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安德魯·羅伯茨(Andrew Roberts),英國皇家文學學會和皇家藝術學會會員,杰出的傳記作家和歷史學家,著有《拿破侖大帝》《索爾茲伯里: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泰坦》(獲1999年沃爾夫森歷史獎)、《戰(zhàn)爭風云: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新史》等諸多廣受贊譽的著作,他還是諸多英國報紙的撰稿人,倫敦國王學院戰(zhàn)爭研究系訪問教授。
提要:
我多次發(fā)現(xiàn),日本人用并不光明正大的措辭來暗示,其他國家,包括中國、英國和美國,應當對發(fā)生的事情負責;而裕仁天皇的政府是清白無辜的。一個國家若不能看清自己的過去,就無法進步。在這方面,盡管日本擁有許多迷人之處和值得贊揚的職業(yè)道德,它卻明白無誤地拒絕面對自己沉重的歷史責任。
我和太太蘇珊最近剛從日本度假回來。我們之前從來沒去過日本。這個國家,包括友善的人民、美麗的神社、美食和豐富的文化,給我們留下了極佳印象。但作為歷史學家,我對日本的博物館表現(xiàn)昭和時代(1931—1945)的可恥方式感到震驚和憤慨。從我專業(yè)的角度來看,日本博物館對中國,以及我的祖國英國,還有1941—1945年間的美國的立場,簡直就是對這些民族的歹毒誹謗。
當然,每個國家對世界歷史那個恐怖時期的記憶是不同的。德國人對納粹歷史的態(tài)度是敏感而負責任的,這與德國作為一個模范現(xiàn)代國家的地位是相稱的。德國人能夠認識到,在他們的獨裁者阿道夫·希特勒統(tǒng)治下,德國曾給世界造成可怕的苦難。在法國,1940—1944年的納粹占領時期,至今仍然是一個痛苦反思的主題。對于普通法國人不得不做出的艱難抉擇,法國國內今天還有非常激烈的爭論。在英國和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得到贊頌,被譽為“正義戰(zhàn)勝邪惡的勝利”(當然它無疑確實如此)。英美人對地毯式轟炸德國與日本,以及向日本投擲兩枚原子彈沒有多少道德顧慮,畢竟在全面戰(zhàn)爭的環(huán)境里,英美的這些行為是可以辯護的。在俄羅斯,人們不斷肅穆地、強有力地紀念在二戰(zhàn)中死去的2700萬人。
然而在日本,有的人幾乎完全拒絕承認日本對昭和時代的事件負有任何責任。我多次發(fā)現(xiàn),日本人用并不光明正大的措辭來暗示,其他國家,包括中國、英國和美國,應當對發(fā)生的事情負責;而裕仁天皇的政府是清白無辜的。一個國家若不能看清自己的過去,就無法進步。在這方面,盡管日本擁有許多迷人之處和值得贊揚的職業(yè)道德,它卻明白無誤地拒絕面對自己沉重的歷史責任。
位于東京的江戶東京博物館是一家很好的學術機構,介紹了許多個世紀以來的東京歷史。然而在這家博物館,從20世紀30年代到1938年頒布《國家總動員法》之間的歷史,卻是一個空白,而且完全沒有提及1931年日本侵略中國。博物館里講到“人民受到壓迫”,但說的只是日本人民受壓迫,而只字不提中國人,就好像日本人民沒有全心全意地支持戰(zhàn)爭似的。博物館還用這樣毫無意義的言辭來逃避事實:“與此同時,組織了城鎮(zhèn)和社區(qū)協(xié)會,作為戰(zhàn)時行政管理的最基層單位。這些協(xié)會加強了集體責任,并維持監(jiān)管,以執(zhí)行戰(zhàn)爭計劃。”不管這話是什么意思,都不能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那個時代。
博物館里完全不提盧溝橋事變,或日本入侵中國東三省,或南京大屠殺,或中國戰(zhàn)俘遭到的虐待,或任何能夠把展品置于恰當?shù)臍v史語境之下的事件?!?942年4月18日,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不到一年之后,”其中一個展品介紹寫道,“東京首次遭到美軍空襲。這是一次偷襲?!眳s完全不提,太平洋戰(zhàn)爭之所以爆發(fā),是因為日本偷襲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國艦隊。參觀展覽的日本平民,或者剛剛下飛船的火星人,都會覺得美國人無緣無故轟炸了東京。
展覽里還說“為預防此類空襲,1937年4月頒布了《防空法》”,而只字不提日本已經(jīng)無端地野蠻侵略中國六年之久。展覽里花了很多篇幅來描寫美國B29轟炸機(博物館準確地說它是“美國波音公司制造的重型轟炸機”)“將東京化為灰燼”。美國轟炸機確實把東京化為灰燼了,以及“城市遭到徹底摧毀,市民受到戰(zhàn)爭的殘酷蹂躪”,卻沒有解釋為什么會這樣。
展覽中唯一提到中國的地方是,“1944年6月,日本本土遭到的第一次大規(guī)??找u是由從位于中國的軍事基地起飛的B29轟炸機執(zhí)行的”。不了解這個歷史時期的人,比如參觀博物館的許多日本學童(沒有人誠實地給他們講述日本那個時期的歷史),或許會得出結論:中國是侵略者,日本是受害者。
廣島于1945年8月6日被盟軍投擲的原子彈摧毀。如今廣島也有一座非常震撼人心的博物館,但那里也不曾努力將原子彈襲擊置于歷史背景之下。訪客快要離開展覽的地方,才有一個展板,只用一句話說日本應對此負責。但即便在這里,博物館方面也試圖歪曲史料,稱“美國人相信原子彈能夠結束戰(zhàn)爭、遏制蘇聯(lián)人在戰(zhàn)后的影響力,并且研發(fā)原子彈的巨額開支在美國國內也能得到接受”。
日本人居然以為,美國總統(tǒng)哈里·S.杜魯門及其顧問的腦子里會想到這后兩個方面(而事實上他們在焦急地渴望盡快結束二戰(zhàn)),真是對杜魯門等人的污蔑,是沒有事實依據(jù)的陰謀論。杜魯門做出嚴峻的決定,把廣島的14萬日本平民化為灰燼,背后真正的原因絕對不是對俄政策和在國會為研發(fā)原子彈的開支辯解。他這么做,是為了拯救25萬正在準備進攻日本本土島嶼的美軍士兵的生命,并結束漫長的屠戮歲月?,F(xiàn)代日本政府竟然允許在公共場合傳達這樣毫無根據(jù)的陰謀論,實在觸目驚心。
我在這次旅行中目睹的毫無悔改之意的日本極端民族主義和拒絕為1931—1945年事件負責的最惡劣例子,是東京臭名昭著的靖國神社。日本人建立它,是為了“撫慰為國捐軀的英靈,并將其成就流傳后世”。在靖國神社,無端侵略中國(在1931—1945年間導致超過1500萬人死亡)的行徑被簡單地稱為“中國事變”,入侵東三省被輕描淡寫為“滿洲事變”,而日本在朝鮮的所作所為被概括為“朝鮮問題”,仿佛日本在朝鮮只不過是在解決一個問題,而不是蹂躪這個國度,將其很大一部分女性變成慰安婦。
珍珠港遇襲及其后續(xù)事件——日本向緬甸、菲律賓(最終導致菲律賓人口的17%死亡)、澳大利亞、新幾內亞、印度支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其他和平國家發(fā)動了類似的無端侵略——被日本人歸咎于英美。更糟糕的是,在靖國神社,除了展出大量軍事物品(神風特攻隊的“櫻花”飛機、單人潛艇、零式戰(zhàn)斗機等等,這些都可以接受,因為這畢竟是個軍事博物館)之外,還展出了一臺來自臭名遠揚的泰緬鐵路的火車頭。泰緬鐵路是由戰(zhàn)俘在最不人道、最殘暴的條件下修建的。爪哇人、印度裔馬來泰米爾人、緬甸人、中國人、泰國人和其他東南亞民族的人,以及英美和澳大利亞戰(zhàn)俘,被強迫在鐵路上做苦力。據(jù)估計,死者多達20萬人。然而日本人卻在靖國神社的博物館中央大廳展出了這樣一臺火車頭。
我去過泰國的北碧府戰(zhàn)爭公墓,泰緬鐵路的許多西方受害者被埋葬在那里。在這座公墓,我受到了極大觸動。而在靖國神社,看到那樣一臺火車頭被展出,我大感震驚。我們參觀波蘭的奧斯維辛時,可以看到除了屠殺猶太人的歷史資料,還有現(xiàn)代德國對此懺悔的表達。在靖國神社絕對看不到這樣的懺悔。那里只字不提戰(zhàn)俘遭到日軍摧殘的事情。
同樣,神風特攻隊(日本人絕望地投入神風特攻隊,企圖扭轉太平洋戰(zhàn)局)的狂熱飛行員得到謳歌,仿佛“神風”這個詞能夠賦予他們一種真正的精神權威。而事實上這些人和9·11事件摧毀曼哈頓雙子塔的自殺襲擊者是一丘之貉。
比這還要糟糕的是,日本人刻意地努力將責任推到中國和西方國家身上。日本侵略軍于1932年3月1日建立的親日傀儡“滿洲國”被描述為一個真正的獨立自主國家。靖國神社的展覽里寫道:“五個民族的聯(lián)盟在滿洲建立了一個新國家。”旁邊懸掛著“滿洲國”的四色旗。事實上,“滿洲國”是東京政府強加于當?shù)厝嗣竦?,日軍?945年離開之后,“滿洲國”立刻垮臺了。
整個日本歷史被描述為,無辜的日本人民遭受了一連串侮辱和剝削,不管是多么微不足道或者古舊的事情,都絕對不能忘懷或者原諒。例如,日本人告訴我們,1807年在薩哈林島,“俄國人偷竊了糧食和其他物品,并縱火燒毀日本民宅”。高潮是1937年11月7日日軍第7步兵團一名少校的信,他寫道:“中國平民和中國軍隊對日本人的輕蔑到了極端強烈的程度,這讓我不僅作為軍官,還作為一名日本國民,感到莫大的憤慨和悲傷……我還聽說有日本婦女被中國人強暴?!?/p>
在這封信的僅僅五個星期之后,1937年12月13日,就發(fā)生了臭名昭著的南京大屠殺,長達六周,導致約30萬無辜中國平民死亡。日本博物館選擇展出這封信,就是要把南京大屠殺的罪責推到中國人身上,而不是日本人。作為歷史學家,我在過去30年里寫了19本書,包括好幾本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書,我對日本人如此變態(tài)地歪曲事實感到無比震驚。
日本博物館展覽中還提到“中國恐怖主義的復興”和淞滬會戰(zhàn),“又是中國方面挑釁”。唯一一次提到所謂“南京事件”,是這樣的概括:“松井石根將軍告訴他的部下,他們要維持嚴格的軍事紀律,任何違反法律的人都將受到嚴懲……中國軍人用平民服裝偽裝自己,受到了嚴厲懲罰。”真相——一連六周,日軍燒殺奸淫,到處強奸城內婦女和女童——被完全無視。關于武漢戰(zhàn)役,展覽中說:“日軍特別小心地注意保護平民與歷史文化建筑的安全?!?/p>
1941年12月7日,日軍不宣而戰(zhàn),偷襲珍珠港。日本人將此事的責任完全推到美國總統(tǒng)富蘭克林·羅斯福身上,因為他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這引發(fā)了戰(zhàn)爭”。博物館的館長顯然沒有考慮到,日本當時完全有辦法讓美國解除禁運——日本撤出他們侵略的法屬印度支那即可。
甚至有一個叫作“日本努力避免戰(zhàn)爭”的展品,是1943年11月6日的一份聲明,其中寫道:“大東亞各國將與全世界所有國家友好相處,并努力奮斗,以消除種族歧視、推動文化交流、促進全世界資源流通,并通過這些途徑為人類做貢獻?!倍毡救送媸啦还У乃^“大東亞共榮圈”與這些聽起來高尚的理想迥然不同。
據(jù)說,一名日本教師向學生提問:“日本為何進攻珍珠港?”學生答道:“為了給美國摧毀廣島報仇。”這可能是個笑話,但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我也不會驚訝。因為日本博物館和神社里的歷史敘述非常歪曲而缺乏歷史依據(jù)。一個偉大民族不會覺得需要為自己的過去撒謊,而應當對他們導致的1500萬中國人死亡的慘劇和其他民族(包括我們英國人)的苦難更尊重一些。而這種得到官方認可的極端民族主義、顧影自憐、狡猾影射(比如說中國人強奸日本婦女,而不是日本人強奸中國婦女)和厚顏無恥的造假,都是糟糕的外交政策,在歷史上也是令人不齒的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