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子
1
我爸媽一輩子都是對熱點后知后覺的人。我家的第一套住房是福利分房,兩室一廳,住了好多年,他們從未想過買新房。直到10年前,家門口的主干道反反復(fù)復(fù)地修,出入很不方便,爸媽才準備拿出一部分儲蓄買套房子,而且也不去挑,就買我爸公司開發(fā)的樓盤。
買房子時,他們付完全款后,手頭的結(jié)余還夠支付另一套房子的全款,朋友都勸我爸媽追加一套,他們沒有接受,覺得為了房子把所有錢都搭進去,風險太大,加上我還在讀書,萬一沒出息回家啃老,他們不能手頭沒有余糧。這就是我爸媽一輩子的經(jīng)濟理念:永遠為自己留點口糧,永遠不讓生活處于“可能風險”中。
后來老家的房子開始漲價,爸爸公司開發(fā)的房子非常暢銷,親戚又勸他們繼續(xù)買。我媽覺得現(xiàn)在的房子足夠大,住得很舒服,為什么還要繼續(xù)買。親戚說買房子就是投資,日后賣了可以賺一筆??晌覌尶磥?,賺一筆又怎樣,她和老爸的日子該怎么過還是怎么過,不會因為多了一筆錢有什么大改變。
我父母的幸福指數(shù)一直比較高,我認為原因就是,他們對生活中很多熱點反應(yīng)遲鈍。誰家的老公找了關(guān)系升了職位,我媽不會逼我爸也去琢磨;誰家下海經(jīng)商賺了大錢,我爸媽也不會受到影響;誰家很早換上了別墅,我爸媽也不會郁悶我家還住著公寓房。這些年他們有自己評判生活的標準,日日夜夜睡得香,收入穩(wěn)步在增長,養(yǎng)老金也越來越豐厚,平日能夠到家門口的公園散散步,沒事拌個嘴就夠了。
在一些朋友看來,我爸媽有點沒出息,明明靠近很多致富的機會,卻偏偏視而不見;明明可以走捷徑,卻偏偏還要規(guī)規(guī)矩矩走彎路。
但按我媽的理解,兒女不在身邊,再大的房子也是老兩口住,再好的車也不能去飚車,再好吃的飯菜也只能吃一碗。
別人家的榮華富貴,再羨慕嫉妒恨,自己也分不了一杯羹。除了徒增無窮無盡的煩惱,自己也亂了本應(yīng)有的陣腳。
2
抓住熱點創(chuàng)造出來的致富渠道,的確可以快速過上好日子,但這并非唯一可以擁有好日子的方法。
20年前,老家市中心一套商品房差不多10萬,而我父母的月收入只有400多元,兩人加一起900多元,那時還沒有公積金貸款,不吃不喝差不多11年才能買一套商品房。
現(xiàn)在市中心一套兩室一廳商品房大概60萬,事業(yè)單位的夫妻年收入總和大概在10萬左右,不吃不喝6年可以買到手,如果用公積金貸款,這個年限會更短。
20年前,家里沒錢,就不買房,爸爸安心當他的工程師,做好本職工作。媽媽用女性特有的智慧花小錢辦大事,保證家庭的生活質(zhì)量不下降。
2000年后,我爸的專業(yè)技術(shù)愈加吃香,收入大幅上漲,從年收入3萬跳到年收入10萬,直至現(xiàn)在的年收入30萬,而老家的房價從20年前的1000元/平方米漲到現(xiàn)在的6000元/平方米,上漲了5倍,我爸的收入?yún)s有了幾十倍的漲幅。
在我爸媽眼中,他們從來沒有跑輸過房價,我爸的能力越老越值錢。他們將更多關(guān)注外界的時間拿來修煉內(nèi)功,換來安寧的生活和改善生活“看得見”的那雙手。
3
房價瘋漲的今天,很多人都著急,竭盡全力買房,為了漲價投資,為了學區(qū),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為了不錯過發(fā)財致富的唯一機會,但很少人為了自己的追求,為了家人生活的愉悅而考慮房子。
每次一有熱點出現(xiàn),大家都覺得快要被時代所拋棄,再不趕緊抓住,就會錯失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但這種“焦慮”真的是“害怕錯失熱點”造成的嗎?
焦慮的背后是缺乏安全感,于是很多人都拼了命獲得大量的財富試圖以此獲得安全感。可惜的是,物質(zhì)買不來安全感。物質(zhì)是靜態(tài)的,人的欲望是動態(tài)的,當物質(zhì)無法滿足欲望丘壑時,又會滋生無窮的“不安全感”。
“安全感”的另一種表達是“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無論身處何地,當我們想追求什么生活狀態(tài)時,清楚知道自己有能力做到,差別只在時間長短。
能力越強,對生活的掌控力就會越強,對未知的恐慌會漸漸變成對未知的好奇和渴望。熱點不可能誘發(fā)恐懼和焦慮,只會成為一種日常觀察。自己不再是跟風群體的一部分,而會是冷靜的看客,從客觀理性的角度來審視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