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新江
漢武帝時開通了絲綢之路的基本干線,陸上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翻過帕米爾高原,進入印度、伊朗文化領(lǐng)域,甚至遠到大秦、羅馬。海上從廣州出發(fā),最遠到達印度次大陸東海岸的黃支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除了上述道路外,又開通了吐谷渾道、鄂爾多斯道等多條陸上絲路通道;海上絲路也有飛速發(fā)展,使得成都、青海、平城、鄴城、青州、建康等地都受到不同文化的影響。
南北朝時期,中國南北方處于對立的狀態(tài),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四朝與西域,甚至北亞柔然的溝通,都要繞道四川。大體上的路線是沿長江逆流而上,到益州(今成都),再北上龍涸(今松潘),折向西北,經(jīng)青海湖西南的吐谷渾王國都城伏俟城,再西經(jīng)柴達木盆地。在北涼時期,因為河西政權(quán)與北魏敵對而與南朝交好,則可以翻過當金山口,到河西走廊的敦煌,與絲路干道匯合;北魏占領(lǐng)河西以后,則需要再向西行,越過阿爾金山口,進入西域鄯善地區(qū),與絲路南道匯合。這條道路因為經(jīng)過吐谷渾國,故稱“吐谷渾道”。吐谷渾國又叫河南國,故又稱“河南道”,所經(jīng)之地主要在今天的青海省,故人們也稱之為“青海道”。南北朝時,不少西域僧人就是走這條路到南朝的,如“釋明達,姓康氏,其先康居人也。以梁天鑒(監(jiān))初,來自西戎,至于益部”(道宣《續(xù)高僧傳》卷二九“蜀部沙門釋明達傳”)。又如“釋道仙,一名僧仙,本康居國人,以游賈為業(yè)。梁周之際,往來吳蜀”(道宣《續(xù)高僧傳》卷二六“釋道仙傳”)。他們都是行走在建業(yè)道西域絲路上的僧人。
在吐魯番發(fā)現(xiàn)的一件《闞氏高昌永康九年至十年(474-475年)送使出人、出馬條記文書》,有一位劉宋的使者經(jīng)過高昌到柔然汗國的記錄,因為這位使者是和塔里木盆地南沿小國子合國(今葉城)使者一起到高昌的,所以相信這位劉宋使者是走吐谷渾道,在樓蘭地區(qū)與東來的子合使者相遇,一起到高昌。這件文書上還記錄了經(jīng)過高昌到柔然的使者:有塔里木北沿的焉耆國王,有北印度的烏萇使,還有印度次大陸上的笈多王國使者,表明通過吐谷渾道,南朝可以與中亞、北亞、南亞諸國溝通,也給我們繪制了一幅5世紀后期絲路交通的宏偉畫面。
439年,北魏滅北涼,進而控制了整個河西走廊,勢力甚至進入西域地區(qū),打通了從河西走廊東北到薄骨律(靈州),再東行經(jīng)過夏州(統(tǒng)萬城),沿鄂爾多斯沙漠南緣,最后到達北魏首都平城(大同)的道路。這是西域各國通向北魏前期絲綢之路東部起點平城的一條捷徑,遠自波斯、粟特的西域使者,紛紛到平城朝貢。如太安三年(457年),“是歲粟特、于闐等五十余國并遣使朝貢”(李延壽《北史》卷二“魏體紀”,中華書局,1974年)。天安元年(466年)三月,“高麗、波斯、于闐、阿襲諸國遣使朝獻”(魏收《魏書》卷六“顯祖紀”)。同類的記載,不絕于史書。
海上絲綢之路是漢武帝時開辟的,最遠所至的黃支國即印度東海岸的建志補羅,而考古、文獻記載都證明,印度與羅馬之間有海上商路的存在。東漢桓帝延熹九年(166年),有大秦(羅馬)王安敦(Marcus Aurelius Antonius,121-180年在位)遣使自日南繳外,獻象牙、犀角、玳瑁。孫吳黃武五年(266年),又有大秦商人名秦論,經(jīng)交趾到建業(yè)。孫權(quán)為了加強海外交通,曾遣宣化從事朱應(yīng)、中郎康泰出使海南諸國。他們回國后,朱應(yīng)著《扶南異物志》,康泰著《吳時外國傳》,記錄所見所聞,可惜均已亡佚,但佚文還保留在一些書籍中。而且《道藏》所收《大清金液神丹經(jīng)》中的康泰《外國傳》佚文,大體上按照南海航行路線記錄從交趾到安息(波斯帕提亞帝國)、大秦諸國,可以知道相對位置。
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經(jīng)濟發(fā)展,造船能力有了提高,海上交往更勝之前。東晉安帝義熙(405-418年)初,獅子國(斯里蘭卡)來獻玉佛像,以后往來不絕。428年。天竺迦毗黎國遣使奉表。印度以及東南亞諸國遣使來華,尤以蕭梁時期為盛。除了官方的使者之外,一些高僧也取海道入華傳教,如孫吳時期的康僧會,出身康居,經(jīng)印度、交趾而來建業(yè)?;垧ā陡呱畟鳌酚涊d,天竺的耆域、罽賓的曇摩耶舍和求耶跋摩、中天竺的求那跋陀羅,都是循海道在廣州上岸,然后到各地的。迦維羅衛(wèi)國的佛馱跋陀羅經(jīng)海道而來,在青州東萊郡上岸。道宣《續(xù)高僧傳》記,西天竺優(yōu)禪尼國的拘那羅陀(真諦),也是由海道先睇南海,再到金陵的。
這種中印雙方經(jīng)海路往來的情形,到了唐朝更為普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記載的61位僧人,大約有39位是從海道往返南亞各地的。他們所走的路線又不盡相同。如明遠是從交趾出發(fā),經(jīng)訶陵國(爪哇島),到獅子國,再入南印度。義朗從烏雷(今廣西欽州縣)登舟,經(jīng)扶南(今印度支那半島),到郎迦戍(馬來半島北部)上岸,再到獅子洲。由此可知,當時中國通往南亞的海路不止一條。