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麗
食花在我國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蹲髠鳌分芯吞岬健耙蕴m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屈原《離騷》中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詩句。梅花是二十四番花信之首,“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元·楊維楨)。萬木蕭疏之時,梅花傲然挺立,繁花滿枝,冷香習(xí)習(xí),傳報春意,美好的花食季節(jié)也開始了。
宋人最愛梅花,留下很多以梅花為食的記錄,單是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就有“蜜漬梅花”“湯綻梅”“梅粥”三種。林洪一直以北宋名士林逋后人自許。林逋人稱“和靖先生”,生性恬淡,無意功名,隱居于西湖孤山,愛梅成癡,在住處遍種梅樹,在梅樹下放養(yǎng)白鶴,留下“梅妻鶴子”的佳話。林逋的《山園小梅》廣受贊賞:“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簡直成了梅花絕唱。有林逋作為榜樣,林洪格外看重梅花、喜愛梅花也就不足為奇了。他的《山家清供》中以梅花為原料的食物,既有湯餅,也有蜜餞和粥品,都別有風(fēng)味。
“蜜漬梅花”是一道用梅花做的蜜餞。剝少許白梅肉,用雪水浸過,再加入梅花來發(fā)酵。露天放一晚上,取出后用蜜浸漬,用來下酒,風(fēng)味絕佳。梅花與雪本來就是一對清友,“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在這道“蜜漬梅花”中,二者皆有,所以林洪說它“較之掃雪烹茶,風(fēng)味不殊也”。楊萬里的《蜜漬梅花》詩也說:“甕澄雪水釀春寒,蜜點梅花帶露餐。句里略無煙火氣,更教誰上少陵壇。”可見古人雅趣。
林洪介紹的“梅粥”后來被明代高濂《遵生八箋》收錄:“收落梅花瓣,凈用雪冰水,煮粥,候粥熟,將梅瓣下鍋,一滾即起食?!薄蹲裆斯{》為養(yǎng)生專著,卻將“梅粥”收入,其養(yǎng)生的價值自然不言而喻。林洪不唯如此,還引了楊萬里的《寒食梅粥》一詩:“才看臘后得春饒,愁見風(fēng)前做雪飄。脫蕊收將熬粥吃,落英仍好當(dāng)香燒。”讓這粥既清又雅,既嘗美食,又吟名句,可謂是多重享受了。
林洪記錄的“湯綻梅”不僅名字好聽,制作方法也很巧妙。通過蠟封、蜜浸的方式將舊年尚未開放的梅花花蕾保存,待到來年夏天時“以熱湯就盞泡之,花即綻,澄香可愛也”。大體與清代朱彝尊的《食憲鴻秘》介紹的“暗香湯”的制作方法差不多?!鞍迪銣备莻魃癜愕貍鬟_了梅花香氣的清雅高潔意境?!妒硲楕櫭亍方榻B:“臘月早梅,清晨摘半開花朵,連蒂入瓷瓶。每一兩許用炒鹽一兩灑入,勿用手抄,壞。箬頁、厚紙密封。入夏取開,先置蜜少許于杯內(nèi),加花三四朵,滾湯注入?;ㄩ_如生,可愛。充茶,香甚。”夏日而能賞玩冬梅,足見古人巧思。
清乾隆喜愛品茗,尤愛“三清茶”:“以雪水烹茶,沃梅花、佛手、松實啜之,名曰三清茶。”他認(rèn)為“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潔,松實味芳腴,三品殊清絕?!鄙?、香、味清絕宜人。喜歡三清茶,梅花飄香時,可以搭配龍井或碧螺春、松子,再切片佛手瓜,十分有情趣。
啜梅,食花,其實貪的又哪里是區(qū)區(qū)花味,不過是對稍縱即逝的美好的貪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