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印
摘 要:隨著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大體積混凝土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大大提升工程施工質量與施工效率。作為施工技術人員,應詳細了解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特點、施工要點及施工流程,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要求操作,從而確保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達到工程建設的要求。
關鍵詞:建筑 大體積混凝土 技術 施工
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yè)得到了迅猛發(fā)展,大體積混凝土在建筑領域的應用已經有一定的歷史,行業(yè)內的工作人員一直致力于研究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理論,提出有效地施工方案。以下筆者將介紹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要點,對當前的施工技術進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夠對建筑行業(yè)有所助益。
1大體積混凝土結構裂縫問題
大體積混凝土的概念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GB50496-2009中進行了介紹,其體量相對較大,但是這也決定了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難度,如果控制不當則會引發(fā)裂縫問題。
1.1水泥水化熱的影響
水泥水化過程中放出大量的熱,且主要集中在澆筑后的7d左右,一般每克水泥可以放出500J左右的熱量,如果以水泥用量350kg/m3~550kg/m3來計算,每立方米混凝土將釋放出17500KJ~27500的熱量,從而使混凝土內部溫度升高(可達70℃左右,甚至更高)尤其對大體積混凝土來講,這種現象更加嚴重因為混凝土內部和表面的散熱條件不同,故混凝土中心溫度很高,就會形成溫度梯度,使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極限抗拉強度時混凝土表面就會產生裂縫。
1.2混凝土的收縮
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況下的這種自發(fā)變形,受到外部約束時(支撐條件、鋼筋等),將在混凝土中產生拉應力,使得混凝土開裂。引起混凝土的裂縫主要有塑性收縮、干燥收縮和溫度收縮等三種。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石在水化凝固結硬過程中產生的體積變化,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內部自由水分蒸發(fā)而引起的干縮變形。
1.3外界氣溫濕度變化的影響
大體積混凝土內部的溫度是由澆筑溫度、水泥水化熱的絕熱溫度和結構的散熱溫度等各種溫度疊加之和組成。澆筑溫度與外界氣溫有著直接關系,外界氣溫愈高,混凝土的澆筑溫度也就會愈高;如果外界溫度降低則又會增加大體積混凝土的內外溫差梯度。如果外界溫度的下降過快,會造成很大的溫度應力,極其容易引發(fā)混凝土的開裂。另外外界的濕度對混凝土的裂縫也有很大的影響,外界的濕度降低會加速混凝土的干縮,也會導致混凝土裂縫的產生。
2大體積混凝土結構裂縫對策
2.1控制溫度作用影響
溫度作用力對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有較大影響,在溫度控制方面,可以選擇強制性降溫處理方式。比如說在大體積混凝土內部預埋水管道,將冷水注入混凝土內部,實現對混凝土內部溫度的有效控制。另外,還可以通過控制水泥使用量方式實現對裂縫的控制,選擇粉煤灰硅鹽水泥等,在材料攪拌過程中充分釋放混凝土中熱量,實現對混凝土內部溫度的有效控制。另外,還可以同澆筑溫度控制方式,選擇環(huán)境溫度較低時間段澆筑,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度應力。
2.2約束力的控制
通過控制建筑外部約束力,能夠使建筑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在施工過程中可以設置滑動層,減少地基下沉等對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所造成的影響和破壞,可以在大體積混凝土和地基間設置瀝青氈層等方式,減少地基對大體積混凝土的約束力,降低裂縫發(fā)生率,還可以通過控制溫度應力方式,降低混凝土受到的約束力。比如說覆蓋法,通過這種方式,保持混凝土內外溫度相一致,降低熱脹冷縮程度,實現對裂縫的有效控制。
3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技術要點
3.1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首先,做好材料選擇和配比,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水泥使用量非常大,施工過程中必須要降低水化熱的影響,同時保證混凝土強度滿足施工要求。在水泥選擇過程中,需要綜合混凝土成本和強度要求分析考慮,可以選擇粉煤灰水泥,不僅有著足夠的硬度,同時還能夠通過添加膨脹劑方式實現對水灰比的準確控制,降低水化熱反應。在輔料選擇方面,碎石和細砂能夠更好的滿足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要求。另外,做好添加劑的選擇,結合具體的功能需要,合理選擇添加劑,與設計強度要求和試驗結果相結合分析考慮,明確材料配比。
3.2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澆筑技術要點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前,做好對模板質量、預埋構件位置和鋼筋數量的檢查,保證這些施工環(huán)節(jié)符合施工標準,之后展開澆筑施工。另外,還需要注意模板和鋼筋清理,清除表面存在的油污和銹蝕,保證模板表明清潔性。認真封堵模板邊緣孔洞和縫隙等,適當灑水,保持其濕度。在澆筑過程中,還需要利用排水清除等方式將地基表面的淤泥、雜質清除干凈。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做好澆筑高度的控制,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高度需要控制在4.0m左右,如果選擇分段澆筑方式,還可以利用溜槽和串筒等使?jié)仓怪倍鹊玫奖WC,避免澆筑完成后出現離析等現象。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盡量選擇分層澆筑方式,保證每層澆筑厚度一致,結合振搗器設備型號和性能等因素分析考慮,實現對澆筑厚度的有效控制。泵送混凝土澆筑厚度盡量控制在60cm左右,非泵送混凝土澆筑厚度控制在60cm以內。同時還需要注意澆筑時間的控制,不管選擇分層澆筑方式還是推移澆筑方式,都需要保證下一層的施工在上一次初凝前進行。
3.3混凝土的養(yǎng)護
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要按照溫控技術的要求保溫養(yǎng)護,要遵循以下規(guī)定:第一,進行保溫養(yǎng)護,要使?jié)仓K體的內灣溫差和降溫速度達到溫控指標的要求;第二,要根據溫度應力確定保溫養(yǎng)護的持續(xù)時間,不能少于15天;第三,保存混凝土表面的濕潤。如果混凝土澆筑后一個小時內在表面上出現塑性裂縫,可以采取二次亞光或者二次澆灌層的方法進行處理。塑料薄膜、草袋鋸末都可以作為保溫的材料,覆蓋混凝土以及模板,在溫度較低的季節(jié)要搭設擋風保溫棚,計算覆蓋層的厚度時要根據溫控指標的要求。
4結束語
針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為了進一步提高施工質量,取得理想的施工效果,需要把握好各項技術要點,包含施工技術、澆筑技術、振搗技術和攪拌技術等,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對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的綜合性控制,為建筑工程項目的順利有效進行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陽.淺談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J].硅谷,2008(7).
[2] 劉亮.淺談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及預防措施[J].科技致富向導,2012(9).
[3] 談新文.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特點與施工技術[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