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耿龍+洪鎮(zhèn)佳+麥瑞琴+吳映娥
[摘要]目的探討血清IL-10、IL-5和ECP水平在支氣管哮喘患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隨機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診治的94例支氣管哮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另取同時期我院體檢的35例健康成人作為對照組,抽取患者和健康成人靜脈血,采用ELISA檢測患者和健康者血清IL-10、IL-5和ECP濃度。結(jié)果(1)觀察組患者血清IL-10含量(30.26±5.41)μg/L低于健康對照組(36.52±7.34)μg/L(P=0.0000),而IL-5和ECP(3266±1159)μg/L,1458±5.44)μg/L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923±3.45)μg/L、(6.48±2.37)ng/L(P=0.0000、P=0.0000)。(2)急性發(fā)作期支氣管哮喘患者血清內(nèi)IL-10(23.62±6.71)μg/L明顯低于緩解期患者(34.35±8.89)μg/L(P=0.0000),同時IL-5和ECP含量(42.27±13.86)μg/L、(18.36±6.22)ng/L均顯著高于緩解期患者(30.91±10.64)μg/L、(8.05±3.87)ng/L(P=0.0000)。結(jié)論支氣管哮喘患者血清IL-10、IL-5和ECP水平變化能反映病情嚴重程度,是較好的參考指標,在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診斷過程中有重要臨床意義。
[關(guān)鍵詞]IL-10;IL-5;ECP;支氣管哮喘;診斷價值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及相關(guān)組分參與的一種慢性氣管炎性疾病,也是較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氣道內(nèi)的炎性反應與免疫細胞及其釋放的細胞因子密切相關(guān)。該病易反復發(fā)作,短時間內(nèi)難以治愈,嚴重干擾患者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質(zhì)量。研究發(fā)現(xiàn):支氣管哮喘患者體內(nèi)多項炎性細胞因子水平出現(xiàn)明顯變化,本研究探討分析血清內(nèi)IL-10(白介素-10)、IL-5(白介素-5)和ECP(嗜酸性粒細胞陽離子蛋白)水平在支氣管哮喘患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取于2013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診治支氣管哮喘患者作為本次研究試驗對象(n=94),男54例,女40例,年齡16~48歲,病程2~21年。納入標準:患者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學會制定的關(guān)于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無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jié)核、支氣管擴張等肺部疾病患者;患者近2個月內(nèi)未服用影響檢測指標的藥物;患者無嚴重心、肝、脾、肺、腎等方面疾病。另選取同時期我院體檢健康成人作為健康對照組(n=35),男19例,女16例,年齡18~45歲。根據(jù)疾病不同時期分為急性發(fā)作期(n=68)和病情緩解期(n=26),觀察組急性發(fā)作期患者和病情緩解期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萬法
取觀察組患者和健康成人空腹8h以上靜脈血5mL,離心處理15min,靜置,取血清置于零下20℃環(huán)境中保存。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聯(lián)合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試劑盒,分別測定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內(nèi)ECP、IL-10和IL-5水平,儀器采用北京普朗DNM-9606酶標儀進行檢測分析。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支氣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對照組成人血清內(nèi)IL-10、IL-5和ECP含量,分析比較。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3.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的形式來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觀察組患者和健康對照組血清IL-10、IL-5以及ECP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血清IL-10含量低于健康成人,而IL-5和ECP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不同疾病時期患者血清IL-10、IL-5以及ECP水平比較
急性發(fā)作期支氣管哮喘患者血清內(nèi)IL-10水平明顯低于緩解期患者,同時IL-5和ECP含量均顯著高于緩解期患者,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不同疾病時期患者肺功能指標情況比較
急性發(fā)作期支氣管哮喘患者FEV1值顯著低于同時期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患者,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FVC和PEF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4。
3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患者一般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氣喘、咳嗽加劇、胸悶以及咳痰等多種臨床癥狀,通常病程較長,容易反復發(fā)作,短時間內(nèi)使用抗生素和止咳藥治療難以治愈,干擾患者日常生活,不利于預后,也給患者及家屬帶來沉重負擔,嚴重時甚至會引起呼吸衰竭,威脅生命安全。研究發(fā)現(xiàn)支氣管哮喘屬于一種慢性的氣道炎癥疾病,與免疫反應中多種免疫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嗜中性粒細胞、T淋巴細胞以及其產(chǎn)生的炎性細胞因子有關(guān)。
FEV1是一秒用力呼吸容積,患者做最大深吸氣后再做最大呼氣所呼出的空氣容積,是反應肺功能的良好實驗室指標。本次對急性發(fā)作期的支氣管哮喘患者做肺功能檢測后發(fā)現(xiàn),隨著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情加重,患者FEV1、FVC以及PEF值降低,肺功能減弱,進一步為疾病的確診提供理論依據(jù)。
ECP即嗜酸性粒細胞陽離子蛋白是由于被激活的嗜酸性粒細胞所釋放的一種對支氣管黏膜有損害作用的蛋白物質(zhì),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通常與過敏性疾病、寄生蟲病、血液病以及某些惡性腫瘤疾病有關(guān)。嗜酸性粒細胞釋放的ECP會損壞支氣管黏膜,引起支氣管上皮細胞脫落,加重病情。正常人體內(nèi)ECP含量約在(6.48±2.37)ng/L左右,而支氣管哮喘患者這一值平均達到(14.58±5.44)ng/L,而急性發(fā)作期的支氣管哮喘患者血清內(nèi)ECP值更高,ECP值大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是一項較好的檢測指標。
白細胞介素是由細胞產(chǎn)生又作用于細胞的一類細胞因子,目前發(fā)現(xiàn)的白細胞介素達30多種,在免疫反應中激活免疫細胞的增殖分化起重要調(diào)節(jié)作用。IL-5是由T細胞以及肥大細胞產(chǎn)生,刺激嗜酸性粒細胞的增殖與分化,促進其釋放組胺和白三烯等炎性物質(zhì)參與免疫反應。支氣管哮喘患者血清內(nèi)IL-5約為(32.66±11.59)μg/L,而正常人體內(nèi)僅為(9.23±3.45)μg/L左右,顯著高于正常健康成人,并且緩解期支氣管哮喘患者血清內(nèi)IL-5含量顯著低于急性發(fā)作期患者,提示IL-5參與支氣管哮喘發(fā)病過程,并且隨著病情加重,其含量越高。
IL-10則是由Th2細胞、單核巨噬細胞以及活化B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二聚體結(jié)構(gòu)的物質(zhì),故也稱為細胞因子合成抑制劑,進一步抑制炎性細胞因子產(chǎn)生,減輕炎癥反應。支氣管哮喘患者血清內(nèi)IL-10平均在(30.26±5.41)μg/L左右,明顯低于健康成人,而急性發(fā)作期的患者IL-10平均為(23.62±6.71)μg/L,緩解期患者IL-10有明顯上升,證實血清內(nèi)IL-10水平與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情有一定關(guān)聯(lián),通過監(jiān)測IL-10的動態(tài)變化也能反映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
綜上所述,支氣管哮喘患者血清IL-10、IL-5和ECP水平變化能反映病情嚴重程度,是較好檢測指標,在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診斷過程中有重要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