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北京100029)
冬季設施黃瓜病蟲害化學防治指南
胡 彬 王曉青 王 胤
(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北京100029)
蔬菜病蟲害防治用藥指南(二)
冬季設施黃瓜的茬口種類比較多,容易發(fā)生多種病蟲害。一般病害種類多并且為害重,蟲害相對偏輕。霜霉病是發(fā)生最普遍的病害,細菌性角斑病、細菌性莖軟腐病、黑星病、灰霉病、菌核病、棒孢葉斑病和白粉病等病害在部分區(qū)域也時有發(fā)生;蟲害在生長中后期棚室危害較重,以蚜蟲、斑潛蠅、煙粉虱和薊馬為主?,F(xiàn)階段對于冬季設施黃瓜病蟲害的防治,仍以化學藥劑防治為主。本文著重介紹設施黃瓜科學合理使用化學農藥技術。
首先,北方冬季設施黃瓜易出現(xiàn)長時間高濕的情況,利于多種病害加重蔓延。選藥時應優(yōu)先考慮煙劑和粉劑。有條件的盡量采用常溫煙霧施藥或者熱煙霧施藥技術。
其次,黃瓜是相對容易產生藥害的作物。對三唑類藥劑尤其敏感;長期大量使用含有代森錳鋅的藥劑,也易產生類似細菌性斑點癥狀的藥害。田間桶混施藥、需要加量施藥或者縮短施藥間隔時,需提前咨詢當?shù)貙I(yè)植保技術人員。
再者,黃瓜的生長期長,常伴有多種主要病蟲害的化學防控貫穿整個生長期,一般需要多次施藥;加之危害黃瓜的多種病原菌和害蟲都易產生抗藥性,所以要注意避免或者延緩抗性產生,確保達到理想藥效。優(yōu)先使用混劑;堅持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交替、輪換使用;單一藥劑的使用要有限制,不可超過農藥標簽所注的“每季作物最多使用次數(shù)”(胡彬 等,2016)。
2.1 霜霉病 苗期、成株期都可以發(fā)病,主要為害葉片。該病與濕度關系密切,長時間高濕,葉面上有水滴或水膜時極易發(fā)病。防治霜霉病應從苗期開始,根據(jù)天氣預報,遇降溫、連陰寡照、雨雪等天氣時,應考慮施用保護性化學藥劑預防;一旦發(fā)病,需盡快采用治療性化學藥劑防治。
霜霉病預防用藥,可優(yōu)先考慮具有保護性效果的制劑防治(表1)。用藥間隔期以10~15 d(天)為宜。發(fā)病初期,應優(yōu)先選用具有保護和治療效果的制劑(表2)。用藥間隔以農藥標簽為準。
表1 預防黃瓜霜霉病推薦藥劑
發(fā)病偏重時,可選用687.5 g·L-1氟菌·霜霉威懸浮劑、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懸浮劑、68%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或69%烯?!ゅi鋅可濕性粉劑等藥劑。用藥間隔參考農藥標簽,可視情況適當縮短;用藥量可使用推薦劑量上限。
表2 防治黃瓜霜霉病推薦藥劑
2.2 細菌性角斑病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發(fā)生為害。主要為害葉片、葉柄、卷須和果實,嚴重時也可侵害莖蔓。病菌大多從傷口和自然孔口侵入,通過雨水、澆水、棚頂水滴、結露以及葉緣吐水等滴落、飛濺傳播。在黃瓜種植管理期間,嫁接、定植、繞蔓、摘葉、剪卷須和摘瓜等農事操作均易對植株造成傷口,尤其在持續(xù)低溫、寡照、高濕天氣下,非常有利于病原菌侵染傳播,對病害在田間的蔓延加重有明顯促進作用。
高危發(fā)病條件下應預防用藥,發(fā)病后需盡快施藥。預防時可選用含有中生菌素、春雷霉素或喹啉銅等成分的制劑;防治用藥時需要多次施藥,應選用不同作用機理藥劑(表3)輪換使用。
此外,如黃瓜細菌性莖軟腐病等其他黃瓜細菌性病害,田間防治用藥也可參考黃瓜細菌性角斑病。
表3 防治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登記藥劑
2.3 黑星病 在黃瓜全生育期都可發(fā)生,主要為害生長點、嫩莖、葉片及幼瓜。長時間低溫、寡照,田間植株郁閉、結露嚴重,該病易發(fā)生、蔓延。預防用藥可選用250 g·L-1嘧菌酯懸浮劑;發(fā)病后應盡早防治,可選用250 g·L-1嘧菌酯懸浮劑,或40%、400 g·L-1氟硅唑乳油,或10%、25%氟硅唑水乳劑,或8%氟硅唑微乳劑,或45%戊唑醇懸浮劑,或12.5%腈菌唑可濕性粉劑,或20%、62.25%腈菌·福美雙可濕性粉劑。噴藥時以噴施幼苗以及成株的嫩葉、嫩莖和幼瓜為主。
防治黃瓜黑星病登記藥劑以三唑類藥劑居多,要注意避免藥害,中午前后高溫時不施藥,不超過農藥標簽推薦劑量和濃度用藥。
2.4 灰霉病 主要為害幼嫩瓜條,也可為害花、葉和莖蔓。病菌多從植株的傷口、衰老和枯死組織侵入。持續(xù)連陰、寡照天氣,田間郁閉,或肥害、寒害、脫肥等情況導致植株早衰后,病害易發(fā)生。低溫高濕條件利于病害蔓延。
高危發(fā)病條件下應注意預防用藥,可選20%腐霉·百菌清煙劑,或22.5%啶氧菌酯懸浮劑,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防治用藥應在灰霉病發(fā)生初期施用,可選藥劑見表4。灰霉病菌極易產生抗藥性,尤其需要注意預防抗藥性的發(fā)生和加重。
2.5 白粉病 從黃瓜幼苗到收獲期均可發(fā)生,生長中后期棚室偏重發(fā)生。主要為害葉片,也可為害葉柄與莖蔓。濕度大的條件下利于發(fā)病流行;高溫干燥與高溫高濕交替出現(xiàn),更利于病害加重蔓延。
田間零星發(fā)病,僅部分植株下部葉片有病斑時,應立即進行化學藥劑防治,可選具有保護性和內吸性效果的藥劑(表5);進入發(fā)病中期,田間表現(xiàn)為部分植株中上部葉片有病斑,甚至嫩葉、嫩莖受害時,可選用治療效果突出的藥劑(表6)輪換使用,嚴重時亦可混劑桶混。
表4 防治黃瓜灰霉病推薦藥劑
2.6 棒孢葉斑病 黃瓜棒孢葉斑病又稱靶斑病,主要為害葉片,高溫高濕條件下也可以侵害果實(李寶聚 等,2008)。多年連作的設施黃瓜田易發(fā)生。高溫高濕利于發(fā)病。植株徒長、田間郁閉、晝夜溫差大、結露嚴重、通風不暢的棚室易于加重蔓延。
表5 黃瓜白粉病發(fā)病前期推薦藥劑
表6 黃瓜白粉病發(fā)病中期推薦藥劑
該病前期癥狀容易與黃瓜角斑病和霜霉病混淆,后期癥狀與炭疽病有類似之處;并且,該病在不同條件下癥狀變化較大。為了確保對癥下藥,在田間癥狀不典型時,建議盡快求助當?shù)貙I(yè)植保技術人員借助顯微鏡確診。一旦確診,需盡快采取化學防治措施,可選43%氟菌·肟菌酯懸浮劑、35%氟菌·戊唑醇懸浮劑、35%苯甲·咪鮮胺水乳劑、30%苯甲·嘧菌酯懸浮劑,或微生物源藥劑活孢子1 000億個·g-1熒光假單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噴霧施藥時,注意重點噴施中、下部葉片,葉片的正、背面都要噴到位,盡可能全面細致。病情較重時可在專業(yè)植保技術人員指導下適當縮短用藥間隔。
2.7 菌核病 主要為害植株中下部幼瓜和莖蔓,發(fā)病嚴重時可為害葉片。老菜區(qū)設施黃瓜田間易發(fā)生。棚室低溫、高濕以及持續(xù)連陰寡照時利于發(fā)病。多年連作、植株徒長、田間郁閉或者遭受寒害的地塊菌核病發(fā)生偏重。
定植前,可用50 %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淋黃瓜植株,避免幼苗帶菌定植。生產中,該病的預防和防治用藥與黃瓜灰霉病相同。預防用藥,采用噴霧施藥時重點噴施植株莖基部、老葉和地面;防治用藥需與拔除中心病株結合開展,采用噴霧施藥時重點噴施瓜條頂部殘花以及莖部、葉片和葉柄。
2.8 蟲害 冬季設施黃瓜蟲害一般偏輕,視情況不定期采用10%、15%、20%異丙威煙劑,或15%、30%敵敵畏煙劑,或3%高效氯氰菊酯煙劑熏蒸,降低田間蟲量。部分田塊由于前期蟲害基數(shù)較大,需要多次藥劑防治,應優(yōu)先選用登記藥劑(表7),盡量做到輪換用藥。
表7 幾種黃瓜害蟲登記藥劑
胡彬,高級農藝師,專業(yè)方向:蔬菜植保,電話:010-82074102,E-mail:hdashuai@126.com
2016-12-15;接受日期:2016-12-21
北京市農業(yè)局提質增效工程項目(PXM_036203_000043),北京市創(chuàng)新團隊果類蔬菜團隊項目(PXM_036203_000042),北京市農業(yè)局科技項目(PXM2016_036203_0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