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有個讀書人名叫孫山。他為人幽默,很善于說笑話,所以附近的人就給他取了一個“滑稽才子”的綽號。
一年秋天,他去趕考,一個同鄉(xiāng)的兒子和他一同前往京城參加考試。發(fā)榜時,孫山的名字是榜上最后一名,而那個同鄉(xiāng)的兒子卻沒有考上。孫山先回到家里,很多人都來祝賀,那個鄰居也來了,問自己的兒子有沒有考取。孫山既不好意思直說,又不便隱瞞,于是隨口吟了兩句詩:
“解元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解元,就是我國科舉考試制度所規(guī)定的舉人第一名,這里泛指一般考取的舉人。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舉人榜上最后一名就是孫山我,您的兒子還在孫山的后面,自然是沒有考上了。
這兩句詩后來就簡化成了“名落孫山”,用來比喻未被錄取或榜上無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