們此時會主動自我安慰:雖然東西我不太喜歡,但至少人家心意是好的呀。因此,如果你不太確定送什么給一個重要的人,可以附上一張情真意切的卡片,告訴TA自己為什么挑選了這份禮物。
總之用研究人員的話來說,如果你想要送出一件令人感激的禮物,最好把關(guān)注點放在東西本身,而不要去想它到底是不是一件貼心的禮物。
最后別忘了,為生命中重要的人挑選禮物本來就是一件開心的事情,許多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當你想著他人、揣摩TA的心思的時候,你會感覺跟對方更親密。
(來源:《紐約時報》《紐約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