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新加坡朋友何振亞頗有一點財富,待人熱誠,我在新加坡旅行時住在他家。他最讓人羨慕的不是他的有錢,而是他有個好廚子。
何振亞的廚子是馬來西亞籍的粵人,是個單身女郎。她身材高挑,眉清目秀,年有三十余歲,等閑看不出她有什么好手藝,但她是那種天生會做菜的人。
這梁妹不像一般仆人要做很多事,她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做三餐。我住在何家,第一天早上起床,早餐是西式的,兩個荷包蛋,兩根香腸,一杯咖啡,一杯牛奶、果汁。奇的是她的做法是中式的,蛋煎兩面,兩面皆為蛋白包住,卻透明如看見蛋黃——這才是中國式的“荷包蛋”,不是西式的一面蛋——而那德國香腸是梁妹自灌的,有中西合璧的美味。
正吃早餐的時候,何振亞說:“你不要小看了這雞蛋,你看這雞蛋接近完全的圓形,火候恰到好處,這不是技術(shù)問題。梁妹是個律己極嚴(yán)的廚師,她煎蛋的時候只要蛋有一點歪,就自己吃掉,不肯端上桌,一定要煎到正圓形,毫無瑕疵才肯拿出來。我起初不能適應(yīng)她的方式,現(xiàn)在久了反而欣賞她的態(tài)度,她簡直不是廚子,是個藝術(shù)家嘛!”
梁妹猶不僅此也,她家常做一道糖醋高麗菜,假如沒有上好的鎮(zhèn)江醋,她是拒絕做的,而且一顆高麗菜,葉子大部分切去丟掉,只留下靠菜梗部分又厚實又堅硬的部分,切成正方形(每一個方形一樣大,兩寸見方),炒出來的高麗菜透明有如白玉,嚼在口中清脆作響,真是從尋常菜肴中見出功夫,那么可想而知做大菜時她的用心。有一回何振亞請酒席,梁妹整整忙了一天,每道菜都好到讓人嚼到舌頭。
其中一道叉燒,最令我記憶深刻,端上來時熱騰騰的,外皮甚脆,嚼之作聲,而內(nèi)部卻是細(xì)嫩無比。梁妹說:“你要測驗廣東館子的師傅行不行,不必吃別的菜;叫一客叉燒來吃馬上可以打分?jǐn)?shù),對廣東人來說,叉燒是最基本的功夫?!?/p>
梁妹來自馬來西亞鄉(xiāng)下,未受過什么教育,我和她聊天時忍不住問起她烹飪的事,她說是自己有興趣于做菜,覺得煎一個好蛋也是令人快樂的事。
“怎么樣做到這樣好?”
“我想是這樣的,一道做過的菜不要去重復(fù)它,第二次重新做同一道菜,我就想,怎么樣改變一些作料,或者改變一點方法,能使它吃起來不同于第一次,而且想做得更好一點,到最后不就做得很好了嗎?”
我在何家住了一個星期,直覺得有個好廚子是人生一快,后來新加坡的事多已淡忘,唯獨梁妹的菜印象至為深刻。我不禁想起以前的法國大臣塔列朗奉派到維也納開會,路易十八問他最需要什么,他說:“祈皇上賜臣一御廚?!币驗閷Ψ▏藖碚f沒有好的廚子,外交就免談了。
以前袁子才家的廚子王小余說:“作廚如作醫(yī),以吾一心診百物之宜?!庇终f:“能大而不能小者,氣粗也。能嗇而不能華者,才弱也。且味固不在大小華嗇間也,能者一芹一菹皆珍怪,不能則黃雀鲊三溫?zé)o益也?!闭媸蔷?,一個好廚子做的芹菜絕對勝過壞廚子做的熊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