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焱 龔建偉
1.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2.天津理工大學,天津 300384
芻議抗日戰(zhàn)爭期間寧滬杭國防工事的作用
周 焱1*龔建偉2*
1.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2.天津理工大學,天津 300384
寧滬杭國防工事是抗日戰(zhàn)爭前中國政府于南京-上海一帶修筑的主要用于防備日本侵略的國防工事,其主要部分于一·二八事變之后開始修建。這些國防工事以鐵路為中軸,呈南北走向。就區(qū)域而言,可劃分為三個防御區(qū)。這三個防御區(qū)的修建目的并非是要將日軍御之門外,而是盡可能遲滯日軍的推進。這些國防工事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其的確給日軍造成了相對慘重的傷亡,也起到了其作為國防工事應有的作用。
抗日戰(zhàn)爭;國防工事;作用
自1933年開始,中國政府開始對長江上的要塞進行修整,這標示著中國政府對寧滬杭國防工事的構建正式開始。因為各要塞此時的火力不足,中國政府決定向德國訂購一批火炮來加強武裝。截止到1937年,九個要塞區(qū)整備完畢。這些要塞區(qū)合計擁有炮臺共計41座,要塞炮則有273門。[1]
國防工事的全面時間開工時間相對滯后,為1936年春。[2]隨后,中國政府于吳江、常熟、福山鎮(zhèn)一處修建了被稱為“吳福線”的主陣地,在無錫、澄江口一帶修建了被稱為“錫澄線”的第二陣地。隨后,又在后方修建了名為“乍平嘉”的后方防線。除主陣地以外,還有若干用以配合作戰(zhàn)的分陣地。應該注意的是,因為這些陣地最主要的部分是1936年才開始修筑的,因此不可能提供十分充足的防護。
這些防御陣地主要以步兵提供掩護為主。以主要陣地為例,其主要的組成部分是為步兵營提供掩護與支持的陣地。一個營的陣地正面寬度大約一千米,縱深則稍超過一千米。而在靠近南京的方向上,則有團級別的陣地作為核心存在。團級別的陣地無論寬度還是縱深都要超過營級,因此修筑難度也相對更大,所以并不十分普及。
這些陣地并非用于一味的消極防守,其在修筑時就考慮到了在有利時機下的反攻情況。在主要陣地的支撐點部分修建有較多的永備工事,這些永備工事可以作為反攻時的支撐。因為工事本身并非臨時的防線,因此其也配備了指揮所、人員隱蔽部、彈藥隱蔽部、指揮所等必要的設施。同時,考慮到日軍配備有相對較多的重炮與轟炸機,寧滬杭國防工事也有相當多的鋼筋混凝土工事。其修建的標準是能抵抗150mm炮彈,射擊孔的保護板則為1厘米厚的鋼板。一般的指揮部以能防御100磅的炸彈為標準,重點部分則提高為能防御500磅的航空炸彈。[3]
淞滬會戰(zhàn)歷時三月,雖然該會戰(zhàn)使中國政府堅定決心遷都重慶,也為人才、物資與工廠西遷爭取了時間,但是結果最終仍然是失敗的。[4]隨后,日軍開始大舉進犯南京,寧滬杭國防工事的主要部分開始起到抵御日軍的作用。
日軍首先進攻的是首當其沖的“吳福線”。1937年11月14日,日軍開始使用轟炸機對吳福線的工事與交通線進行轟炸。在空中火力掩護下,日軍第16師團開始對吳福線的分陣地發(fā)起進攻。但是因為中國守軍的作戰(zhàn)頑強,日軍并未取得多大進展。最終,因為中國守軍已經完成了掩護部隊占領主陣地的任務,其與一些江防部隊一同撤出了分陣地。在這之后,日軍對吳福線主陣地的攻擊也是飽受挫折。以常熟方面日軍第33支隊和第11師團為例,這些日軍部隊在炮兵掩護下對常熟的中國軍隊陣地進行了數(shù)日的攻擊,居然沒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戰(zhàn)果。在日軍指揮官佐佐木的日記中,明確的指出了“攻下所有陣地還是希望渺?!?。隨后的上海派遣軍司令部的參謀會議也體現(xiàn)出日本對于攻克陣地的不自信,參謀長飯沼守更是建議使用毒氣。
“吳福線”戰(zhàn)事告一段落之后,“錫澄線”戰(zhàn)斗正式打響?!板a澄線”的守軍遠不如“吳福線”,但是在日軍的兇猛進攻之下,仍然堅守了長達一周。在無錫的攻堅戰(zhàn)中,日軍更是為了攻克城市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其中當然有守軍作戰(zhàn)意志的原因,但是也同樣不可回避要塞工事的作用。在江陰要塞作戰(zhàn)中,中國軍隊以兩個師的兵力抵抗有??諆绍妳f(xié)助的超過一個師團的兵力的日軍長達五天之久。這再一次體現(xiàn)出了防御工事的完備,對防御作戰(zhàn)有多么大的貢獻。[5]
隨后的作戰(zhàn)中,這些實現(xiàn)修筑的國防工事同樣起到了遲滯敵軍,殺傷敵軍的作用。當然,應該承認在某些地點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比如說第98軍第294旅旅長所回憶的因為當?shù)毓賳T逃亡導致沒有鑰匙打開機槍碉堡的門,只能強行鉆開這一情況,就體現(xiàn)出了國防工事在重要事情安排上的一些問題。[6]但是中國軍隊依靠這些工事對日軍進行了大半個月的阻擊,且在這短短時間之中造成日軍接近兩萬人的傷亡,這是不應該被忽視的。[5]
寧滬杭國防工事于1936年才開始大規(guī)模修筑,因此其規(guī)模不可能太過龐大,安排也不可能太過周全。但是在這短短時間之中,中國政府已經盡可能地做到了工事的完備。在接下來的作戰(zhàn)中,這些工事雖然在部分時候存在某些管理上的問題,但是依然成功的遲滯了日軍,更是在人員殺傷上對日軍造成了不可忽視的損失。相比之下,淞滬戰(zhàn)役三個月造成的傷亡也不過才四萬多人,而寧滬杭國防工事使國軍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消滅了接近兩萬的日軍。寧滬杭國防工事毫無疑問起到了一定作用,只是在遲滯時間上稍顯不足,這是其缺點所在。
總結遲滯時間不足的原因,主要應該歸于雙方的實力差距。首先,日軍擁有強大的炮兵及空軍支援,而中國軍隊在這些方面毫無疑問與日本侵略者相差甚遠。雖然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頑強毅力能讓士兵以血肉之軀迎戰(zhàn)飛機大炮,但是終究不能取得上風。為了避免人員的過大傷亡,中國軍隊不得不在較短時間內撤退。但是這最終導致了南京的淪陷,也是應該反思的所在。
[1]袁武振,梁月蘭.1935-1937:南京中國政府抗日準備述論[J].史學月刊,1995(03):74-78.
[2]堵曉東.國共兩黨對抗戰(zhàn)的準備之比較[J].民國檔案,2001(03):89-91+104.
[3]黎玉絮.寧滬杭國防工事的修建及在實戰(zhàn)中的運用[J].湖北文史資料,1995(01):44-64.
[4]陳廷湘.重評淞滬會戰(zhàn)的戰(zhàn)略意義[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3):5-24.
[5]張程.淞滬會戰(zhàn)后至南京保衛(wèi)戰(zhàn)前中日兩軍華東戰(zhàn)場作戰(zhàn)史實考察[D].華東師范大學,2016.
[6]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編審組.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M].中國文史出版社,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編審組編,1987:189.
周焱(1997-),男,漢族,河南鄭州人,河南大學,2015級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歷史學;龔建偉(1998-),男,漢族,河南南陽人,天津理工大學,學生,研究方向:歷史學。
K
A
1006-0049-(2017)20-0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